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各类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世界各地均有类似的料理,但主要在东亚地方特别盛行。
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解郁除湿,适于山川之气候,今发展为鸳鸯锅,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根据个人的喜欢加不同的汤料、食物。可以说,火锅如今已成为全民皆喜的“餐饮”了,不过,还是会带有浓浓的地方特色。重庆人吃火锅,鸭肠和毛肚是少不了的,而成都的火锅,若是点辣锅,那上面绝对会飘一层青椒。
那么,古人吃不吃火锅呢?
吃的,不过他们用的锅可比现在要“昂贵”的多,是青铜鼎。
说到“鼎”,很多人立马就会想到一个三足而立的大器皿,这在考古中常有发现,也是古人用来祭祀用的器皿。不过,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做饭。它的方便之处在于,不需要撘什么灶台,直接将柴火塞到鼎的下方,火点燃后,直接就可以开始操作了。
这种原理和现在的吃火锅,简直就是同出一辙嘛。只不过,现在更讲究环保,用的都是无烟的燃料。古人吃火锅是有实物证据的,并非后人臆想。很多出土的鼎,在它的下方就有发现被火烧烟熏的痕迹,只不过在古时,古人没将这种方式称为“火锅”罢了。
这里,我们再来说说古人的“狗肉火锅”,不过先声明下,这里只是陈述一个考古发现,没有任何引导的意思。
2010年11月的一个考古发现,轰动了媒体,大家由此更加相信。原来中国人的“好吃”的确是一脉相承。在对陕西咸阳机场进行二次考古中,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一个战国时期的秦墓,距今已经有2400年的历史。墓的壁龛中,有青铜鼎一件,青铜钟一件,以及漆器残件一件。
这些陪葬品,应是那个时期的常见物品,不过,有一点却是不常见,就是这个青铜鼎里有骨头汤,后来专家就鉴定这是何种动物的骨头,原来是狗狗的,所以,其在圈内就得了一雅称“狗肉火锅”。这个鼎有20厘米高,带个盖,腹径大小为24.5厘米。
不过,这并非是第一次发现古人用鼎做“火锅”,最早在商代的墓葬考古中,就有此类发现。1974年至1975年,在对陕西宝鸡市茹家庄的两座西周古墓进行发掘中,二号墓中就出土了一只鼎,造型非常特别,只有一只足,这只足是圆柱形,在这只鼎底部中央支撑着。
这只鼎放在一个三足的盘上,鼎上还有铭文“白乍井姬鼎”。经考证,这和那些普通做饭的鼎不同,这就是那时的“火锅”,盘中可以放置炭火,而且,还方便同时将火源与菜品一起放于桌上。不过,这只出土的鼎,容量不大,将菜都放满了,也就够一个人食用的,所以,可以推测古人其实是分餐的。
一人一只鼎,也蛮其乐融融的。
当然,除了“小火锅”,汉代还出现了“鸳鸯火锅”。考古中就发现,汉魏时期的“火锅”已经相当普及,不但大家都吃,而且,吃的花样并不逊色于现在。至于这个盛器,也不局限于青铜鼎,而是有了铁制或者陶制的“锅”。那时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不同的汤料,于是,就有了“鸳鸯火锅”。
南京博物院就曾于一次考古中,发现一只分格鼎,出土于江苏盱眙县大云山西汉墓,墓主是西汉的江都王刘非。这只鼎可以直接证明一件事,那就是:刘非不但喜欢吃火锅,而且,还吃的是“鸳鸯火锅”,这只分格鼎,就是将鼎内的空间给隔开了,可以避免不同的味道串味。
这和现在的鸳鸯火锅是一样的原理,酸甜苦辣咸五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蘸料。这只鼎有五格,中间一个圆格,外围一圈有4格。
可见古人为了吃,也是蛮拼智慧的,想于一餐中,吃遍所有的味道。在这鼎的旁边,还有两套“染器”,这就是古人吃火锅时用来盛放调料的盘子,有盘状,也有杯状。若是带有加热装置,就成了“染炉”。从出土的染炉也可看出,汉代人吃火锅时,会将调料加热,然后,再蘸着吃。
其实,各地出土的文物中,均有发现“火锅”。2007年在湖北郧县的上宝盖遗址中,就发现了一只陶质火锅,是只鸳鸯火锅,和现代的设计完全一样,它的年代属于西汉时期,可见那时的鄂西人也是吃火锅的。
那么,重庆人是何时爱上火锅的呢?
这也有文物证明,云阳的一座2000多年的汉墓中,就出土一件釉陶质釜灶,相当于现在的烫火锅。不过这只“火锅”不是墓主人生前用过的,是根据实物制作的原样大小的随葬品。中国的先人们从不会在“吃”上委屈了自己,所以,中国文化的很多方面,都会带有吃的烙印,这其实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
【《中国“火锅”发展史》、《中国考古大发现——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