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仁斋炸糕项目最早发源于河北沧州,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2020年12月20日,河西务立仁斋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18年,第一代传承人王振龙承继家传手艺,在武清区河西务街上支摊叫卖,专门贩卖黄米炸糕这道小吃。炸糕外焦里嫩,香甜可口,当时在当地仅此一家,很快就远近闻名。食客们不仅拿它充饥,还常常当做礼品馈赠亲友,由此黄米炸糕成为河西务最著名的地方小吃之一。
1958年,由于实行公私合营模式,立仁斋炸糕摊被并入合作商店,王振龙被推选为餐厅门店经理。
1979年,第二代传承人王金元继承家传,黄米炸糕再度出现在河西务街上。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大幅增加,炸糕这道小吃也慢慢步入黄金时代,销量远胜从前,被称为“河西务的耳朵眼儿炸糕”。
1999年,这门手艺由第三代传承人王学仁继承,至今已有二十余年。自王学仁接手以来,始终恪守祖训,诚信经营。将“王记炸糕”更名为“立仁斋”。一直坚持传统工艺,原滋原味,货真价实。
立仁斋黄米炸糕,采用北运河沿岸杨村、河西务和子牙河沿岸文安、霸县所产黄米以及天津出产的朱砂红小豆作为原料,饼皮的制作流程共分为泡米、研磨、发酵、成皮,红小豆用水煮熟磨成泥加糖即可使用。
上市时全凭现场包制,面皮大小凭眼掌握,团剂儿压平,中间放馅儿,随即封口按成扁圆形,逐个摆放于湿布上备用。锅内食用油烧至六七成热,即可放入生坯,炸至糕体鼓胀定行,再翻炸背面。直至两面全部带刺儿,即可出锅。
制作炸糕的每一道工序都非常考究,传承人们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制作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食品。三代人的传承与坚守成就了经典,让非遗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让每一个中国人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让非遗文化生生不息。
来源:武清文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