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半个月,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月饼销售旺季已经来临,同时也到了一年一度的“月饼创意比拼大赛”全国海选时间,一个好的创意,往往立刻能让传统月饼在创新中脱颖而出。
比如,趁着开学季,有品牌推出一款“识字月饼”,说是要把知识“吃”进肚子,记者看了一眼就犯晕,忞、奣……这些生僻字一个都不认识。
还比如,上海博物馆把自己的镇馆之宝“大克鼎”变成了月饼的“饼纹”,随月饼还附赠一张大克鼎的介绍卡,边吃边学……
天哪,这届月饼也太有“文化范儿”了吧!
“大克鼎雪糕”仍火爆,“大克鼎月饼”已上新
自从2017年故宫博物院首次推出故宫月饼并且一炮而红之后,它仿佛为博物馆的跨界创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一个最好的例证是,今年,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与月饼品牌“联姻”,相约中秋。
上海博物馆今年就首次开放IP,与来伊份合作了一把月饼。记者在广式月饼上看到,一个月饼上面刻着一个三角鼎,一看就知道是上博的镇馆之宝“大克鼎”,这也是“大克鼎雪糕”火爆之后又一次跨界之旅。另一款月饼的“饼纹”也很有讲究,上面刻着一头“仿汉狮子”,那可是上海博物馆门前的石狮子之一哦。
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主任冯炜介绍,进入青铜时代,鼎一直是作为祭祀和宴飨等礼仪场合中重要的食器,将它刻在饼纹上,寓意一种美好健康的祝福,与中秋佳节的场景十分般配,因此今年上博将这个镇馆之宝IP开放出来,希望借由更有趣的方式,把更多文物知识带到普通人的身边。
“为了让消费者更好体验舌尖上的博物馆,我们特别做了模具的定制,让消费者能在第一时间内看到非常有文化气息的产品,而不是立刻一口吃掉。”来伊份CMO杨上表示,企业同时也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合作,把“古埃及河马威廉”“赤陶涡形双耳喷口杯”和“花园里的独角兽”也都变成了“饼纹”。
除了上海博物馆,各地博物馆也不甘示弱。
广州博物馆的仲元楼,里面展示了一系列民清时代广州外贸出口的一些展品。其中一款展品是清代的一个黑漆描金的缝纫盒,现在它摇身一变,成了“月饼盒”,里面的月饼也是用博物馆里面珍藏了百年的食谱来制作的“消失的月饼”——广州博物馆馆藏的百年前《制中秋饼材料斤两食谱》,如今又被复原了,不知道味道好不好?
根据艾媒咨询对2021年中国消费者偏好月饼包装风格调查显示,在月饼包装风格的选择上,有59.9%消费者喜欢中国风,37%消费者喜欢复古风。今年,苏州博物馆就与苏州老字号松鹤楼 “牵手”,以文徵明《三绝图卷》为灵感推出“中秋对月”月饼礼盒。
字典月饼走红,“翻开”月饼你能看懂几个生僻字?
除了博物馆,就连新华书店与月饼都开始跨界合作了,就在开学第一天,一款“字典月饼”的推广就出现在上海的书店,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对,你没看错,月饼出现在书店里,而不是食品店里。
不过翻开这款“识字月饼”,大概率会懵:勥(jiang)、槑(mei)、忞(min)、奣(weng)、扅(yi)、呇(qi)……请问,你认识几个生僻字?
据悉,这款“字典月饼”是新华传媒与新零售品牌盒马联名打造的创意月饼。这款月饼表皮上印着生活中并不常见的“生僻字”,这些生僻字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网络释义,但是这些字真正的读音、字义却有很多人都不知道。
例如“勥”,总被网上冲浪的小朋友当作“强力”使用,赞叹厉害的人事物,实际上该字的本义不仅有强悍的意思,还有强迫的意思;“槑”的字形古怪有趣,甚至被网友们做成了搞怪表情包,形容别人“很傻很天真”,实际上这个字本身是“梅”的异体字,读音也与“梅”相同。网友们根据字形创造出的“网络限定用法”,竟和本义形成了如此巨大的不同,让“生僻字月饼”不仅寓教于乐,仍增添了几分“反差萌”。
新华传媒表示,此次跨界尝试,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月饼刻字这种易学易懂的方式,寓教于乐,让消费者认识并记住这些难念难记的文字,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为“中秋”这个团圆的节日增添更多趣味。
盒马研发负责人表示,为了做出这款“生僻字“月饼,盒马也对月饼的刻字工艺做了很多调整。“因为生僻字笔画很多,在研发过程中经常做出来之后认不出是啥字,为了让这个字清晰、完整,我们也改良了原本月饼刻字的工艺”。
事实上,跨界食品领域已经成为传统企业的创新的主要方式。此前的邮局奶茶、加油站咖啡都是一经推出便立刻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迅速走红网络。值得欣喜的是,如今的月饼跨界合作中,传统文化本身越来越被关注,特别是博物馆、新华书店等IP的主动介入,为传统的中秋佳节更添一抹雅意。
作者:徐晶卉
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