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拌饭,小时候吃起来特别香。那是物质贫乏时代难以忘怀的温暖记忆!
然而,现在市面上的酱油还敢拌饭吃吗?
当下的酱油,许多是以转基因大豆为原料,脱脂豆片低成本制作,化学制剂勾兑,甚至偷工减料化学合成的劣质酱油。这种酱油哪敢泡饭吃?
环保食材,古法酿造,港式传承为其特色的“臻味湟”酱油就可以拌饭!
《周礼·天官·膳夫》有载,天子的饮食为饭、饮、膳、珍、馐、酱六大类。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贵为天子的饮食就已经少不了酱油了。酱油在中华民族烹饪文化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此后先人们不断的改进制酱工艺,经过汉唐数代人的传承发展,至南宋趋于完善。南宋食谱《山家清供》一书中,首次以“酱油”之名进入中华文明的记忆。
而工业时代的到来,偷工减料的速成,让传统酿造更显珍贵。
“臻味湟”古法酿造酱油的传承人廖羽,皮肤黝黑,长相质朴。平时喜着黑衣,故曾笑其形象与做酱油者匹配。
廖总祖籍广西贺州,曾在东莞经营建材生意多年。其妻的外祖父从1942年起便在香港手工制作传统酱油。妻舅姚锦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迁去香港,跟随父亲学艺并传承家业。当年其泗和號酱园食品厂之酱料,供应港岛各大食肆,享誉业界。
2001年,已至古稀之年的舅舅就想把传统古法酿造酱油的家族手艺传给他,但当时做建材生意的日子好过,加之看到香港的家族酱油作坊设备简陋,工作又辛苦,他于是打了退堂鼓。
多年之后的一天,为生意烦恼的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家族的古法酿造酱油生意。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他痛感市场上的酱料与其家族产品的质量相差甚远。如果因为自己没有继承而失传了,实在太可惜了!加上建材市场竞争激烈,生意越来越难做,未来也变得扑朔迷离。而传承家族手艺,为预见增长追求健康的国人提供优质的产品,显而易见更有价值且稳定长久。
2016年,他反求舅舅教他学习制作酱油及各种调味品的技法。并在老家广西贺州八步区步头镇购地,建了两万平方米的大型生晒场,创办了四季飘香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并重新注册、设计“臻味湟”商标,开始恢复2013年已歇业的家族生意。
廖总的家传古法酿造酱油的制作过程分为:选豆、泡豆、蒸豆、拌曲、翻醅、下缸等六道工序。好酱油从源头抓起:所用黄豆是严选国内的非转基因的优质土黄豆;辅料则选用蛋白质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的小麦粉;加上来自无污染山区的水源,从根本上保证了靓酱油的品质。
舅舅姚锦培通过多年摸索,总结出来一套比较成熟的自然发酵技术。运用传统的制麯手法,不用添加米曲霉,仅仅依靠空气中的天然菌种进行多菌种制麯。保证180天以上的晾晒,并以柴烧火的传统方式蒸煮,让食品的味道发挥到极致。
相较于含麸质的酱油,用传统古法酿造的“臻味湟”原豆酱油浓厚粘稠,倒入碗中甚至可以看到类似于优质红酒的挂杯现象。凑近微嗅,浓香扑鼻,不由得口舌生涎。尝到嘴里,鲜味四溢,且有谷物的香气氤氲。咽下喉咙,则淡淡的甜香,久久不散。
古法手工酿造酱油工艺繁杂,耗时长,产能低。开始几年,年产只有三、四万斤。主要供应圈子里的国学爱好者与一些寺庙的高僧大德品尝。结果好评如潮,供不应求。许多朋友都“逼”其扩大产能。甚至有的还出谋划策,劝其改用现代工业工艺流程。但他不认可市场上那些添加了防腐剂、香精、色素等化学制剂勾兑的酱油。宁愿成本高一些,产量少一些,也绝不降低品质。
去年6月,我和几位东莞美食家驱车前往贺州探访。山上房屋正在建,晾晒场还没几个晒缸。一年后的今天,已经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完备,600多个大缸置于生晒场,蔚为壮观。廖总说,下半年还要增加1500个。他说,今年可以生产15万斤,明年开始产能可达到40万斤。
步入传统工艺的酱油酿造厂,真的令人大饱眼福。煮豆用柴火烧;发酵不用曲且不长毛;酱油干净无异味有豆香……相信人们来此参观后,肯定更喜欢吃这里的酱油。
廖总还介绍了一个鉴别酱油的方法:天然酱油滴在衣服上,水洗容易,一洗一搓即消失。而勾兑酱油不易洗净。试之果然,不得不信。
接待室的展柜上,陈列着产品新包装及海报。设计风格既古朴典雅,又时尚新潮。“臻味湟”三字由书法家方斌老师题写,平添艺术魅力。
更令人意外的,短短的一年时间,“臻味湟”竟然已经开发出系列产品。不仅有传统酱油,还有海鲜酱油、冬菇酱油、松茸酱油。另外还有辣椒酱、豆瓣酱、甜醋等。
其中一款七彩泡椒很有特色,值得一提。五颜六色的灯笼椒,不仅观赏价值高,宜做观果盆栽,营养价值亦高。富含维生素A、B、C以及β胡萝卜素,具有温中健胃、散寒祛湿等功效。但因皮厚肉糯,现炒不好吃,市场价格低。廖总把它用手工酱油泡制后,则变得爽脆咸香,成了难得的送粥吃面的一流佐料!
今年,工厂与当地政府积极开展扶贫合作计划,发动当地贫困户种植黄豆。对于贫困户政府每亩补贴700元,收购价格每斤5元。只要每户种植5亩黄豆,贫困户每年收入就有两万多元,达到产业扶贫之效。他们还开始着手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将传统的手工酱油发扬光大,让更多追求健康的人们受益!
向继承传统的逆行者致敬!
文:谭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