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人的早餐王国主流里,少不了一碗“重庆小面”,刚好够味就是有味,还让人念念不忘!
问一个重庆人心中最挂念的味道是什么,十有八九会是重庆小面。一碗重庆小面,无疑就是重庆人心中的早餐之王,重庆人一天的力气的打点都是从一碗小面开始。
在重庆,火锅的的植入感明显没有一碗质朴但蕴藏丰富的重庆小面强,无论是在闹市或是陋巷子,撞见重庆小面的频率是最高,似乎只是一个拐弯的功夫就能看到,而且每一个重庆小面面馆都行着极简陋之风,带着粗狂和市井的气息,从学校到社区,从步行街到旮旮角角,小面摊摊像是时光流淌中剥落下的记忆碎片,霸占着山城的每一个角落,与之相配的另一道风景就是放在马路上一溜排开的餐桌,餐桌由一高一矮两张板凳拼凑出来,一排面娃如排排坐吃果果那样坐开,无论阶层和身份贵贱,在一碗小面前,他们全是都是埋头哧溜着面条,辣得一脸通红满头大汗。
一碗重庆小面受到不分阶层人的热烈追捧,小面并不是越贵越好,在重庆人看来,几块钱一碗,十几种佐料,也根本不用考虑场合,有座则坐,无坐则站,若是没了站的地方,索性捧了碗蹲在街沿坎坎上,照样吃得眉飞色舞,这样才算是打开一碗重庆小面的正确方式,滚烫的面条,火红的汤汁,绿油油的小菜,一勺最爱的浇头淋下,麻、辣、鲜、香,直到吃完最后一根面,最后一片叶子,再端起面碗咕噜下几口热辣的面汤,几乎没有人每日不是不需要靠小面"醒胃"的,一天的激情就此燃起。
吃小面还催生出一些业内的行话,这些行话只有重庆的面娃和重庆面馆的老板心知肚明,比如"二两,提黄,多青,重辣,煮韭菜叶",像暗语一样的行话将吃一份重庆小面的标准要求罗列了出来,二两是指面的份量,提黄是指面条要早些起锅,面条要硬一点,多青就是多放一点的青菜,重辣是对重庆小味口味的要求,煮韭菜叶并非指煮韭菜叶,而是对面条宽细的要求,还有少麻指不要花椒,干溜则是不加汤,等等。
重庆小面是没有秘密武器的,无论走进哪一家面馆,他们的佐料都是公开摊放在案板上,都是用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佐料,一碗小面的功夫全在面馆师傅的心手合一,不假思索,双手如飞将十几种佐料迅速投入到碗中,"使劲'豁'噻,'豁'转才好吃!"豁在重庆方言中就是使劲把一碗面搅拌均匀。
重庆庆小面和火锅一样有着同样的出身,都是从码头走出来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入的重庆,水深浪平,是天然港口,曾经朝天门停满各种各样的船舶,樯桅如林、船篷相连,挤得密密匝匝,甚至里三层外三层的,把江河都塞满了。岸边是各种各样的街市,店铺相依、人来人往。天还未亮,码头油灯闪闪,炊烟缭缭,卖小面的便开始呐喊叫卖。
有着这种出生之处的重庆小面天生带着看似粗糙的气质,实则讲究丰富,多种佐料相配之下口味层次感丰富的面食。用重庆的一句俗话来形容这一碗小面的整个制作过程,"螺蛳壳里做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