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每个爱吃的朋友们都应该离不开同一种小零食——就是口香糖。不管男女老少,都曾品尝过它的美味。而为什么人们对这种零食情有独钟呢?主要还是因为口香糖作为一种糖类、甜甜的,又十分有嚼劲,口感很好。
而且,还能清新口气,能让自己口腔的“味道”得到净化;像是职业演员在拍摄某些亲密戏份时,都会吃口香糖来清新口腔,也表达了对对手演员的尊重。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其实口香糖这种人人都爱的小零食,并不是现代社会才产生的。早在数千年前的古代,我们“神通广大”的中国人民就以及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明了类似于口香糖这样的“碎嘴”。
为口腔清洁,初创口香糖
由于古代设备的简陋,加上生活环境没有现在的优越,古人大多数都不太爱洗澡和清洁,会比较邋遢。例如在口腔清洁方面,因为没有药膏等清洁工具,人们也没有树立保持口腔清新干净的意识。自然而然,古人的口腔“味”都比较重。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大多数百姓都能够保持温饱,这时他们也有精力打理自己个人的整洁。再加上中国人骨子里重视细节的特性,让他们意识到了口臭的问题。
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如果有口臭,难免会让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在周礼熏陶下的百姓们,为了表达和他们交往时的尊重,开始寻找解决口臭的“灵丹妙药”。
而口香糖的最早的前身——
“鸡舌香”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人们挖掘出来,这种植物拥有的芬芳香气,能让人很好地解决口腔气味的问题。
口香糖的发展史之“鸡舌香”
作为纯天然植物的“鸡舌香”最早的社会功用是一种中医药材,因为它能够排气健脾、杀菌的特点,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而谓“鸡舌香”,固然和它的外形离不开关系。这种植物的花梗又细又长,就像小鸡的舌头一样;但附庸风雅的古代文人为了能将其形容地更加文艺一些,又给它取了一个别名,也就是现在我们非常熟悉的丁香。
而鸡舌香最早起源于三国时期,《三国志》中写到,曹操曾送给诸葛亮以鸡舍香,并称
“今日奉上五斤鸡舍香,表示对诸葛之敬意”
。侧面也体现出曹操爱才的特点。
其实鸡舍香即丁香完全成熟之后长出的果实,在现今的海南地区生长茂盛。但是其作为清洁口腔的功用逐渐被削弱,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也开发出了口香糖,既好吃又能清新口气。所以丁香也主要作为一种植物观赏和中药材使用。
但是,在口香糖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古代时期,鸡舌香就被用作“口香糖”这一功能而得到大家的喜爱,从春秋开始一直延续到盛唐时分。
宋代名士沈括就在其纪实名作《梦溪笔谈》中,就着重笔墨描写当时三省中的一个官员在叙职工作的时候,口腔中散发出非常清新芬芳的香气。众人都感到十分惊奇,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位官员嘴巴里含着鸡舌香。鸡舌香有着浓郁的香气,在官员说话时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
此事一出,众人纷纷效仿。而丁香能够解决口臭地功能也由此广泛散开来,从那之后,全国百姓几乎人人都习惯于口含鸡舌香,来保持自己口腔地清爽干净,逐渐变成一种全国风尚。而一些世家大族的高雅子弟也会在会见朋友时,赠人以丁香。其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最早应该是
“赠人丁香,口有余香”
。
所以说,这种能够保持口腔清新,同时又有着不错口感的丁香就相当于现世的口香糖所发挥出的作用。因此,也被看作是最早时期的口香糖。
汉朝史实中就有记载,当时的户部尚书口含鸡舌香上奏执事,并与外来使者议事,获得对方的赞赏。由此留下了尚书郎怀香身幽,趋从于世的美名。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
鸡舌香在当时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也以口含丁香与人交谈以示对来访者的尊重。
不止是汉、宋两朝,鸡舌香之美名在唐朝也是响当当的。唐代的众多诗才学子当中,就有不少以鸡舌香入诗的例子存在,表明了当时的人们对鸡舌香的喜爱之情。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就曾在其诗作《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中表达出,在新年之际,高官贵族常常口含鸡舍香过年,以表示洗清一年的污气,以表达对来年全新的期盼和美好的祝愿。
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鸡舌香并不是人人都能享用得到的,连高官们大多也只能在面见一些重要的人士以及盛大节日、仪式时才会使用鸡舌香。所以说,鸡舌香也是一种非常昂贵的奢侈之物了。
口香糖的发展史之盛唐“丰富”
在经济繁荣、人们生活安乐富足的盛唐时期,人们对“口香糖”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不再只限于“鸡舍香”这一种品种。由于唐朝疆域辽阔、资源丰富,再加上和外国、西域的往来频繁,西域珍稀的草本花木也被传入中原地区,为“口香糖”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而且唐朝作为一个特别重视“精致”的朝代,无论你是高官贵族抑或是布衣百姓,如果你没有一口清新芬芳的口气,在和别人交谈时,也会引来对方的不适。所以这时的唐朝百姓为了追求更加“完美”的口香糖,做了很多的研究。
像唐朝孙思邈就在医术《千金要方》中对“口香糖”的制作过程做了专门的描述和记录;文中提到“口香糖”的制作,首先需要丁香、甘草、桂心等能自发幽香的草本植物研磨成粉转,再加以温水融合,用手揉搓成圆心的形状,可入食。味道芬芳可口,有着治疗口臭的作用,同时作为中医药的原材料又有着强身健体的作用。
而且,我们现在常吃的口香糖几乎都有薄荷的味道。而在“口香糖”的制作当中加入薄荷这种原料,最初流行是在唐朝。
但是古代时期的薄荷,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薄荷口香糖、薄荷糖果之类的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古代的薄荷其实更像是现在湖南地区,和口香糖作用相同的零食槟榔相似。
因为通过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在唐朝非常流行嚼薄荷叶子的习惯,只要一天不嚼就感觉浑身难受,患得患失。
其实,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了古代死后的薄荷有着会上瘾的特点,这一点和槟榔及其相似。而薄荷在唐朝除了作为闲暇时消遣的零嘴之外,
古人还会将其放到食物当中,作为佐料增加香气,同时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改善人们的口臭。
唐朝史书中也有记载,薄荷主要有三种主要功效,
其一是薄荷叶入茶水
,在炎夏之际可以解暑清热,同时也能够促进消化,清新口气。
其二就是入药
,因为薄荷的本身就是一味中医药材,能够治疗一些相对疾病,同时对治疗口臭也有很好的疗效。最后一种就是上文说到的,
作为一种零食直接嚼食
。
口香糖的发展史之宋清繁盛
宋朝作为一个比起盛唐时期更加自诩风流雅致的朝代,在香这一方面也是卓有研究。因此,“口香糖”发展到了宋朝又多了一项原料配方,谓之
“含香圆”
。这一种原料可能对大家很陌生,但是早在医术典籍中就有着明确的记载。
而且,宋朝时期的女性爱香之甚,希望自己每时每刻都能够散发出香味,这时,宋朝女子就通过“含香圆”来使自己的口齿生香。
宋朝的商贩也捕捉到了这一潮流在售出的食品中加入香料,于是衍生出了
蜜饯、果子
之类的香甜之物。
发展到清朝时期,哪个时期的人们非常喜欢
蜜饯、甜糖
之类的小零食,还会随身携带“零食包”用来盛装,既能够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也可以在偶然碰见熟人时吃一口蜜饯清新口气,避免不好的口齿气味引发的尴尬情况。
但是,古代的“口香糖”都是纯天然植物材料的,所以对人体并没有任何伤害,反而因为植物的医用效果,在清新口气之余,还对人体健康有益处。和现在加入化学添加剂的口香糖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口香糖”作为中国最早的零食,获得了众人的喜爱。知道现在,我们在街上行走仍然随处可见嘴里嚼着口香糖的人。口香糖味美而又有着香气,作为清新口气很好的一种零食,跨越千年的历史,经三国萌芽、汉代开发、唐宋丰富、清朝成熟以及现代技术的加工改进,依然发挥着它独特的饮食魅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