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说“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现在还管用吗?弄懂了不吃亏

旅游 关于我们吃喝的那些事 2021-08-25 16:32

原标题:过去说“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现在还管用吗?弄懂了不吃亏

过去说“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现在还管用吗?弄懂了不吃亏

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文章,这次我要和大家说的是:『过去说“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现在还管用吗?弄懂了不吃亏!』

对于买菜来说,还是老人最有经验,一大早就游走于各大超市、菜市场之间,见得多了,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不好的从来不买。

很多年轻人都不会买菜,老人也经常会传授一些经验,并且以顺口溜的形式口口相传。记得小时候,奶奶经常说“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这是什么意思呢?老人的经验有没有道理呢?其实,老祖宗的讲究很有用,听老人的话一般不会吃亏。

猪肉和豆腐都是很受欢迎的食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想要做得好吃,一定要买到好食材。

为什么早上不能买猪肉?

猪肉是中国消耗量最大的肉类,超市、菜市场都能买到。估计年轻人都认为,早上的食材是最新鲜的,买菜赶早不赶晚。真的是这样吗?

对新鲜蔬菜来说,早上确实最新鲜,但肉类就说不准了。就拿猪肉来说,屠宰场一般都是凌晨宰杀,经过检疫、排酸等处理,基本就到早上了。传统的菜市场一个肉档,一天进半头猪或一头猪,不可能全部卖完,总有隔夜的肉,所以早上肯定会先卖隔夜肉,再上新鲜肉。

这和如今的超市上货规律是一样的,快过期的总是摆在最前面,最新鲜的摆在最后面。

而菜市场的肉摊没有任何保鲜措施,只有当天没卖完才会冷藏起来。所以最早去买肉,很可能买的是隔夜肉。

不过,超市的肉要比菜市场相对好一点,因为超市里都是冷鲜肉,一直在冷柜中保存,所以质量下降的不多。同时,超市人流量大,当天的肉还是可能卖光的,因此在超市买肉,还是有可能买到新鲜肉的。

为什么晚不买豆腐呢?

为了让豆腐一大早就出现在市场上,豆腐坊也是凌晨就开始制作了,天快亮时才能做好,所以早上去买豆腐是最新鲜的。

豆腐是高蛋白食物,很容易滋生细菌变质,保质期特别短,气温低能保存1天,气温高半天就坏了。比如夏天的豆腐,放到中午就发粘了,闻起来一股酸味,就不新鲜了。即使放在冷柜里也不行。

所以晚上去买豆腐,肯定是已经放了一天豆腐,或多或少都滋生了一些细菌,吃了有害健康。

这两句顺口溜,都是人们在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在过去是非常管用的。但到了现在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说得也不全对,毕竟现在比过去进步太多了,用上了各种保鲜技术。

【大厨有话说】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从商家的角度来看,“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永远都是对的,因为仓储原则就是“先进先出”,如果不把剩下的肉、豆腐卖出去,就是老板的损失了。

这篇文章对您有用吗?如果觉得有用,请大家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都学到技巧,下次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识。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