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作为旅游达人走遍了祖国各地,同时也品尝了各地的美食,比如:蜈支洲岛的海鲜粥、黔东南的酸汤锅、福州聚春园的佛跳墙、大别山的吊锅炉、新疆的手抓肉、山东莒县的黄米熏鸡、河南伏羲山的农家菜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甚至一些热心的网友还会和我争论关于山西的面条和陕西的烧饼等有关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饮食逐渐大同化了,以至于到了西藏高原极地也是新疆大盘鸡,几乎看不到当地的特色。甚至到了拉萨的网红店也没品尝到藏餐的特色,以至于回来后对于西藏的饮食一片茫然。
一天朋友约我去石家庄开发区的老黑猫相聚,饭桌上结识了饭店老板王云良。席间上了一道酥鱼,这本是一道非常普通的菜。有朋友夸道“鸡吃骨头鱼吃刺”,这鱼刺都酥软入味了。王老板一笑说:应该是“鸡吃谷头鱼吃四”。这句话的本意是说谷子成熟时的鸡和四月的鱼是最肥嫩的,到了相应的季节就要吃这类的食材。——振聋发聩。
后来关于菜香的说法更是让我瞠目结舌:一道菜的香从炝锅就开始了,油的凉热、炝锅的原料都决定了菜的味道。一道菜有三香:一上桌闻到的是头香;吃到嘴里是中香;吃完饭打出嗝来是尾香,这才是一道好菜。顿时我感觉自己连个吃货也当不成了。
王老板做了近三十年的厨师和餐饮业的老板,至今对自己颠大勺的手艺引以为豪。一个资深厨师用几斤的锅和几两的勺是有说法的,正是这固定的锅勺决定了他用料的准确,所以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通常都带着自己的家伙事儿。
当一道酸辣汤上来后,大家喝了一口同声称道。可是他说这汤咸了:一道可口的汤第一口应该感觉有点淡,第二口感觉差不多,第三口往后才会觉得咸淡合适,否则这汤大概率的是要剩下的。仔细一品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的藏书。虽然他说建国后关于菜谱出版的五套藏书几乎都全了,在我看来似乎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还有许多各地的菜谱,比如蒙餐、满汉全席、狗不理包子等等。难怪他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呢!
王老板是个有情怀的人,他的愿望是做个有良心的厨师。这句话涵盖的含义非常宽泛:比如炒菜的原料;厨师的技艺;成品的价格等。他的饭店不做外卖生意,原因是所有炒菜品尝的温度是58度,低于这个温度就不能保证它的味道了。也正是这样严苛的品控,让他对于自家的六个店总是有所不满。
他说作为厨师越来越不自信,厨艺深似海,总有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比如他研究了全国各地关于鸡的做法,独创了自己的五香鸡,他的说法是:这鸡吃到嘴里能够品尝到这五种香料的原始味道,是不容易的。河北的鱼带有土腥气,为此他苦研了五年,总算遇到一位同行解开了他的心结,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使他的酥鱼酥而不烂、香而不腥、入口即化、老少咸宜。
王老板是个做事追求极致的人。什么样的菜品用什么样的餐具都有要求。即使我们司空见惯的蒸饺,他不仅对馅料的用肉和拌馅的用油都严格要求,甚至包饺子的手法都有说头。他的熏肉更是一绝:肉是百斤左右的黑猪五花肉,摆在盘子里晶莹剔透、香气扑鼻,吃到嘴里肥而不腻、香而不膻、酥软可口、齿颊留香。总之,在这里每一道菜总能让你品尝到一颗匠心。
常言道:看酒下菜,这么多好菜自然不能少了好酒。在这方面王总自然是行家,关于菜和酒的搭配随口就来:“闽菜佛跳墙,河北老白干。”“喝口好酒,吃口好肉,有钱难买老来瘦。”不觉之间一瓶750毫升的冰峰67度就喝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