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为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岛国,种植和养殖条件都有限,丰富的渔业资源自然成为了日本人日常饮食中占比最大的饮食种类。不仅如此,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日本人追求极致鲜美的料理理念,其中生食就被认为是最新鲜的代表。走在日本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生鱼和刺身餐馆深受民众的喜爱。
对追求极致的日本食客来说单纯的刺身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前段时间一档美食节目中展现了新的料理方式‘骨泳’料理。该料理将鱼身上大部分的肉片切下来,再将鱼骨放回鱼缸,鱼依然能在水里游动。食客一边品新鲜的鱼肉,一边看鱼骨游动,达到所谓的味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
听上去不可思议,大部分人会疑惑,鱼骨露出来了,鱼还能活吗?也有人表示无法接受这种这种类似‘酷刑‘的料理方式。
厨师的技艺要求
‘骨泳‘之所以听上去不可思议,是因为在大众的认知中,活物用刀处理后肯定会死,实际上厨师在切片鱼的时候,不会将鱼的血管和神经切断,这让就能保证鱼被剔去肉之后依旧能维持’生‘的状态,在水里游来游去。这不仅考验厨师对不同的鱼的了解,知道它们的神经、血管分布,还考验厨师的极致刀工。
新鲜的鱼离开水之后会出现激烈的应激反应,鱼皮又比较光滑,在菜板上活动乱跳,厨师不容易把握。除此之外,还要将鱼片成极薄、厚度大小统一的生鱼片,这对厨师的刀工是极大的考验。事实上,在日本做骨鱼片的厨师,都是家里世世代代研究刀法,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这和日本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分不开的,将技艺和服务做到极致。做‘骨泳‘料理的厨师也是同样,家族世代的研究传承、将这种料理做到极致献给食客。
不同的文化选择
鱼骨虽然能在水里游一段时间,但是也是没办法活下来的。被剔肉的鱼没有了鳞、皮、肉的包裹,没过多久就会受感染彻底死亡。
这种料理方式对其他很多地方的人来说是极其残忍且不可接受的。可是对日本来说,刺身是接受度很高的菜品种类。除了鱼片刺身之外,日本比较受欢迎的还有牛蛙、龙虾刺身。和生鱼片刺身类似,都是将肉从骨头上剔除下来,剩下的骨神经越挣扎、越活跃反而体现了原材料的鲜和厨师的技艺高超。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习惯将鱼直接杀死,再进行炒、煎、蒸、炖等后续处理,日本这种直接生食并且留骨的方式是带折磨和羞辱性质的。而刺身和生食文化在日本确是国民度很高的菜品,甚至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广富盛名的,也是世界各地的游客到日本旅游的必品尝的菜品。
游客初到餐馆,店家便一定会推荐十分骇人的餐品,除了生鱼片和海鲜刺身之外还有烤活章鱼、生牛肉等,食客的感官体验先不谈,就单单是健康都存在极大的隐患,寄生虫和细菌在活物中都是极其常见的。这让我们不仅思考,这类烹饪方式究竟是极致的味蕾体验还是为商业营销而打造的噱头来博人眼球,以此吸引更多的食客。
而这类的流行更体现了日本社会‘异样’的需求。
饮食文化体现民族特性
相信世界其他地区的人看到在水里游来游去的鱼骨定会感到不寒而栗,这和日本的文化是一脉相传的。日本偏执的武士精神向来如此,只接受成功和侵略,永远自自居于主宰者都得地位,一旦被正义击败,就以死抵消屈辱。
在日本文化中,武士切腹被认为是光荣赴义,切腹的痛苦是他们刻意造成的。切腹顾名思义就是武士一刀切开自己的腹部,后来由于切开内脏太过可怕,切腹的方式被修改为切腹者自己划上一刀,再由信任的人砍下他们的头,这种行为称之为介错,在日本,担任介错的人是十分光荣的。
日本切腹文化在日本平安时代以来被称为是最光荣的死法,这种死法是极其痛苦和残忍的,由此可见所谓的武士精神在日本人心中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饮食差异可以理解,但像日本这种将生食做到极致甚至只是偏执的国家,相信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动物的痛苦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样的料理被大众称之为‘杰作’,确实是无法理解。
结语:
生熟分开,本就是人和动物社会性的区别,但在日本文化里,始终保持着最原始的进食方式,标新立异让整个社会文化都处在偏执和蒙昧中,居高不下的自杀率,老龄化严重,导致日本整体社会风气是黑暗、窒息的。
这让人不禁感叹,日本社会中的人像被剔肉的鱼骨一样,在社会这个大鱼缸里供人观赏,将他人的痛苦在手中玩味,很难想象这样的民族会学会尊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