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人拒绝菠萝披萨,就像北方人唾弃甜豆腐脑

旅游 游民星空 2021-09-13 15:57

原标题:意大利人拒绝菠萝披萨,就像北方人唾弃甜豆腐脑

意大利人拒绝菠萝披萨,就像北方人唾弃甜豆腐脑

前几天我差点被我一好哥们儿打,起因仅仅是一份外卖。

当时,我点了一份作为南方人很少吃,但久闻大名的美食——陕西肉夹馍,并备注“多放生菜、青椒。”就在我暴风吸入这人间美味时,好哥们儿来了,我连连招呼他:“特地给你点的肉夹馍,来吃啊!”

哥们儿正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我为我高情商的待客之道而洋洋得意。

肉夹馍里加青椒生菜,很正常吧

哪知哥们儿看了一眼肉夹馍,竟露出一副鄙夷的表情:“你那肉夹馍不正宗。”让我一脸懵逼。据他所说,正宗的陕西肉夹馍是绝对不会加任何如青椒、香菜之类的佐料的,只有肉和馍,加了其它佐料的肉夹馍都“不能叫肉夹馍”——作为一个陕西老铁,每每看到各种“魔改”的肉夹馍被称为“正宗的陕西肉夹馍”,他都会感到极度的不自在、血压升高、拳头攥紧:“恨不得冲进后厨锤爆厨师的狗头。”

原来在陕西人看来,加料的肉夹馍都不能叫肉夹馍

我听后不光不以为然,反而还口出狂言:“哈哈好吃就行了嘛,你怎么矫情的像个意大利人。那我一会再点个肉夹馍,里面放点菠萝......”话没说完,哥们儿那想打我的心,就已经按捺不住了。

让一个陕西人血压升高只需要在肉夹馍里加点青椒,就像逼疯一个意大利人只需要在披萨上加点菠萝。

“当意大利人看到菠萝披萨时”

意大利是披萨的发源地,在很多人想来,意大利一定有各种风味的披萨,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只有由番茄、罗勒叶、玛兹拉奶酪烘烤而成的玛格丽特披萨,才能被称为真正的意大利披萨。全世界其它地方在披萨身上添加各种佐料、不断“魔改”的披萨,统统都是异端。

番茄、罗勒叶、玛兹拉奶酪烘烤而成的玛格丽特披萨才是意大利人眼里披萨的正统

而这其中又以菠萝披萨最为典型,最能让意大利人血压升高,是意大利人厌恶各种异端披萨的典型。

意大利人讨厌菠萝披萨,已经到了宁死不屈的地步。传闻当地折磨人的一大酷刑就是在他面前往披萨里加菠萝,然后让他吃下去。

去年意大利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超市的食物全被搬空,唯一剩下的就是菠萝披萨。

“我们意大利人死,也要死的有尊严。”

这场面像极了被国人唾弃“香菇炖鸡面”。

在外网搜一下“意大利人吃菠萝披萨”。好吧,几乎没有一个意大利人吃过不吐的。

还有人为了恶搞假扮成披萨外卖员,给点了传统披萨的意大利人送去菠萝披萨。结果不是被人追着喷,就是差点被人打,甚至还有人倒贴钱让他赶紧把这菠萝披萨带走。意大利人对于菠萝披萨的排斥和憎恨,已经到了开不起玩笑的地步。

老乡们的愤怒溢于言表

老人家其实已经很饿了,但是看到菠萝披萨依然火大

其实对于很多非意大利人来说,不要说只是在披萨上加一点菠萝,就是再加上别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配料,只要合自己的口味都能吃的很开心。但对于意大利人来说,传统披萨的形象和口味已经刻进了他们的DNA,对传统披萨的“魔改”就像是在挑衅意大利的美食传统文化,被打被骂算你活该。

“谁吃了菠萝披萨,就该下地狱”

和意大利一样,法国也是世界闻名的美食大国,法餐享誉天下。正因如此,很多传统法餐也逃不过世界各地想象力丰富的美食爱好者的“魔改”。例如红酒里兑上可乐或是其它饮料,在很多场合都很常见,许多不胜酒力的朋友都会这样做。但是千万不要在法国朋友面前这样做,很可能你就失去了这位法国朋友。对于许多传统的法国人来说,这种在红酒里添加其它饮料的行为就是在糟蹋红酒,暴敛天物。

红酒兑饮料之类的鸡尾酒在法国之外很多地方都很流行

还有法国人最爱的“法棍”,法餐文化另一重要代表,法国人民的心头好。让法国人餐餐吃法棍都没问题。

但其它地区的人们有时候不能完全接受法棍朴素的口味,总想要整点花活。比如霓虹人民就会整一个抹茶法棍,或者是巧克力、香蕉口味的法棍,究竟一个入乡随俗。

而对于法国人来说,你把法棍做成什么口味都行,但是做出来后就是抹茶面包、巧克力面包,就是不能叫做法棍。你要对此有意见,法国人也不和你急,他们会拿出明文的法律规定来反驳你。原来早在1993年法国政府特地颁布了《面包法》,对法棍的制作材料和外形进行了统一规定:真正的法棍永远只能由面粉、水、酵母和盐四种原料制作而成,多一种都不能叫正宗法棍,甚至重量、形状达不到标准,也不能称之为法棍。

法棍的材料是有明确规定的

到了2018年,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还要给法棍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点大概是效仿了被菠萝披萨逼疯了的意大利人,因为意大利人早在15年就开始将玛格丽特披萨的烹饪方法申遗,并在2017年成功让其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思路挺像,与其和不可理喻的外邦人扯皮,任由外来“魔改”产物气得直跳脚,不如来点实在的明文规定。白纸黑字,教你认识什么是正宗。

其实这种对于食物地域性的标准,一般被称为美食原教旨主义,在我们身边非常地普遍。

比如肉夹馍就是肉和馍,放其它佐料都是多此一举麻婆豆腐得撒上一层花椒粉,否则就是不地道煎饼果子里但凡有什么生菜、香肠,天津人不承认这是煎饼果子新疆烤肉串得用红柳串起,用竹签糊弄人的,别说自己烤的是新疆烤肉北京涮羊肉就得沾芝酱......

“不是红色的也能叫火锅?”

真的要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咱们中国仅美食就有五种已经入选的,若干种正在申请的。

这么一想,世界人民对我们中国美食的“魔改”可谓是千奇百怪。比如我那位陕西哥们儿,回去之后给我发了张图,图里是一份霓虹人玩的花活---水煮小笼包。

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这张图,但是作为一个从小在小笼包面前挪不动腿的人,看着小笼包浓郁的汤汁和滑嫩的口感在汤水中荡然无存,可说是看一次血压高一次。如果说别的魔改食物是在原先的基础上做一些改动和调整,为的适应不同人群的口味,那么水煮小笼包的意义是在哪里,为什么不吃馄饨?我一直没想明白。

水煮小笼包算是奇葩,但也不是不能吃,那么草莓麻婆豆腐呢?日本一家酒店推出了一系列的草莓自助餐,其中就有这可怕的草莓麻婆豆腐,当草莓的酸甜和麻辣的豆腐混合在一起时,甜党和咸党在这一刻成为了精神共同体。

霓虹人的脑回路有时候确实很神奇

不过据日本那家酒店顾客的反馈,草莓麻婆豆腐似乎并没有那么难吃。所以很快日本人又把珍珠加在里面,一道珍珠麻婆豆腐又出现,并且“又”征服了不少日本食客。可以肯定的是这批客人里肯定没有咱四川人,不然不要说什么好评,桌子不给他掀就算是温文尔雅了

万物皆可珍珠

作为中华美食代表的饺子也是魔改“重灾区”。不提日本人把煎饺当作饺子、美国的饺子是甜品,就光世界各地人民拿各种千奇百怪的馅做成的饺子,对于我们来说几乎就是“黑暗料理”。

比如你去俄罗斯、巴基斯坦等一些中国周边的国家超市买饺子,那么除了普通的纯肉馅,还会出现草莓馅、芝士馅、酸奶馅、樱桃馅,甚至还有莫名其妙的土豆馅饺子。。。

光看这配色血压就高了

作为从小吃饺子长大的中国人,你是不是有一瞬间理解到了在菠萝披萨面前发疯的意大利人。

再比如美国风靡的两大中餐“左宗棠鸡”和“李鸿章杂碎”,虽然本身都是由中国人传递到美国的“魔改版中国菜”,但是经过美国人的进一步改造后,本身的口味和材料又发生了很大变化。左宗棠鸡由原来鲜嫩、香脆的湘菜变成了又酸又甜口味极重的炸鸡肉,李鸿章杂碎就是一锅乱炖上面盖个煎蛋。虽然名字是中餐,其实两者已经是地道的美式快餐了。

左宗棠鸡已经成为美式中餐代表了

除了因为口味对外来食物进行“魔改”,还有一种“魔改”是源于自己的无知。比如国外曾有一档美食节目教人做蛋炒饭,结果看过这个视频的亚洲人都濒临崩溃。原来视频中的主持在做米饭时不仅不淘米、乱加水,甚至还做出因为水太多给米饭沥干、煮完的米饭用冷水冲洗这种神仙级操作。

煮完饭水太多,所以要沥干,神逻辑

看到这种糟蹋米饭的做法,每个吃米饭长大的亚洲人都接受不了。作为从小往往就背负煮饭责任的中国人,要是小时候我是这么煮饭,晚上等爹妈归来必然是一顿混合双打:“这孩子别是魔怔了吧。”

其实从美食原教旨主义的角度来说,对于美食正统与否的坚持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学上的认知结构。我们认知事物的过程中需要掌握食物的一些最基本特征,而“魔改”食物出现时,我们理所当然的会认为这是在挑战自己的认知和世界观,会感到愤怒、不可思议、甚至是被侮辱。这也是一种人类的本能反应,人们往往会为了维护自己的认知而显得极具攻击性。因为一道食物的正统与否上升成为人生攻击、地域大战,虽不该,但也有情可原。

天津人对煎饼果子的构成也是非常严苛的

但我们始终要记得,冤冤相报何时了。今天你拿菠萝披萨惹毛了意大利人,明天他们就会把你的小笼包浸在水中处刑。食物界的“血统大战”,每天都在这个千姿百态的世界不断上演。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