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奶茶最好喝的总是第一口?

旅游 咖门 2021-08-16 09:47

原标题:为什么奶茶最好喝的总是第一口?

网上有一个讨论:为什么奶茶最好喝的总是第一口?

很多人被种草新品,喝到第一口:绝了!惊艳!这也太好喝了!

喝到第N口:?????

我翻遍了豆瓣、知乎、小红书上的讨论,发现这似乎是影响复购的一个大问题。

新茶饮,盛产“暂时的神”?

承认吧,“xx奶茶yyds”大半都是骗人的,绝大多数的奶茶应该被称为zsds(暂时的神)。

但凡认同“奶茶好喝的总是第一口”,都能轻松get到这个梗。

先来看看前线网友是怎么说的:

“第一口是刚刚好的甜,第二口变成了甜腻,剩下的就变成了腻、腻的喝不下去……”

“一开始就是很好喝,但越喝味道就越淡,太水了!”

“一个道理,3块钱的可乐第一口就值2块5。”

前两天的一次探店经历,更是让我感同深受——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体感温度接近40℃的下午,我点了一杯冰奶茶。当它进入我的口腔的那一瞬间,感觉整个夏天的味道都充斥在口腔里。

但没想到打脸得这么快:连续猛嘬几大口后,一种劣质的味道从喉咙处弥漫出来,甚至席卷我整个大脑(懂的都懂)。

看到这里,作为消费者,想必多少也勾起你的相似回忆。如果你是茶饮店老板或研发,可能已经被扎心了:明明这一整杯都是我的心血啊!

其实,有些情况下真怨不得茶饮店,毕竟好不好喝是一种主观感受。

但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茶饮行业的奶茶爱好者,回顾新茶饮的发展之路,我发现,那些后续饮用不佳的体验,或许多多少少和市场快速发展、行业竞争加剧有关。

今天就来从专业分析一下:为什么奶茶好喝的总是第一口,很难喝完一整杯?

理讨:为什么奶茶总是第一口好喝?

1. 第一口是满足,第二口嗓子就被糊住

为了理性讨论这个问题,我翻遍了豆瓣、知乎、小红书上关于“奶茶只有第一口好喝”的讨论,发现消费者吐槽最多的3个词分别是:腻、齁、糊。

这或许也是“一杯奶茶喝不完”的主要原因。

从去年开始,茶饮市场就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加料、不断地加料。小料多,口感丰富变成了一个竞争策略。

但当多料发展到一定阶段,口感上的甜腻感,就解决不掉了。

一杯看起来超值、刚喝也觉得不错的产品,在喝到四分之一处,开始不对劲了,喝了一半后……就慢慢感觉嗓子眼被糊住了。

甚至接下来的几天,整个人都被这股甜腻封印,再也不敢轻易尝试奶茶了。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那把奶茶做得“清淡”一点不就行了?天真了朋友,你往下看。

2. 第一口“惊艳”的,越往后越寡淡?

前两天,我和一个研发探讨这个问题,他下意识回答我:因为第一口要惊艳啊。

是的,新茶饮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淘汰,能做到一口惊艳,为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已经实属不易。

“第一口惊艳”不仅是研发的KPI,也是品牌的KPI。

那怎么做到一口惊艳?有资深研发告诉我,秘诀就是不要太甜,第一口就甜到齁住了,哪来的勇气继续喝下去。

通常情况下,浓度比不够的饮品,消费者刚入口时都是好喝的,“因为刚开始嘴巴里没有什么味道,任何新进入口腔的风味感知都会很强。”

但浓度比不够,又会产生一个天然bug:

容易喝着喝着就像是失去了味觉,特别是冰饮,当冰块/冰沙化了,味道就会更加的寡淡,仿佛一杯冰水。

3. 第一口“救命稻草般的好喝”,也会遭遇边际效应递减

举个例子,当你又渴又热的时候喝到一杯冰奶茶,很容易感受到“救命稻草”般的好喝。

经济学有个名词叫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一杯奶茶里,消费者喝得越多,从“每一口”饮用中获得的快乐增量是递减的。

4. 第一口是快乐,第二口就变成了罪过

还有一种情况就更简单粗暴:那就是在负罪感下,再好喝的奶茶也变得索然无味。

现如今,碧根果、马卡龙碎、饼干、水果、巧克力粉、奥利奥碎、豆乳粉、奶芙、蛋筒……不由分说一股脑加上,看着就是一份“糖分炸弹”。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选择无糖,消费者估计也无法说服自己,在内心的纠结下,奶茶口感发生变化也成为一种正常现象。

不过,关于“奶茶好喝的总是第一口”,茶饮店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家吐槽吗?

答案当然是no。

实际上,品牌和研发早已发现这个问题,并且在推新和研发的过程中,也会将其看成重要的一项考量因素。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探讨中,我还整理出了2条有效建议,可以来看看。

让“好喝不止第一口”,有2条建议

1. 好的宣传文案,分分钟延长饮品的“好喝寿命”

曾经有个网红博主的简介让我印象深刻:别划走,我是耐看型。在这种“暗示”下,确实会越来越觉得这位博主十分耐看。

同理到茶饮中,“好喝”也应该是消费者对一款饮品的综合感受,不仅仅需要靠研发解决。

比如,奈雪今年上新“霸气玉油柑”配的那句slogan:三秒微涩、五秒回甘。在消费者喝到饮品前,基本认知有了,对产品的耐心、包容性也就更高了。

在温州,有一家名叫“逃不掉好好喝公司”的小店,杯身贴了一个个大大的贴纸,上面写着“人生选项:酸甜苦咸绿”。

这行字,一下子把消费者的感官重心拉开了,消费者对这杯茶的感受可能就不单是茶本身的味道,而是变成了一次有趣的人生选择。

——好的宣传文案,分分钟延长饮品的好喝寿命。

2. 延长香气、重视尾韵,研发端有更多尝试

除了营销,让“好喝不止第一口”也是研发再考虑产品落地的重要一环。

不少研发告诉我,人们对“味道”的感知很复杂,舌头只能尝出五种味道,剩下的都要靠鼻子。因此市面上大多数的“不好喝”,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尾端香气来解决。

我了解到,目前研发端也在进行更多的尝试。

比如在茶底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尾端香气高扬、茶感突出的乌龙茶,提升消费者对”茶香“的认知。

喜茶乌龙茶底“爆汁大橘”

水果的搭配也是一个研发方向,比如选择长线香气的水果、例如百香果,能够维持一杯饮品的清爽感。

此外,还有一些可以增加香气的小料,比如茶冻。首届咖门新茶饮大赛的选手丁健建议,“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框架决定茶冻的风味,比如清爽的产品,水果茶气泡水等等适合用茉莉、四季春茶汤做的茶冻;奶茶可以用轻焙火乌龙或者红茶冻等。”

当消费者在讨论“为什么奶茶最好喝的总是第一口”时,其实是向茶饮品牌和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第一口惊艳、有强烈记忆点,也要后半段持续好喝、口感饱满,喝完想复购、想分享。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熟的品牌什么都要。

统筹|笑凡 编辑|居居 视觉|江飞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