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特产:凫阳米食

旅游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2022-01-08 07:23

原标题:旌德特产:凫阳米食

姚小俊

第1066期

旌德县俞村镇凫阳村,位于石凫山之南,故名。旧名十都。全村总面积26.49万平方米,辖19个村民组,2200多人口。这里肥田沃野,盛产稻米,民间米食丰富,现择糍粑、信盒粿、清明粿制作以飨读者。

蒸米饭

邓红根今年47岁,在家排行老九,制作糍粑这门手艺是从父辈手上传下来的。回想起孩童时,制作糍粑的点滴,邓红根一脸兴奋。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制作糍粑时,兄弟姐妹们围着大人打转,看着成型的糯米团,直咽口水。

选好食材后,把糯米浸泡在清水中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然后淘米,再将糯米放入木质蒸笼,大火蒸熟。一般一笼可以蒸30斤米。

蒸米之前,要用竹棍将蒸笼里的米穿一些气眼,这样可以加速蒸米的速度。

第一轮米蒸熟大约需要四十分钟,之后每轮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周边的村民闻到了蒸米的香味,纷纷拿来火笼添火,串门,帮忙。

搡捣

米蒸熟之后,邓红根一把拎起了蒸笼,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缸里,开始了下一道工序——搡捣。

这是项体力活,一般需要三个力气较大并且熟悉搡捣工序的男人为佳。对邓红根来说,能胜任此项工作的非他们兄弟莫属。邓红根从二十岁开始,家里每年的糍粑制作都是他们兄弟几人完成的。

兄弟仨脚抵着缸,用三根棒子不停地搡捣缸里的糯米,糯米太黏,捣着费劲,姐夫在旁边等待替换,来串门的村民也帮忙固定缸,最大可能的减少搡捣人的体力。

经过不停翻滚的捶打,糯米全变成了面团,没有米粒而且很黏,这时搡捣这道工序就算完成了。

缸里的糯米温度大约在60度以上,邓红根用自己粗糙的手,熟练的把糯米揉成拳头大小的糍粑团。

这时姐姐已经支起了一张大门板,撒好了米粉。

通过拍打,姐姐将糍粑团制成了圆形,按老习惯还在中间点了一个红点,这红点代表喜庆。

好客的邓家人在第一个糍粑制作完成后,热情的邀请村民们品尝。欢声笑语中,年味离凫阳人越来越近了!

邓红根今年制作了30斤糍粑,按他的手法,半斤一个,大约有60个,这个数字相比他以前的大家庭来说,是很少了。从小,他家人口多,烧饭就是一项“大工程”,制作糍粑,可以方便他们家吃饭问题的解决。

糍粑储存在冷水中,可以保存到春暖花开时,因此,他们家每年制作糍粑的数量在村里都是数一数二的。

忙农活时,邓红根一家都是拿糍粑当饭。油煎后,在糍粑上撒白糖食用,也可用糍粑搭配青菜煮熟食用,还可用火烤黄了食用,既方便,又能吃饱,还是美食,一举三得。

成品

制作糍粑,对于邓红根而言,就是在找寻童年的时光,重温大家庭的味道。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机械加工食品时,邓红根一家依然选择在自己的屋檐下,一年一年的用力气唤醒记忆,他说,这是一种亲情的延续和拓展,自己是不能丢的!

此刻,外面还在继续飘雨,邓红根的手却因为60度以上的高温,在持续温暖……

信盒馃

小寒以后,虽然温度很低,但山城旌德的天气却一直晴好,凫阳村里一派闲适,村民们大多推迟了起床时间。今天,56岁的李四清却没有躲在被窝里,早上七点钟就来到俞村镇的加工作坊,等待把大米碾成粉。今天他的任务很重,要和村民汪建芳一起把40多斤米粉制作成信盒粿。

五里路之外的凫阳村村民汪建芳家,汪建芳正在打电话给几个要好的村民,让她们过半个小时来自家帮忙。汪建芳今年50岁,儿子、儿媳都在北京工作,她给孩子们也打去电话,告诉他们,今天家里制作信盒粿,等会拍视频给他们,让他们也看看新鲜!

大约四十分钟后,李四清用自己的电动三轮车把米粉送到了汪建芳家,汪建芳开始烧锅了。制作信盒粿的食材可以是粳米和糯米以八比二的比例搭配,也可以用杂交米和糯米以七比三的比例搭配。粳米口味更软,根据个人喜好,可自行选择。

但因当地没有种植粳米的最佳土壤,村民们选择粳米时,大多会选择购买东北等地产的粳米,也有很多村民不喜太软,就选择自家种植的杂交米。

不论是哪两种食材,在按比例搭配好后,直接将两种米混合在一起,均匀搅合,在清水浸泡七至八天后,就可碾粉制作了。汪建芳有十多年没有制作过信盒粿了,但从小跟着妈妈学的手艺却一点没有荒废。

通过馃模成型的信盒馃

信盒粿的制作流程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凫阳村已经越来越少的人在准备过年美食时,会想起它。近两年,制作信盒粿又开始在这个村庄流行起来。很多村民都觉得前些年图省事,买的一些过年的食品太过粗糙,现在还是要返璞归真。年,不能含糊的过!

锅里的水开始有些热了,汪建芳舀了一瓢米粉倒进锅里,然后用筷子不停的搅拌,为的是让米粉不能在锅里结成团,在米粉搅拌均匀后,她开始舀第二瓢米粉,重复着刚才的动作……

一直到米粉被烫熟变成糊状,再把粉团拧出锅,加入一些干米粉,和成均匀的粉团。

制作信盒馃的木模

信盒粿可以做白面的,也可加入艾草,做成青色的。艾草是清明时节就准备好的,在经过碾压后,去掉水分,揉成团放在冰箱里冷冻,用的时候取出来,解冻后,在锅里搅拌米粉时,就可添加进去。村民们在制作信盒粿时,总会做一些白色的,做一些青色的,这样信盒粿除了米粉香,还多了艾草特有的香味。

闻到香味,村民们知道要开始忙了,于是抱着小孩来看热闹,小朋友从没见过这阵势,目不转睛的盯着大人,充满好奇。

粉团加工好后,将团搓成长条,掰成一块块,揉成圆子,在制作信盒粿的模具撒上干米粉,把小圆球放入模具中央,轻轻的按压,至粉团填满模具,将模具反扣,粉团脱模。

再将粿坯子放入蒸笼,大火煮二十五分钟左右就可出笼,信盒粿制作就全部完成了。

模具有大小之分,小模具是专门为小朋友们准备的。图案有牡丹花、“囍”字等四五种样式,都代表着喜庆、吉祥!

汪建芳在准备制作信盒馃的前半个月,就开始到村里挨家挨户的询问,谁家有制作信盒馃的老模具,虽然现在市场上也能买到新的,但她还是愿意用老东西,或许这也是一种情怀吧!

信盒粿的食用方法和糍粑很相似,可以和蔬菜搭配煮熟食用,但最绝的还是切成片,放在肉锅里和肉一起食用,肉的味道和馃的味道,相互融合,生成了另一种美味!

对汪建芳而言,时隔十几年再制作信盒馃,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2017年10月,儿子结婚了,儿媳是江西人,今年是儿媳第一次在她家过年,她总想着给他们做点好吃的,在和儿子、儿媳沟通后,她决定制作儿媳从没有见过的信盒馃,算是给儿媳的新年礼物。

李四清是第一次自己制作信盒馃,这些年,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都去城里务工了,因为身体原因,他一直在家务农,朋友们每次过年回来都会给他带一些礼物,他一直心存感激,这次他制作了30斤信盒粿,准备给朋友们每人都送一些。对于李四清和他那些常年在外的朋友们来说,这是正宗的家乡味道,也是他们童年记忆里共同的年味。

夜深了,年味在一个个老模具,一阵阵米粉香,一张张邻里相聚忙碌的老照片里弥漫,向凫阳这个宁静村庄里的每一个角落一点一点的渗透……

清明馃

又是一年春来到,旌德县俞村镇凫阳村已穿上了绿衣裳,油菜花香和艾草香随处漂浮,随处撒野。阿婆们在田间地头采艾,大家有说有笑,准备着制作清明馃里最具特色的原料。

今年72岁的村民汪九龙早在一周前就把艾草煮熟,放入冰箱。昨晚已经和邻居们约好,今天都来帮她制作清明馃。早上七点半钟,帮忙的村民们陆续都来了,有人烧锅灶,有人拿柴火,有人搬桌子,有人把艾和部分米粉慢慢倒入锅里,边倒边用筷子顺一个方向搅拌,直至米粉遇热烫成半熟,呈碧绿色,再将米粉均匀撒在大米粉团上,用手揉粉团,并根据粉团软硬程度再适度添加艾水或不添。

汪九龙家今年准备了25斤米粉,准备分四份。家中三个小孩,两个女儿在城里生活,儿子远在广州务工。半月前,儿子就打来电话说村里一块在广州上班的村民清明节要回家扫墓,可以做些清明粿让村民带到广州来,往年要是没人回来,汪九龙也是会做粿的,只是不会做这么多,今年既然可以给儿子捎一些,就多做了五斤粉。两个女儿一人一份,儿子一份,家中外村的亲戚一份,自己留一份。

清明馃

她家今年准备了四种馅,豆沙、芝麻、豆腐干菜杆子小炒肉和春笋烧腊肉。菜都是前一天就准备好的。豆沙是煮熟后加白糖在锅里把水分炒干即可,芝麻需放在石臼舂后加糖,菜杆子是去年冬天制作的,现在吃来正香,春笋就是在自家门前的竹林里挖的。凫阳村资源丰富,林地有1200多亩,大片竹园主要分布在上汪片和乌岭沟片,这个季节到凫阳去挖春笋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和面结束后,把大面团分成一个个均匀的小面团,先揉圆,再捏成中间厚、边缘薄的窝状,将馅放入,最后收口。根据馅不同,制作的清明馃的形状也有区分,一般分为圆形、三角形、月牙形和饺子型。

包好之后就可以开始蒸了,把清明馃摆放在垫了湿屉布的蒸笼里,每个之间隔一些空隙,防止粘连。大约蒸二十分钟即可。一般第一笼蒸的时间比之后要多五分钟,因为第一锅把水烧开需要时间。

这些看似简单的清明馃制作其实工序繁多而讲究。时间蒸短了,不容易熟,蒸长了,馃又容易破。每次制馃一般都会安排一个专人负责把握时间。也有人专门负责烧锅和排放清明馃。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久而久之,形成规律,每次制作大家都会自觉地走上自己的岗位。

给汪九龙家做馃的阿婆们这段时间可是很忙碌。清明节做馃成了这个村亘古不变的规矩,不论是家中人多还是人少,到了清明时节,家家户户就会相约一起做馃。今天她们给汪九龙家做完,还要赶往下家。因为每户都要做,所以基本上会约好一天安排两到三户人家。给她家做馃的邓大姐在这次做馃的队伍里算是年龄最小的,这是她帮忙的第六户人家做了,虽然很辛苦,但心情却非常好。每次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她觉得这更像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

清明馃出笼,升腾的热气中,一阵艾香和馃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那一抹绿像极了玉器,让人不忍想去用手触碰。老人们说加过艾的馃可以多吃几个,因为艾的特殊性,这种馃吃多了也是不会伤及肠胃的。

刚出笼的清明馃是好吃的,用油煎过的清明馃味道也是不错的。中午十二点多,汪九龙家的清明馃制作任务已完成,在她家的制作团队以馃充饥后又匆忙奔向了另一户村民家……

(作者系旌德县政府信息中心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制作:童达清。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