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神仙府,世上帝王家”,在老百姓心中,皇帝过得就是神仙一样舒适美好的生活。说到吃,历代君王的御膳,那可真是太讲究了。
宫廷御膳代表了历代当时朝代烹饪的最高水准,每道珍馐,都是御厨心血之作。菜品有南味、北味之分,南味以金陵、益都、临南为代表,北味以长安、洛阳、开封、北京为代表。共同特点是珍稀名贵。帝王一餐谱,百人数年粮。就连皇帝用水,那也是专供,从元代开始,京西玉泉山的水就成为了御用之水。
随着朝代更迭,宫廷御膳也经历了一个由粗至精、由简至繁、由朴素而奢华的演变过程。上溯至周朝,宫廷御膳就已经初具规模。《诗小雅鹿鸣》记载周天子设宴招待诸侯,“钟鼓既设,一朝飨之”,在悠扬的器乐伴奏下,婀娜靓丽的舞姬翩翩起舞,再品美酒佳肴,简直太惬意了。
以清朝的御膳房为例,顺治初年,分别称为“膳房”、“茶房”,归内务府管辖,设在南三所西侧。紫禁城大大小小的宫苑,都有各自的膳房,仅后妃就有八个等级,饭资从十两到五十两不等。最大的“御膳房”只为皇帝一人服务。
御膳房设有荤局、素局、挂炉局、点心局、饭局等五局,“内御膳房”在养心殿侧,“外御膳房”在景运门外,有时给当值大臣备膳。养心殿御膳房为皇帝服务人员有几百名之多,设有承应膳差人“疱长2名、副疱长2名、疱人27名、领班拜唐阿2名、拜唐阿20名、承应长20名、承应人44名、催长2名、领催6名、三旗厨役57名、招募厨役10名、夫役30名”;司膳太监110名。
起于清代的满汉全席,就是集满族和汉族烹饪文化之大成者。以北京、鲁菜、江浙菜为主,至少108道菜,南菜北菜各五十四道。大部分是黑龙江特产,如犴鼻、鱼骨、鳇鱼子、猴头菇、熊掌、鹿尾、豹胎珍稀食材。
满汉全席礼仪考究,入席前,先上二对香、茶水和手碟,台面上四鲜果、四干果、四看果和四蜜饯,入席后先凉盘,后热菜、甜菜,菜肴196品,点心茶食124品,共计320品。山珍异兽、飞禽海味,合用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沿汉唐遗风名师古乐伴宴,闭门酣歌,纸醉金迷。
历代清帝的饮食,更是极尽奢靡。《故宫史话》记载了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后的一张晚膳菜单,“十一月初五厨役宋登科恭作”:
汆银耳、炸凤尾虾、炖肉、熘鲑鱼片、锅塌山鸡
烧冬笋 烧鲍鱼丝 五香鸡 清蒸山药 汆丸子
大虾米炒韭黄 拌熏鸡丝 清蒸扣肉 摊鸡子
醋溜白菜 肉片焖熏肝 柳叶汤 木樨汤 熏菜
酱吹桶 小肚(菜肴)
羊肉白菜馅包 大馒头 杈子火烧 紫米膳 白米膳
甜油炸果 咸油炸果 粳米粥 八宝甜粥 玉米糁粥
大麦仁粥(蒸食)
由此可见,贪图物欲、淫靡奢侈也是封建王朝坍塌的诱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