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舔屏,开播就飙到9.4分,全中国最懂吃的那个男人又来了

旅游 快乐的田野 2022-01-06 20:39

原标题:全程舔屏,开播就飙到9.4分,全中国最懂吃的那个男人又来了

在吃喝玩乐这四件人生大事上,“吃”排第一想必有它的道理。大家对吃的热情从每年层出不穷的美食纪录片就可以看出,就算不能亲自尝遍天下美食,能“一饱眼福“也是一件美事。

《风味人间》第二季

本文有剧透。

1

既然追求刺激,那就贯彻到底。

《风味人间》第二季首集就将镜头对准了发胖的“万恶之源”——糖,还取了一个相当甜腻的名字:《甜蜜缥缈录》。

不过获得这一口甜蜜的过程,却是异常艰辛。生活在尼泊尔的原始部族昌泰尔族以猎蜜为生,但他们要获取的这种甜蜜食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悬崖之上。

采用最原始的方式,借助绳索,爬到百米高的悬崖之上,冒着生命危险采取蜂蜜的过程相当惊险。

而采蜂蜜时,只能靠左脚脚尖站立,右脚抬起来支撑刀具,这样高难度的动作也显示了这项工作的风险,每年都有人为此丧命。

为了一口醇厚的蜂蜜,必须要冒生命危险。

作为世界上获取难度最高的蜂蜜,其味道的甜香醇厚也可想而知。淡黄色的蜂蜜带着晶莹透亮的光泽,只将一勺蜂蜜淋在面包上,普通的面包便成了人间美味。

生活在海上,他们所吃的食物都来自海洋,带有甜味的海胆饭细腻可口,海胆黄质地细密,口味醇香,又带着丝丝甜味,是甜食界的低调选手。

昌泰尔族和巴瑶族的甜食是食材难取,而有的甜食却是制作困难。土耳其的巴克拉瓦需要将面皮擀出0.1毫米,香港的地炉烧猪需要作坊里温度达到300度,扬州的翡翠烧卖和千层油糕更是需要师傅深厚的功力……

各式各样的甜品将糖隐匿其中,糖无处寻找,而甜却无处不在。

2

作为豆瓣9.4分的神级美食纪录片,在拍美食这方面,《风味人间》第二季可谓是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味蕾,精致的摄影,清新的色调,每一帧都让人直流口水。

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影片中就通过画面和配音将食物的三种元素表现到极致,唤醒观众的味觉和嗅觉,让人仿佛隔着屏幕也能闻到扑鼻的香味,尝到食物的鲜甜。

大光圈特写镜头最能体现食物的光泽和质感。土耳其的巴克拉瓦需要先将甜点焙烤起酥,然后浇上特质的糖浆。

糖浆浇到甜点上的一瞬间,油脂在高温下冒出细密的气泡,酥皮顿时泛起油亮的光泽,整个甜点在锅中上下起伏,发出“滋滋”的声音。

仅这一个镜头,就已经能让人想象到巴克拉瓦入口时的酥软,油脂和糖浆在齿颊间流动时满口生香的幸福感。

扬州的翡翠烧卖,出笼时屏幕上升起了热气腾腾的雾气,淡绿色的翡翠烧卖若隐若现。

等到镜头拉近,晶莹剔透的外皮之下,绿色的馅儿饱满多汁,整个烧卖真的如翡翠一样温润,其香甜的口感便也可想而知了。

当特写的镜头不能满足对食物的细致呈现时,影片更是采用了显微镜头,将食物的纹理都细细剖给观众看。

糖融化后如水流一般形成拔丝,在黑丝的背景下,璀璨透亮的拔丝散发着夺目的光泽,延绵的丝状糖浆不断盘旋,像艺术画一样极具美感。

画面将食物的色泽,质感表现到极致,而声音则进一步唤醒观众的味觉体验,瞬间让人饥肠辘辘。

糖浆在锅中翻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让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烧猪在炉中炙烤时,外皮慢慢变为焦糖色,油脂逐渐溢出,伴随着“滋滋”的声响,让人恨不得一口咬下,让酥脆的外皮在口中舞蹈。

视觉上受到冲击,耳朵也要进行一番洗礼,这么馋人的美食纪录片,谁顶得住啊!

3

《风味人间》是一部美食纪录片,但却不止纪录美食。影片故事化的叙述勾勒出一个个美食背后鲜活的人,让每一种食物都被赋予了灵魂,挑逗味蕾的同时,更触动了情感。

尼泊尔的昌泰尔族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去崖壁上采蜜,不是因为嘴馋,而是因为这是他们赖以生活的生计。

连日的阴雨让他们焦头烂额,担心错过了采蜜时间,而成功采蜜归来后,他们直接拿起蜂蜜,塞进嘴中,露出满意的笑容,这笑容不仅是因为尝到了蜂蜜之甜,更是生计之甜。

萨哈特梦想成为一名做巴克拉瓦的甜点师,在擀了七年的面皮后,他终于有机会能够去学习做巴克拉瓦的核心技术——熬制糖浆。

得知这个消息后,他迫不及待地回乡,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成就一个巴克拉瓦甜品师,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满脸面粉的萨哈特对着镜头露出幸福的笑容,因为他尝到了梦想的甜。

新哥的作坊是香港最后一家地炉烧猪作坊,每日在高温下工作,汗水在他黝黑的皮肤上肆意流淌,尽管艰辛,但他必须坚持,因为要养家糊口。

一碗苦瓜排骨汤,不仅消解了炎热,更消解了生活的不如意,于是新哥轻松地笑了。

由食物的内涵升华到生活的意义,以美食为载体,展世间百态。这就不只是品美食,更是品人间风味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