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塑小区:拆迁前的最后一面。

旅游 福州知了 2022-01-06 19:25

原标题:华塑小区:拆迁前的最后一面。

华塑小区征迁的消息,相信在福州人的朋友圈里刷屏已久。作为福州早餐界的“小东南亚”,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好吃者们,每到早餐时分,必定是挤个摩肩接踵。

拆迁以后,那些网红美食店何去何从?

我们常念叨着的“华塑”美味还能在哪里吃到?

华塑里的“早餐江湖”又会否在另一个地方兴起?

带着这样的疑问,知了小分队起了个大早,打算前去华塑小区一探究竟。

与食客们的兴致勃勃不同,华塑小区的“明星”老板阿川蹲在一旁,默默的抽烟。

周围有慕名而来的食客问起阿川拆迁后的打算,他似是很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开了,再开开到火葬场里去了。太累了,年纪大了,做不过来了!可能以后回家带带小孩”。

作为华塑小区里人气居高不下的美食必打卡N0.1,阿川家的牛肉河粉可是名不虚传。

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点了一大碗, 汤头鲜美,清爽不腻。连碗里的三两根河粉都被我们扒拉了个干净,一碗下肚,神清气爽。

可这样的大快朵颐,也许, 今天——就是最后一次了。

“你们接下来还继续开店吗?”

听到我发问,正埋头做泰奶的阿姨抬起头,冲着我笑了笑。

“现在外面的店面都太贵啦! 实在不行,就不开了。”

更多的店,还是抱着开下去的打算的。

“现在还没想好,要先过渡一下,看看之后要不要自己租个店面。”杨家烤鸭的老板没能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

一旁卖糕点的阿叔,一面对着来买糕点的买家报价,一面转头和我讲起未来: “以后可能也开,和大家商量一下要不要一起开,也还卖这些东西!”

“到那个白衣服的女孩子那边就没有了!一人限购10串!”卖沙爹肉串的 印尼叔叔扯起嗓子喊道,一边还从窗口递出一袋包好的肉串。

作为华塑小区的老网红,印尼叔叔可谓是不愁生意。

要过渡一下,可能以后还是会继续卖!

“过渡一下”是我今天听到的最多的词。大多数的店主们,对于未来的规划,也都没有明确的答案。

华塑小区的风云史要从半个世纪之前说起。那时候大批华侨从印尼和越南回国,成了华塑工厂的工人。

一直到2000年,华塑收厂,大批侨胞被迫下岗, 为了生计他们只好在小区里支起了各种小摊,贩卖从东南亚进口的特产,和他们从东南亚带回来的手艺。

后来,这段历史成了小区里斑驳的烙印,年轻人大多忍受不了华塑的老旧,纷纷搬了出去,剩下这群淡泊了名利的老侨胞继续守护着这里的人情味,早餐江湖也就此诞生。

对于华塑小区的征迁,食客中大多是惋惜的声音。

“唉,以后吃不到这些了。”

“真舍不得啊,吃货的回忆啊!”

“留恋撒,我从三块吃到十三块,这么多年了——”

“以后我的早餐都没着落了。”

在声声“舍不得”的叹息中。华塑“美食圈”的暂别似是有些残酷。

“都是危房,是该拆了。”

“这些房子现在都旧的很厉害,再住下去也不安全。”

“早就要拆了,台风一来,一楼住的老人家根本没办法出门哇!”

在闲逛中,我们也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对于华塑小区的住民们来说,征迁并不是一件坏事。

几十年的老房子早已年久失修,狭小昏暗的楼道,并不平整的路面,极其“古早”风的小区环境、每逢台风季必内涝.......“改造”成了必需项。

原拆原迁的打算,也使得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了最小。也因此,居民们似乎对征迁这件事,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平静和乐观。

而夹在两者之间, 受影响最大的,必然是华塑早餐江湖里的那些“扛把子”店主了。

在得知征迁的通告后,他们大部分透露出的, 是还未打算好的迷茫。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征迁是一个怎么也避不开的词语。 征迁过后,总会“陷入几家欢喜几家忧”的漩涡。

茶亭的三拆三建之后,当年的商铺早已不可寻。 一批新生的店铺将过去在人们记忆中的影像抹去。

新生活车水马龙,与新的茶亭路浑然一体,而回忆中三十六行当驻扎茶亭的美好片段却再也无法重现。

重建后的 学生街,不复从前的“脏乱差”,却也似乎少了一些烟火气。

整改之后,处处精致平整,却难以找回往日的人情和味道。

很多老小区拆迁之后,也会在几年的改造过后,不复从前模样。 挤进现代化的高楼里,人与人之间的热络消失不见。

而这次的华塑小区征迁,未来会怎样?

福州版的“小东南亚”换一个地方落脚,还会是原来的味道吗?

在老小区的拆与建之间,会有一个皆大欢喜的最优解吗?

我不知道,店家不知道,居民不知道,可能只有时间能知道。

唯一能确定的是,那些已经消失的记忆,是真的再难被复原了。

这也是我们在最后时刻来到华塑小区,为它记录下此时此刻的意义。

你怎么看待华塑小区征迁?

你觉得华塑小区的未来会如何?

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看法吧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