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三明,沙县板鸭系传统名品,历史悠久。宋朝宰相李纲谪居沙县时,将沙县板鸭誉为福建沙县板鸭禽肉之上品。该产品采用农家饲养的半番鸭制作,肉质优良,营养丰富,用料考究。在沙县,板鸭也称“腊鸭”、“鸭巴”。每逢农历腊月,农事活动结束,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腌制腊鸭的习惯。沙县板鸭历史悠久,是沙县小吃的特色产品。岁末年终,在沙县,有一大景色,您知道是什么吗?对了,就是板鸭!城区里到处是销售板鸭的店,一只只色泽黄润的板鸭,带着特有的香气,弥漫在街头巷尾,刺激着人们的味蕾,光看着,就会让人直流口水。
沙县板鸭一般在农村都能看到,在沙县的农村,你总是能看到许多年迈的空巢老人。春节过后,村子里几乎是看不见青壮年的,他们多半都离家外出打工谋生,留给乡村的只有年迈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老人们劳作了一辈子,如今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希望能对家庭有所贡献。村里的老人们纷纷聚集在一起,为本地特产原生态板鸭,生产必要的原料。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老人们将鸭子放养在山间的水田中,它们自觅杂食,上山下水,运动量大 。这样的鸭子制作出来的板鸭,口感肥厚,堪称极品!冬天这个时节,漫步在沙县的大街小巷,空气中似有若无的飘散着一股淡淡的香味,使劲用鼻端去嗅,却始终闻不出是什么味道。放眼望去,只见五步一街,十步一巷,随处都是挂满板鸭的商铺。想必香味也正是从此处而来。板鸭用竹签撑开,形如琵琶也似风筝,整整齐齐地挂放着。看着眼前这色泽黄润,肉厚韧实的美食,让人不由口底生津,放慢脚步。
每逢农历腊月,农事活动结束,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腌制腊鸭的习惯。大自然馈赠了沙县最适宜的生产条件,海拔高、日照长,凹地型、自然风干。鸭子选取自农户散养的半番鸭,鸭群饮用天然山泉水,呼吸新鲜乡野空气,在外奔跑觅食,因此鸭肉紧实,口感独特。农户采用最传统的制作工艺,先将鸭肉均匀抹好调料,腌制入味,24小时后取出,用竹签撑开。选用茶籽壳、山茶子、米糠,将鸭熏烤至金黄色,再均匀涂上一层芝麻油,置于阳光下,通风处,风干二至三天。如此反复三次,板鸭才算做好。每一步看似简单,却都不可忽视,沙县人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匠人态度,认真做好每一只板鸭。
一只开膛破肚的鸭变成板鸭,一般要经过20天的洗礼,才能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其间,村民们要用好自然馈赠的空气、阳光,还要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对美味持之以恒的执着。用传统方法加工的板鸭成品肉质结实,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很有嚼头。其特点,一是肉厚,一般要用2250克以上鸭子制作;二是风干时表皮抹上一层芝麻油,增加香味;三是烘烤时用茶籽壳,成品香气浓郁。小伙伴们,沙县板鸭,肉香味美,咸淡适中,清香不腻,你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