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一个共识,认为腊八节就是喝粥的日子,在古代,生活水平受时代文明的影响,有些地方连大米都没有,何来的粥,加上古人出行不方便,很多地方不出产一些干果,当时的商业还没有普及化,哪来的这些干果生意,即便是有,老百姓能买得起吗?
所以古代腊八粥是少数人的美食,其实就是官方逢场作戏。
现代人生活水平小康了,别说是腊八喝粥,每天喝粥已经不是梦想,只要是传统节日,谁家不准备几个硬菜小聚一番,不喝几杯小酒或者饮料,有条件的还要到大酒店去惬意,山珍海味尽情消费,粥已经偏离了生活节奏成为辅食。
古代人到了腊月,都准备着好好过个春节,肆意享受一下清闲的时光,九九加一九以后,就要耕牛遍地走,因为封建社会大多是农业生产,冬月几乎无事可干,当没有农耕的时候,就会闲来无事,总有一些人会找事情,尤其是信徒。
古人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对有些事情无法用科学去解释,或者是当时无科学可言,因而把很多的未知当成是一种上天的惩罚,或者是神灵的动怒,因而就会在潜意识害怕这些神话中的尊者,每当腊月的时候,就祭奠水神、财神、门神、灶神等,祈求保佑五谷丰登,往往在祭奠的时候,就会拿出最好的东西,很多地方叫做“献饭”。
这样的祭祀活动是达官贵人和王侯将相生活中的一个篇章,老百姓很普通,也很简单,同时也在效仿这些上流建筑而实现自我价值。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地提高档次,不断孕育着时代畅想和祭祀文化,统治阶级为了稳络民心,就开始从思想去孵化民众,让其价值观跟着统治阶级的思维走,把儒家思想定位主流后,借助佛教、道教等加强集权统治,一到祭祀的节日,就举办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来给民众上课,可人民得到的只是一种堂而皇之的表演,就等于看电影,实际就是一年吃不上一次八宝粥。
到了腊八节这一天,官方的皇家寺院就要熬粥,说分发给受苦受难的民众,可多少人能够得到呢?做好后还要发给宫廷的大臣、宫女等,老百姓自然无福享受,有些家庭贫穷到了一定的地步,在腊八节连一顿像样的伙食都没有,粥还是那些稀汤,无奈之下,无处话凄凉,只好去河边的冰地上,吃一口雪或者是冰,就算过了腊八节,有些老人为了安慰说吃了冰来年就不会闹肚子。
有条件的家庭在这一天会吃点面,当然不是现代人吃的白面,而是一些用魔石磨出来的五谷面,分为粗细好几种,有的家庭连同麦麸等一起吃,有的家庭只吃细面,能够熬粥和放干果的生活,那不是老百姓的岁月,但是他们心中仍旧有梦想,一年望着一年好,也希望在当天能够吃一点富人家吃剩的残羹,也算是过了一个祥和节。
几千年以后,文明到了宋朝时期,历史经历了大唐盛宴,开始接触到其他国度的思维渲染和经济影响,商业往来大大提升了社会经济,比如宋朝有了活字印刷,火药也慢慢传入到了外国,这一文明的融合,大大改变了世界格局,加大了欧洲国家的战争步伐,此时人民的生活有所提高,腊八节也就过得很像样。
到了清朝,腊八节就已经普及化了,当时有很多民间谚语,时代诗人用诗词记载了腊八节的盛况,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也提到了腊八节的情形,清朝道光帝也说谷粟为粥和豆煮,还向街头击腊鼓,作诗描述逢场作戏的场面,可这样的庆祝在清朝已经家喻户晓,人人模仿来表达对文明进程的肯定。
现代文明进入了新阶段,时代步伐已经迈入新时代,我们在传承古代文明的同时,要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要更加珍惜目前的和平和生活,要不忘初心,与时俱进,感恩时代,感谢祖国,感谢党,用现代文明演绎时代节日,用传统文化褒奖当今盛世,用今天的生活水平来诉说不一样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