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
每到隆冬时节,各种以牛肉为食材的菜品分外“吃香”,大到高档餐馆里的牛肉大菜,小到街头巷尾的牛肉汤馆,以及沿街熟食摊点的干切五香牛肉,都是扬州人的最爱。
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习俗,认为冬季最宜“进补”,民间还有冬天吃牛肉“长力气”之说。大仪位于扬州的北边,沿着扬子江路向北,要过了甘泉、杨寿才到。虽然离城区较远,但对心心念念的老饕们来说,这就不算什么距离了。在扬州,尽管做牛肉的地方很多,但大仪烹制出来的牛肉,却是当之无愧的“头块招牌”。
当初读《水浒传》时,常常羡慕那些大侠,吆喝店家切五斤牛肉,打二斤白酒的豪爽。多年前曾与好友相约,一起去大仪吃“全牛宴”。去的途中还在想象,哥几个到那里,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真真切切地体味一下,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滋味。没曾想,到了餐厅,看到那雅致的装修环境,精致的桌上摆盘,还有那礼数周全的老板娘,一个个忽而斯文了起来,全然没有了想象中的粗犷。倒是餐桌上做出的那么多花样,不仅让大家开了眼,更让哥几个饱了口福。
“全牛宴”让大仪远近闻名,主要还是得益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大仪就是东去扬州、西去天长、南去真州、北去高邮的一个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汇聚,四面八方的物资在此集散,大仪的集市,自然而然地排到了扬州西乡十三集之首。农耕时代,牛是不可缺少的生产力,牛市的交易,也便成了集市贸易的重中之重。也正因为如此,古代先民是不吃牛肉的。汉朝应劭《风俗通?怪神?会稽俗多淫祀》中记载:“律:不得屠杀少齿。”汉律对杀牛的惩罚十分严厉,犯禁者诛,要给牛偿命。到了唐宋时期,也只有自然死亡或病死的牛,才可以供人吃。后来随着养殖能力的提升,有了专门饲养的菜牛,情况才有所改变。
大仪地处江苏、安徽交界处,地势高过甘泉山,是江淮平原下游地区,南北方的分水岭。在焦循的《北湖小志》卷一“叙地第三”中,有这样的记述:“大仪虽为镇集,而得极高,实一山顶也。”境内土质多为黄土,细而粘、密度高、易板结,适宜骡马、猛牛奔驰,这一带的老百姓祖祖辈辈,饲养水牛作为耕畜。天然的地理和交通优势,农村百姓的种养习惯,成就了大仪的牛市。据史料记载,成市距今已有600多年,清代后期到民国初年,发展到了鼎盛。尽管只是扬州北部的一个集镇,但却与徐州、丹阳并称江苏三大牛市。
这里市场规模大,每集上市的菜牛、耕牛逾万头,成交率达70%左右。随着交易量的增加,牛行也日渐增多,最多时,镇上有100多家以此为业。一般的乡镇集市,多是十天一集。但这样的时间间隔,满足不了大仪的需求。这里是五天一集,每月农历四、九日逢集,远方客商一般在三、八日就来赶集,五、十日才结账离去。据《仪征市志》所载:“大仪牛市最盛,苏浙鲁皖等省客商都到这里交易”,“大仪为江苏省三大牛市之一,每逢上市,耕牛多达万头。”清《扬州西山小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大仪牛市春秋季,经纪生涯此最强”,“若牛市以大仪为最,他集不尽有,有也不及也”。
一业兴,带动百业兴。往昔的大仪,因牛市兴旺,其它各业相继繁荣。近两华里长的大仪街道,比当时扬州城里最热闹的教场街、多子街,更为宽敞,比附近集镇的街道,更是宽上两三倍。即便如此,逢集当天,市上依然是人靠人,牛挨牛,只恨场地还不够大。人聚得一多,什么东西都好卖,肩挑叫卖的外地商贩,往返不疲赶牛市;坐地经商者也纷布其间,有粮行、杂货行、糠行、草行、鱼市行,药店、布店、饭店、百货店、银匠店、棉花店、麻油店,还有猪市、驴市、鸡市、骡马坊、肉铺等,几乎到了“冷集不断人,家家都开门,逢集人挤人,商店挤破门”的境地,这种说法可能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当时大仪的繁盛。牛市成交量大,带动了诸如驴市、猪市、禽市及餐饮等服务性行业的兴盛,一度时期,甚至出现了“牛吼马叫人声喧,生意做到月中天”景象。
牛市上交易的不光有耕牛,也有菜牛,还有从耕牛中淘汰下来的体衰伤残之牛,但凡交易不成之牛,都需就地宰杀处理,于是大仪牛市中,以经营牛肉菜肴为主的食品店、餐饮店也就应运而生,“全牛宴”也就在那个当儿出现了。所谓“全牛宴”,是将牛身上的各个部位,用不同的方法加工而成,从头到脚,从外部到内脏,如牛唇、牛舌、牛眼、牛喉、牛耳、牛排、牛肝、牛心、牛肚、牛肠、牛尾、牛鞭、牛脚、牛蹄筋等等,再加上不同部位的牛肉,以煮、烹、烧、炖、蒸、炒、煎、炸等各种方式,分门别类,精工细作。宴席以“牛”为本,适当搭配蔬菜。据说,有经验的厨师,可以制作64道菜,堪称一绝,就此形成了,极具大仪地方特色的餐饮文化。
平时去饭店,遇到炖得入味的牛肉,便觉已是上品。据说人民大会堂的菜点中,有道罐焖牛肉非常出名,这道菜选用的是山东菏泽的鲁西黄牛肉,与土豆、胡萝卜等配料一起焖制,色泽红亮、牛肉糯烂、茄汁鲜香,深受各国宾客的喜爱。我想,即便如此,拿到大仪的“全牛宴”上来,也未必就是哥几个筷子伸得最多的。桌上琳琅满目的菜肴,每一道都是唇齿留香,每一道皆能堪称极品。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牛脚汤”。每年到冬天的时候,城里好多人家都会做的。去菜场买回水牛的牛脚,将毛褪干净,下锅大火焯,焯好后捞出来刮镊。反复几次,再用刀剪“骨肉分离”。牛骨头太硬,家里面的厨刀,是剁不开的,只有学着庖丁解牛那样,顺着关节,将其分开。然后将骨肉放入砂锅,加葱、姜、料酒,大火烧滚后,再用文火慢慢炖。
过去家里做的,总是没有店里炖得醇厚。那次去学了个乖,慢火炖的过程中,还要添加猪骨头、猪肉皮等原料熬制的高汤,再放入一把枸杞。这样熬成的牛脚汤,汤色浓郁乳黄,鲜香之气扑鼻,装碗时撒上蒜花、香菜,放点辣酱,既去腥起香,又辣滋滋地添味发汗,再搭只刚出炉的草炉烧饼,打个巴掌也不肯丢手。
水牛擅跑,脚板特别强健有力,肉质紧密多胶,营养丰富,最适宜冬令进补。牛脚汤可以说是全牛宴中的精华,民间有“牛脚汤赛人参”一说。许多老扬州,一到交冬数九的天气,就喜欢煨上一锅,冷下来如同黏稠的果冻,每天早上,用力挖上一碗,热一热,喝下去浑身冒汗,一天都不会觉得冷。这个独特的烹饪技艺,已经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扬州唯一以“牛肉”为原料的烹饪技艺非遗项目。
眼下大仪的“五香牛肉”,已是一年卖到头。街头巷尾的老鹅摊上,一般都有。想吃了,随时可以称个二斤回来。店家依然沿用祖上流传下来的加工工艺,水牛宰杀以后,将牛肉清洗干净,用家传的配方腌制一段时间,然后放到甑子里面闷煮。大仪牛肉尤以瓜子肉为上等,瓜子肉其实就是牛四肢上的肌群,肌腱富集,形似小南瓜,一头牛上仅有四块,常用于冷盘。瓜子肉酥嫩,入口易嚼利于消化;瓜子肉芳香,独特的加工工艺,使牛肉香气浓郁;瓜子肉色泽红润,切成薄片时,上面经络分明,看了就会增加食欲。如果你留心一下,街头熟食摊点上的瓜子肉,尽管价钱要贵一些,但就是比其它的卖得快。
大仪牛肉传承至今,“全牛宴”香飘四海,靠的是数百年来,大仪人的守正与创新。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没有多年的积累和沉淀,都谈不上所谓的传承。正如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所言:“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淮扬美食中的许多经典之作,都凝结着一代代餐饮人,背后付出的心血与汗水。成功不必在我,成功必然有我,要能真正有这样的心胸,有这样多年不变的坚守,做到了,的确不容易。
看惯了城里宽阔的马路,现在来到大仪镇,似乎感觉老街并不长了。只是街道两边,还保留有几间古旧木板房,依稀可以想象当年的模样。牛市不已复存在,老街归于寂静,但老字号的牛肉店、独特的牛肉烹饪技艺,让大仪的餐饮文化得以延续。人们慕名来到这里,品尝的不仅仅是“全牛宴”,更是在品味那一份,积淀深厚的民俗乡情。
(感谢周泽华、黄培、童剑锋、王其森先生提供文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