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文化观察

旅游 中原作家群 2022-01-26 14:34

原标题:为什么新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文化观察

来源:橘子海盐汽水(企鹅号)

年味是什么?这好像是一个很哲学的问题,很值得玩味。

这些年我一直在感叹农历新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一方面是因为记忆中伴随着一缕硝烟味的白烟升腾起的烟火声不见了,另一方面则是曾经在一起打闹的同辈如今也各奔了东西;更不要说这两年疫情影响更是连走亲访友都做不到。

如果不是因为时值年末,乡亲们都返乡过年了,我还真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息。

“福”来喽。 印象中的过年,好像总是伴随着一缕缕难闻呛人的白烟,路边小孩的嬉闹。可现在,怎么都那么安静呢?我们不置可否有疫情的影响,可实在太安静了,安静的有些可怕。我们禁不住去想:“年味”去哪了?

看到很多人从专业角度来说,以前是农业社会,物资匮乏,过年意味着能够吃到在平时不会吃到的东西,穿到新衣服,自然对年的期望高。而现在物质条件好了,所以大家对新年的期盼也就小了。

我记得小时候住在乡下,平日村里要是有个盖房子,摆宴的事儿,大伙儿都会帮衬。而如今人们住在城市里,同一个小区的邻居彼此都不认识,亲戚之间也少往来,人情变得淡泊了许多。过去,过年过得是一-种和睦团结的气氛,现在,更侧重的是一种结绳记事的仪式感。

难道说,是因为跟长辈有代沟吗?还是跟同龄人也没有话题可聊?

主要还是成长环境和观念喜好的截然不同,跟亲戚长辈也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这就导致了即使是血浓于水的关系,也免不了春节交际上的疏离,更不要说跟同龄人了,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一个不小心惹到别人,又是不好说的。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拉大了。

究竟什么是年味?

作家冯骥才有这样一段论述:“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这就叫年味!”

“年味”,其实就是一种团聚的感觉和氛围,可以去熟悉的地方玩耍,可以放肆地说家乡话被亲人矫正说笑,也可以大快朵颐一顿家乡的各色美食。

年味或许没有原来那么浓烈,但永远不会消失。它寄托的情感和美好祝福不会消失,只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