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文苑】一瓣豆香(作者:令陆胤)

旅游 武山零距离生活网 2022-01-01 19:23

原标题:【武山文苑】一瓣豆香(作者:令陆胤)

武山零距离生活网★星标★公众号 ,天天有好资源

民以食为天。一个渭河边长大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一碗家乡的面条,无论是臊子面、浆水面,还是素菜素汤的担担面,那是童年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更是记忆里生活的味道。曾是一份传统纯手工制作的黄豆酱调兑的汤汁,让一碗面无比醇香,书写了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故事,让人更加回味那碗清香弥漫的担担面了。

民国年间,宝兰铁路尚未修建,武山南城门外的南关村还保持着原始的地形风貌,以现有宝兰线为界,依天然地势呈南高北低的阶坎状分布。人们进出县城极为不便,于是从县一中门口到南城门前开挖了一道大壕沟,人们可顺着壕沟直接由南门洞(南城门下有拱形门洞,邑人称为南门洞)进入城里。南关村以及南面的奎阁、陶家屲、小庄等村的人们都从这道壕中进城,加上县一中和南关小学的学生,逢集日或学生上学、放学时,这里人流攘攘,形成了一道新的风景,也孕育了商机,于是壕的两侧逐渐的出现了商铺和饭店。这种建造布局和店铺风格沿袭至今,形成了如今的“学生经济”区。

那时,渭河北面的老庄村有一户人家,人称“前头家”,祖上出过武举令承如,到民国年间武举的武艺由“前头家”人称“武将”的令镇江传承。可是,在那个年头偏居一隅的武山乡村,武艺只能防身,却难以谋生。而“前头家”的另一位后生,却由于社会的动荡,窘困而无处安身,游走县城一带,后在机缘的巧合下帮厨于当时的“宫盛楼”(光绪年间武山县最有名的饭店),从而习得一门手艺,他就是令克俊。

令克俊(1892年-1960年)兄弟四人,“克俊”为长,老二名“俊德”,老三“三娃”,老四为一哑巴,终生未娶。

令克俊劳工于饭店,家里吃粗粮野菜,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异常艰辛,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为了改变这种境况,他决定家里以农耕为生存基础,自己开始从商,通过经商活跃家中经济,最终实现改善家庭生活的目的。

穷则思变,经过一番思量和观察后,令克俊决定用他仅有的手艺做点小营生让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有所改善,他最终选定在南城门外的壕边西侧租房子住家卖面(现如今县一中门口西侧)。那时的县城巴掌大的一点地方,南到南城门,北到渭河南岸,东至邮局附近,西不到检察院路口方方正正,时称“宁远县”。这里处县城城墙之外,逢集日有很多群众要途经此地穿南门进城;此处房租较为便宜些,距城中心繁华之地也不到一箭之遥。更重要的是他不仅面做得来,而且还有一剂别人没有的秘方,那就是面的汤汁中加了黄豆酱的成汤料。于是他从此走上了挑着竹篮竹筐游走于街景肆巷卖担担面的生涯。或许豆瓣酱对于现在的你不以为然,可是清末光绪年间,食不果腹的年代,想吃一口豆瓣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令克俊凭借一瓣豆香,创造了当时“令师”的担担面卖不完,其他人的面就少有买主的骄人业绩,打出了“令师”担担面(素面)的品牌。

说到令克俊的令家店担担面,就不得不提他亲手制作的黄豆酱。其实做黄豆酱只是作为担担面的佐料,并不是为了发展产业。可是,就是那一勺豆瓣酱,让他的面色香味提升了许多,口感优于其他人的担担面。克俊制作豆瓣酱也是煞费心机,尽心尽力,以真材实料加上精工细作而成。他的酱以面酱为主,兼有黄豆酱。

做黄豆酱,先要选料,就是把黄豆认真筛选,除去里面的砂石、豆梗、土疙瘩等杂物;然后是炒豆,就是把黄豆炒熟然后再上锅;煮豆,就是把炒过的黄豆煮熟;再就是拌合,把黑面和煮熟的黄豆混合拌匀;然后发酵,将黑面做成馍馍状,然后晾晾,再用麦草垫底围好放到带盖的竹篮里,或放墙头,或挂在山户(门间墙顶两个椽子的间隙处),馍馍的表面先出现白色的菌,过些日子,这些菌由白变黄,慢慢变成黄绿色;然后烧一锅开水,再把食盐放进去,等盐水凉了,把生有黄绿色菌丝的“馍馍”掰开,倒入晾凉的盐水中,等“馍馍”全部花开后后倒入酱缸中,再把拌合好的黑面和黄豆倒入酱缸,搅匀,进行日晒夜露。这个阶段绝不能让外界的水等任何杂物进入酱缸,否则,就会滋生其它菌,导致这缸酱前功尽弃。等到酱缸里的酱由硬变软了,完全成稀醪状,就开始加料;加料时,先烧一小锅水,把花椒、大香等诸味调料倒入水中,煮到味入水中,就把调料过滤干净,把调料水倒入酱缸。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搅晒,加调料水时要边搅边加,加上以后要每天搅动,日晒,在清朗的夜晚敞开盖子——“夜露”,这即是传统的“日晒夜露”。直到把水分蒸发干,这时酱就做好了。打开缸盖,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弥漫四周,让人真想一尝为快。

令克俊春天开始做黄豆酱,冬季便煮豆豉。有黄豆酱和豆豉做佐料,他的担担面也越来越红火,家里的生活也是蒸蒸日上。有时卖面的间歇,他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回想起难忘的童年,遐思美好的未来。有时早早收了摊,走到南城门北侧,望着门洞顶的“栱極”石匾出神,或走进南门洞旁的圣寿寺(俗称官寺),让心灵在清净之地完全放空,享受一番物我两忘的惬意,日子也就这样不紧不慢地悠然而过。不知不觉间“宁远县”也更名为“武山县”。

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好景不长,忽一日,早晨天空晴朗,一碧万里,令克俊夫妇也一如往常麻利而又勤快的准备了当天的担担面,就在他要挑着担子出门的一会功夫,忽然,南面的老君山上空彤云密布,顷刻,暴雨倾盆。城里稀稀落落下了几点,还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老锅店(山名。在今陶家屲西南)一带已是暴雨成洪,从如今县一中操场上汹涌而下,顷刻间冲向南关村,从武山一中门前的壕中奔涌而下,经县城南城墙一挡涌向南门洞奔泻入城,造成了严重的灾害。令克俊的住所也深受水害,不宜继续经营,于是搬迁到阁老里(原武山县县广播局,现宁远广场一带),重新租房卖起了担担面,继续以黄豆酱和豆豉为佐料,度着平凡而充实的日子。

令克俊兄弟四人共有一子,为老二“俊德”所出名文清。令文清(1924年农历9月24日——2004年9月8日),男,老庄村人,早年读过私塾,务农为生,以孝行传于乡里。文清读书不多,却明事理重孝道,才思敏捷,喜交良友志士,以致眼界思维高于村里常人。加之注重躬行实践,在当时算得上是村里的一个能人。

文清父辈兄弟四人仅有文清一子,自是宠爱有加。但文清不是浮浪之辈,不因长辈的疼爱而颓败,而是更加勤勉自重,在伯父令克俊卖担担面和做黄豆酱时,他总是利用空闲,尽其所能帮忙,在豆瓣酱技术上无所不通。父母年迈后,自觉承担起赡养叔父母和父母的责任。他不仅孝敬父母,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叔父母及哑父,也视若生身父母,关心备至。如若有病,他与妻子捧汤供药,悉心照料,及时换洗衣服,端尿送便,直至养老送终。在当时乡里有“一子送八老”的美誉。(伯父克俊父母三人,父母二人,三叔父母二人,四叔一人。)令文清由于当时社会动荡,家中老人年事皆高,后又因发妻早逝,顾及儿女年幼,终身未娶亦未曾经商而务农,但将其伯父做豆瓣酱的技艺却传承了下来。

无缘品尝令克俊的担担面,但是耄耋之人对他的担担面津津有味的描述和深情回味,就足以让人味蕾萌动垂涎以待了。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些许年,随着社会变革,令克俊的面馆停开了。直到1999年,令文清的二儿子、令克俊的孙子令新望(有名兴旺)年届半百,却愈加家族情深。听父亲讲述过去的故事,他知道了祖父辈当年的生活状况,爷爷创业的艰辛历程。如今创业形势大好,他既不忍丢弃祖上手艺,又想干出一番自己地的事业,于是重操祖上旧业,制作起饱含家族情愫、弥散家乡味的豆酱,以继武山人的一口香醇。他先进行纯手工试做黄豆酱、大豆酱和豆豉,成功后办起了现代工艺的酱厂,兴旺食品也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夹馍佐餐、拌面拌饭佳品、汤料底料和烹饪菜肴的必备调味品,而且享誉于武山周边。

一项传统工艺面食佐料,在新时代利用新科技改进工艺,规模生产,走上了品牌化发展的道路,成为颇有名气的制酱企业。

令陆胤:武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水市作家协会会员,有散文诗作散见于报刊杂志。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