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方蓝字“24楼影院”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记得把我们设为“星标 ★”哦~
在美食纪录片领域,你可以永远相信陈晓卿。
最近,陈晓卿带着《风味人间》第三季回来了。
不同于前两季聚焦于中外饮食对比,这一季的主题更加垂直,对准中国海洋和靠海吃海的渔民们的鲜活故事,全方位打造海鲜风味指南。
陈晓卿团队制作出的纪录片向来喜欢综合自然、人文和美食三种纪录维度,这一特色在《风味人间》第三季中也被保持了下来。
大海的壮美辽阔,百姓的市井烟火,美食的浓郁喷香,三种叙事结构浓缩于短短的三十分钟,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01
顶级摄影,画面精致
《风味人间》的摄影师们真的太优秀了,每一个镜头都是影像美学的极致体现,做到了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上的完美统一。
美食的色、香、味,通过复杂的摄影技巧呈现在观众面前,光靠画面就可以想象出入口的食物会有多美味。
拿鲍鱼来举例,鲍鱼被称为海洋“软黄金”,是最难烹饪的一类食材,对火候和调味都是挑战。
为了将它讲明白,摄影师们可谓花样频出。
数不清的特写镜头......
喜欢油炸式吃法的,可以将用花刀切开的鲍鱼放进热油里,炸至表面微微泛黄。特写镜头下,仿佛能感受到它外酥内嫩的口感。
喜欢炖煮式吃法的,就备上高汤浓汁,再向五花肉借味,等其充分入味后状如琥珀,咬一口就能唇齿留香。
资深吃货们最爱的干鲍,则需要将鲍鱼用浓郁高汤反复滋养,煨上两天两夜。当鲍鱼中心成凝胶状时,一刀划开,隔着镜头能感受到它的Q弹。
除此之外,还有升格摄影、降格摄影。
在食材处理上,使用升格摄影能延缓镜头动作,渲染诱惑力。
在食物制作时,使用降格摄影加快原有速度,能更详细呈现美食形成过程。
镜头语言上,摄影师们不仅能在微观层面上展现出美食的诱惑和美感,还能在宏观层面上360度勾勒中国海洋的壮美辽阔和捕猎海鲜的惊险刺激。
这随手一截的高清屏保画质,360°展现出大海的奇美瑰丽。
大量的水下摄影,画面达到了4K极清的标准,海洋中鱼类、贝壳清晰可见。
甚至还有龙虾蜕壳、水母游泳。
跟随摄影师的镜头,我们能身临其境体会到渔民的胆量和智慧。
辽宁大连的渔民背着氧气瓶下海养殖鲍鱼,靠的是简易装备。
鲍鱼成年后的捕捞工作也绝非易事。
因为成熟的鲍鱼,足部肌肉发达,能产生超过体重40倍以上的吸力,需要眼疾手快行动迅速。
最令人敬佩的是舟山群岛三个年过半百的女工,这是真正敢于乘风破浪的姐姐啊。
她们在风高浪急的小岛上徒手采集佛手螺,即便攀爬在90°垂直的湿滑礁石上,也没有用什么防护设备。
海南渔民下海捕捉龙虾,只有资深渔民才能仅戴着一个潜水镜,这对体力和技巧都是考验,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直觉。
渔民每一次出海,都像是在冒险。摄影师们追随渔民,寻求风味的源头,讲述别样的人与自然的故事。
能将每一帧都拍得如壁纸一般,还带出了科教海洋纪录片的气势,这需要极大的工夫。正是有了摄影师不惧风险,直面浪潮,才赋予了纪录片超乎寻常的开阔视野。
02
人文关怀,韵味深长
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一向是国产美食纪录片的特色。
除了展现海洋、海鲜,《风味人间》第三季也用人的故事串联起了不同海域的美食和文化。
在福建,顶着风浪拼命捕蟹的年轻父亲,为的是儿子不用再做靠天吃饭的渔民。
不擅长言辞的夫妻俩,对孩子的爱都倾注在精心烹制的蟹黄炒饭里。
在海南,疍家人世代以船为家,靠传统渔猎或鱼类养殖为生。他们靠着大海的慷慨馈赠,丰衣足食。
对于离不开大海的疍家人老何夫妇来说,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投喂孙女。孙女已经跟随父母上岸定居,放假时才回到船屋小住。
相聚时光短暂且珍贵,为了让孙女吃好,爷爷下海捕虾,奶奶清蒸大龙虾,高端的食材只需要简单的烹饪,美味便无与伦比。
美食大体可分为两种:高级料理和百姓家常。前者,好看精致,后者,朴实足味。
鲍鱼在大厨手里,是海鲜至尊,花样繁多。但对大连海岛上生活着的东北一家人来说,这只是普通食物,用土豆炖鲍鱼最合适不过。
鲅鱼尽管长得不好看,但在巧妇手里也能变成美味。
将鲅鱼放进铁锅里烹煮,再搭上可口的手工玉米饼,美味升级,铁锅炖鲅鱼是不少餐桌上的“镇桌之菜”。
东北的李大爷捕鱼将近50年,也玩船玩了近50年。看似艰辛的捕捞生活,大爷过得自得其乐、风生水起。
他自称天下难遇对手,一玩船就上瘾。下锚、立桩、夯实樯杆,整套帆船捕捞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这个大爷活得很有生活意趣,就是个老顽童。
走路时看到花,出其不意对老伴玩一下仙女散花;爱和孙女玩游戏,玩输了也不服气;独自对着镜头,也要用织网绳玩玩魔术。
老李最拿手的是特调虾酱。选取新鲜乌虾,撒盐、除掉水分,再将其放进陶缸封存半年或者更久。虾酱解封后,便成了东北餐桌的“座上宾”。
其实,从李大爷的乐天性格就能猜出他做出来的美食不会不好吃。发现人生意趣,才能把平凡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正如调味料将种种平凡的食材点化升级出万般美味。
这是日常美食的点缀,更是人生风味密码。食物构建了人的体魄,也滋养了人的性情。某种程度上来说,你会怎样吃,就会选择怎样生活。
生活在葫芦岛的老六有点特别,他爱宋词,信乔峰,活成了武侠小说里的失意侠客。
老六祖辈赶海为生,不过年轻时,他不甘于此,进城市闯荡失败后才回到家乡靠赶海做起了职业捞蚶人。
捞蚶子,一耙子下去到了岸上就能直接变现,这钱扎扎实实,肉眼可见。远比出门在外创业做房地产靠谱稳定得多。
“眼前潮水起落,身后浮沉半生”。
从一腔热血到满怀无奈,城市或许会辜负追梦人,但大海永远不会。只要你尊重大海,它便会给予回馈。
正如不同食材有百种况味,不同姿态也有百样人生。
在陈晓卿的创作理念里,《风味人间》系列要展现的是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而不只是美食本身。海鲜食物中有大千世界,而食物中也蕴藏着烟火人间。
就制作水准和完成度而言,第三季可称为美食系列纪录片的天花板,达到了观赏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高度统一。
当百万级摄像扫过那一张张认真生活的笑脸,煽情的配乐响起,很难不被触动。美食纪录片看哭你,不是瞎说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纪录片的人文关怀具体到细枝末节,拍摄素材精挑细选,主创们也尽力抹除了社会赋予食物的阶级性。旁白文案也简单朴素。
吃从来就是一件最公平的事,精致料理不比家常小菜更高贵。
这是一种很真诚的态度,就像陈晓卿说的:“美食,不应该是小众的,它应该藏在大多数人的一日三餐里。”
清茶淡饭,至真至简。生活和美食一样,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