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疫日记:封管第十九天

旅游 李连源. 2022-01-14 09:00

原标题:我的抗疫日记:封管第十九天

2022年1月10日,封管第十九天。今天是腊八节,“腊八”即腊月初八,这一天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吃腊八粥的习惯。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同时,腊八因与传统春节相距较近,民间俚语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中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我小的时候,因粮食匮乏,每到腊八,母亲做的腊八粥(食材) 都不足八样 ,却格外香甜。 喝了腊八粥,我们念念有词: 腊八祭灶,年下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这个俚语流传于中原大地,因黄河水灾被难民们带到了西安,留在我幼小的记忆当中。

为了做腊八粥,老婆从昨晚就开始备料,糯米、黑米、红豆、麦仁、大包谷珍、藜麦……慢火细煮一上午,终于熬成了秘制八宝粥。午餐:蒜苗炒红萝卜、清炒莲花白、炝黄瓜,主食八宝粥,还有昨天的蒸卤面,一餐粗茶淡饭,几多夫妻情深,且行且珍惜。

吃罢午餐,闲庭散步,一反一正30分钟,4000步收入囊中。天气晴好,心情尚佳,总想干点什么,于是在阳台上侍弄起花草。去年,小区提升,带头拆了阳台防护网,花草却没了落脚处,该送人的送人,只留了几盆。如今,阳台上绿着的是一丛竹子,和一盆麦冬,竹叶常落常新,麦冬黄了梢头,还有我最喜爱、最好养的紫吊兰。

剪了麦冬梢,拾起枯竹叶,梳理紫兰盆,小园待春发。

太阳下,街道温暖而宁静,不时有穿着形形色色服装的外卖小哥来回穿梭,有社区配送车辆静静驶过,还有三三两两的居民在生活保障区内自行采购……城市不像农村,看不到冉冉升腾的炊烟,但家家户户的生活却从未中断,每一天日升日落,都是向生活打卡。日升日落是一天,冬去春来又一年。

街办群里发了“关于分批有序推进餐饮单位复工的通知”,立刻引起一阵欢腾。封管多日,忙惯了的餐饮人早就在家闲得发慌,都想尽快复工。几日前,不少商户在群里反复询问关于复工复产的相关政策,跃跃欲试。但按照逐步复工的通知要求,第一步先恢复大中型餐饮、超市、便利店,要根据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分批有序推进。所以,还是要静待一些时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按捺不住的还有协会的几位同仁,下午我在阳台剪纸、贴瓦、染色,准备刻一块“活在当下”的瓦片,一时疏离手机,群里讨论热烈。他们从吃腊八吃八宝粥,说到渭北大年初五吃“五豆”、初八吃面的习俗,并将话题引申到根据习俗可以分析人口流动及迁徙,这是一盘大棋。

话锋一转,纪副会长提议:“我感觉茶文化协会啥时搞一场茶文化主题笔会。”奚监事长附和道:“可以策划!疫情明朗就该动了。”潘会长补充:“笔会活动加进去篆刻,小纪可以讲一下。”我在摆弄瓦片,心里惦记今天日记,就不说了。我想,这也算协会的一次网上办公吧。为了证明我在忙,发了几张照片。潘会长说:“李老师干的是传承文化的细活。”小纪提议,疫情后的笔会主题“侠骨禅心”,大家一致通过。疫情有了向好迹象,大家积极筹划,协会今年指定有得忙了。

1月5日,街道公布三处平价粮油服务保障供应点;1月7日,在三家粮油实体店同时,又公布六家网上购物平台;同日,还公布八家部分医药保供零售店;1月8日,再次公布33家米面油肉蔬菜食品供应点,关乎民生物资的通道初步打开并保持通畅。日前下楼做核检时已看到,东三路北侧一排门店,生牛肉、腊牛羊肉、生猪肉、粮油调味品、副食品、蔬菜店等已开门营业,大大方便了该生活保障区内封控居民购物,更有利于防疫工作进展。

2022年1月10日0-24时,陕西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3例,均在西安市,较前日减少2例。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疫情何时得到控制,初步预测来了。据兰州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预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在当前政府采取的及时、有效的管控措施下,西安市本轮疫情预计将于2022年1月15日左右得到控制。

解封有望,加强锻炼,全天行走9489步。

2022年1月10日20:38时于操场巷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