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现在吃的水果很少有【小时候那种味道】了。
但你要问小时候具体是啥味道。
那也的确形容不出来。
反正就是感觉现在的水果缺少那么点让人记忆深刻的印象点。
我到现在还记得六年级学过一篇课文《荔枝》
作者对荔枝那种晶莹剔透的描写,真是十分传神。
“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
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
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
但相比于那个时候昂贵又奢侈的荔枝。
我记得更清楚的,却是文中提到的1角钱一斤的沙果。
“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
每个沙果都显得晶光透亮,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
水灵灵的鲜甜和疤痕斑斓的酸涩,这种对比,却让人忍不住对后者产生了一种共鸣。
现在想想,这种共鸣可能就是来自于我们小时候吃的水果,大都是像1角钱一斤的沙果这样“翻车率极高”的盲盒吧。
最近,博主 @小美人儿别跑啊我是你双喜阿姨呀 发博讨论我们小时候吃过的水果。
称现在的小孩可能很难体会到我们小时候那种买水果像拆盲盒一样的体验了。
买个橘子,很可能是酸的;买个苹果,很可能是酸的;买个梨,还是很可能是酸的。
西瓜不管你拍不拍,都可能遇到没熟的,连里面的瓜籽都不是黑的,而是焉儿了吧唧的棕白色。
除非原产地,否则像杨梅、桑葚、樱桃、草莓这类娇嫩的水果,几乎只能吃到罐头版,鲜果是很少见的。
而柑橘类的水果,可谓是翻车鼻祖。
你只知道绿皮橘子会酸到忍不住骂脏话。
但却没想过!橘子诶,那可是橘子,居然有寡淡无味这个选项。
一个橘子剥开,前一瓣是酸的,后一瓣带点甜,下一瓣居然是没有味道的。
一家人吃橘子,同一瓣橘子在家里传一圈都卖不出去的经历也是不要太熟悉。
其中,最让人爱恨交加的,非袋装芦柑莫属了。
红袋芦柑!谁的童年!
像这种半透明的袋子就罢了,还能大概看一看里面的芦柑有没有烂的。
最可恶的是这种全包的。
还有这种不透明的纸袋子啊!
拿到什么样的全凭运气。
但这怎么说呢,芦柑好就好在它从来不会给你希冀,不要妄想它香甜多汁。
不酸掉牙或者不寡淡如水就已经很给面子了。
而且,它每一瓣里面都有籽,还是一颗颗比黄豆还大的籽,吃一个芦柑吐一半籽。
同时还要时不时面对拿到一个很大的芦柑,扒开发现它的皮比你脸皮还厚,但里面的柑肉却干到裂开的局面。
而像是猕猴桃、葡萄、石榴、柚子什么的,就更别提了。
吃猕猴桃要提前做心理建设,你懂那种被水果把舌头蛰麻的感觉吗?
葡萄能吃到甜的算天选之子,石榴剥开里面的红籽能超过三分之二就谢天谢地。
至于柚子,扒开能不少一半就暗自窃喜今天这颗值了。
但你要说小时候的水果真的都这么一言难尽吗?
也不是。
原产地的同学表示,我们从没吃过酸的,酸的都卖给你们了。
其实,小时候好吃的水果品种也有。
但是那时候相对现在来说,技术不稳定,运送存储手段落后。
好的水果往往从被摘下来那一刻起,就开始慢慢流逝它的鲜甜了。
而为了保证运输途中水果不腐烂,又都会提前采摘半熟的水果,运到销售地后,再使用一些人为的方法催熟。
怎么都是没有原产地现摘的好吃的。
最关键的,那个时候的水果品种少,种什么吃什么,酸了甜了干了涩了大都靠老天。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
种植技术的更新,水果品种的不断杂交出新,仓储技术的提高,产量的提升……
水果大国怎么能让自己人吃的水果不甜呢。
事实上,2021年,中国的水果产量高达2.9亿吨以上,比50年代时增长了200多倍。
全世界98%的杨梅、将近70%的西瓜、50%的苹果、32%的柑橘……都出自中国的土地。
很多引进的品种,在中国的土地上种植出的味道甚至超过原产地。
比如浙江爱媛橙28号继承了日本爱媛38号汁多化渣的特性,又多了纯甜的优点。
四川攀枝花的无纤维芒果,比澳芒还肉厚味浓。
而经过改良,这些水果不仅产量剧增,价格也下降很多。
真是应证了那句:什么东西一旦国产,你就得给我平民化,让每个人都能消费的起。
但是有一说一,这样的水果技术进步有好处也有“坏处”(bushi)
好处不赘述,坏处就是我们现在吃到的水果好像都没有什么惊喜了。
苹果,甜的,梨,甜的,桃,水又大又甜,石榴,鲜红饱满的籽,光是剥个皮都流满手的汁水……
更遑论各种柑橘,耙耙柑丑柑誓要在柑橘鲜甜界一争高低。
还有砂糖橘蜜橘,让人深深的感受到科技的进步,竟然有一个品种的橘子口味能如此稳定!
对待每一个享用者都一视同仁,永不翻车。
我只能说,科学家真是人类之光,更是吃货救星。
最后提一句:虽然全文没cue到香蕉,但香蕉一直以来都很好,从来都不会翻车,即使外面黑了里面依然香甜,谢谢香蕉!
谁要说香蕉不是水果,我真的会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