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赵文
编辑 | 闫宝
如果说《风味人间1》是一幅恢弘的中华美食地图,《风味人间2》是全球视野下人类对味觉的极致追寻,《风味人间3》就是一部活色生香的“海洋趣史,渔船佳话”。
这一季对准的是宽广、慷慨却又喜怒无常的海洋。
海洋,被称为“人类最后一块狩猎之地”。即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依然凶险、残酷、变幻莫测。
沿着我国3.2万公里蜿蜒而绵长的海岸线,捕捉海中鲜物的独特节拍与极致美味,打造中国海鲜风味指南,细腻描绘渔民们丰满、鲜活的故事与情感。
全景勾勒出中国海洋的壮美辽阔,即使不是在海边长大,也能被这片海洋所触动。
“鲜活自在人间”的主题立意下,“鲜活”的不只是美食,还有辽阔人间的生动故事。我们能看到一群依海而生的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感受到九州大地上动人的鲜活故事。
逆浪奔赴山海的渔民、壮阔汹涌的海岸线、海洋鲜物的极度诱惑、质朴纯真的渔人家庭……丰富的人间鲜活百态都融入其中。
一寸方桌之上的烟火气,一览大千世界,人与自然的依存而生得以充分体现。而熟悉的“风味”气质在时隔一年后再次扑面而来。
每一季《风味人间》的拍法都费时费力,不但有着电影般的画质和构图,随手任意截屏都是屏保级效果。
不仅如此,还有着细致入微的微观摄影。在大千世界和纤毫之间,找到美食的根,找到生活的根。
这一季也不例外,随便截出来的gif都是视觉盛宴,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美味的强烈冲击,绝对是舌尖与眼球的盛宴。
每次拍摄前都要进行事无巨细的调研工作。在当地朋友和居民的指路下,导演组实地探访各地的海滩以及海鲜市场。
这一季中,整个团队从全国的海岸线开始拍起,从北到南,从黄海到东海,从大家熟悉的大连、青岛到福建、海南,漫长的边境线几乎都有涉及。
《风味人间3》延续了系列作品一贯的审美和人文关怀,海鲜食材由不同的烹饪方法形成不同的口感,其背后所隐藏的情感亦是各有牵绊。
正如陈晓卿所说,“我们对食物的理解是一点点不断加深的,会随着认知的变化逐渐感受到它的不同。美食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我们才会更加关注美食自身的魅力。”
食物带来了足够的能量补充和口舌之欢的享受,更多的,它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通道。
一边是美食,一边是生活。美食是生活的点缀,又治愈了生活。
海鲜不止是珍馐美味,而是携带个人情感与群体记忆,潜行于每个平凡的日常。
在家庭生活里,海鲜不仅是人们的立身之本,更是扛起一家重担的基石。海洋在潮汐起伏之间,送来的是生计、温饱和财富。
食物,承载着家庭的温暖,也记录着靠海吃海的人们与海洋彼此呼应的关系。
片中有在海边峭壁摘取龟足,与海浪抗衡惊心动魄的陈玉香;
有偶像是魏格纳、期望成为地理学家的平潭男孩林本本;
有侠客梦、空闲下来会背宋词写书法的渔民老六;
有辛苦捞海参两个月,赚来一家人全年吃喝的胶东老王;
还有在外是勇猛的“海碰子”、回家坐拥“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李天佑……
守着海边吃大海,为小孙女煮一只大龙虾、为孩子斩几只蟹,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经过简单的烹饪,也能一分不减的喂进孩子嘴里。
大海和渔民,早已融为一体,不分你我。
海洋时而露出难以驯服的桀骜,时而又是微风和煦的温柔。
“对于纷纷过客,海洋,以永恒的包容和静默,不咎既往,不问去向。”
美味的食材往往不需要复制的烹饪手法,简单烹饪就能诱惑众生。最简单最用心的菜谱,一定就是家常菜。
家常菜融入了对家的爱,用各样食材调料搭配出属于每个人不同风格的美食,品尝它们也是在品尝生活的况味,感受家人的热爱。
米其林或许是偶尔的享受,家常菜却是每个人最初力量的来源。随着年岁渐长,海边那些鲜美的家常菜味道,即便走得再远,也一定会萦绕在他的心间。
对于以渔为生的海边人,海洋是无形的故土。
嘶嘶作响的灶火旁、升腾而起的热气中,蚌壳弹开虾肉剥开溅出丰盈汁水……所有引发人们关于海鲜“好吃”的记忆特质都被放大了。
再美的风味,只有来到人间烟火中发酵和酝酿,才能有让人垂涎欲滴的滋味。
海鲜体现着人与海洋相互依存的状态。食物只是一个切入点,讲述的却是人间烟火、人生百态。
眼前潮水起落,身后浮沉半生。也许,人的无奈和平凡在于,越是看清真相,越是不惧琐碎和艰辛,坦然面对三餐一宿、岁短日长。
于世界微尘里看尽平凡,在三餐一宿中享受幸福。在寻常烟火气中静心思考,品味鲜活人生下的极致百态。
海是风味之本,食物是风味百态,人是风味之魂,味中有百味,也有人间烟火。
人们日复一日地慢慢见证着洪荒岁月的炉火明灭,时代巨变的波澜不惊。
这些故事,来自烟火人间,也装点了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