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上热搜的海底捞,西安人还捞得动么?

旅游 西安扑通 2022-08-18 11:14

原标题:亏上热搜的海底捞,西安人还捞得动么?

#人们为啥不爱吃海底捞了# 又上了热搜,点进去一看,原来是海底捞上半年预计亏了小三个小目标。

下面的留言也是“抗疫元年”以来老生常谈的价格问题,真是只看微博的话,随便扫两眼感觉海底捞都要凉了。

哟哟哟,这不海底捞么

两年不见这么垃了?

遥想当年海底捞后厨事故,全网无不“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有新开发的攻略,食客便一呼百应前去打卡...前后几年,坐着滑滑梯溜下“神坛”的海底捞究竟怎么了?

西安作为海底捞发迹的第二故乡,乡党们对这个品牌多少还是有些好感的。在和海底捞的工作人员对谈之后,我大致了解到了海底捞的困境。

首先为了证实网上说的“没有人吃”和“人均”问题,我们就近去了一家海底捞,全当是交心局咱边吃边唠~

01 .

贵,但没凉

凌晨的海底捞,基本都是年轻人在消费。我们去的这家门店周边都是回迁小区,夜间的生意比较一般。

其实当下的海底捞,在统一培训和流程式的服务规划下,暑假工和长期员工的差别一般都很难察觉,在克隆级别的装修、供应链面前,各家海底捞的体验相差无几,因此营业额便全凭地里位置了。

像王府井店,基本上凌晨4点还能坐满,周末一天能卖出一些友商一周的营业额。而我们来的这家,早早就封闭了部分区域,1点半就询问是否需要添料,看样子是准备打烊了。

要说“没人吃了”还是远远不至于,如果海底捞一家店一天两百多桌都叫没人吃,那西安很多餐饮怕是约等于没开门吧。

至于消费价格,先说结论:确实贵,但也没网上说得那么离谱。

半份毛肚,这样大小的有8片左右,也不是微博高赞说的40块钱4、5片。

28块钱 铺平一小盘的牛排,锅底番茄拼麻辣加两个白水一共64块钱。

加上鸭血、脑花,若干豆制品素菜,再来两根面密个缝,两人儿人均140几乎吃的横着走出电梯的。

当然,如果把豆制品都换成牛羊肉,毛肚吃得随意一些,人均也就朝着200策马狂奔了。至于不看价格随便点,3个人上千块如同探囊取物~

生意不算差,东西又不便宜,海底捞为啥还能赔钱呢?有句老话说得好“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02 .

爆炸的成本

先说装修,我们公司去年搬家的时候,正巧楼下商场海底捞正在装修,听工头闲聊得知,这家门店大约四百万的成本。至于相对来说较大的店,装修花个七、八百万也不是很夸张。

然而我们公司楼下的海底捞,在商场大部分还是工地的时候就装修好了,到如今仍没有营业的迹象。这也成了前年海底捞疯狂扩张的缩影。

2018年海底捞上市后,当年新增门店200家,2019年新增门店302家,2020年新增门店544家,2020年底全球累计门店更是超过了1298家。

尤其是2020年疫情爆发后,海底捞非但没有降低开店速度,反而比2019年多开出了近242家门店,几乎是2019年的1倍。所以很多人发现海底捞不怎么排队了。

大概海底捞只看到了“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赌一赌摩托边路虎”,却忘了马县长“酒一口一口喝,路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咔容易扯着蛋”的谆谆教诲。 (我承认我就是纯纯的马后炮)

这时候就有小可爱要问,装修都花了400万,为啥不试着营业呢?因为相比装修,强行开业后的员工工资才是“无底洞”。

我可以确定,几乎每一个海底捞服务员都在心里骂过顾客,但保持表面上如沐春风的微笑是靠鸡汤么?很明显,得加钱。

西安海底捞服务员的工资基本在6k起,极个别的可以拿到上万。算上社保、吃、住,在餐饮“海底”一样的当前形式下,每月“捞”多少才能维持平衡?这笔账他们作为上市公司肯定心里门儿清。

同时如果这家店开业,那方圆5公里内便有了5家海底捞,势必对之前稳定的门店造成一些影响。高情商叫“啄木鸟计划”,低情商的说法叫“断臂求生”。

03 .

被服务"困住"的海底捞

平心而论,海底捞在挣钱之后,除了扩张开店,餐品质量和花样都有很大提升的。

但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食品多好吃,不是养生概念,不是非遗传承,也不是性价比,而是卖服务。

还记得2012年寒假去佰人王打工,那时候店长就让我们服务对标海底捞了 (当然工资是不对标的) 。这么多年,想走海底捞服务路线的餐饮公司不计其数,之所以赶不上,是因为海底捞在服务方面长期稳定的自己卷自己。

你也要送热毛巾、送零食、送果盘,那么我就免费做美甲、擦皮鞋、送玩具、举着生日灯牌“庆生、社死”。

就拿美甲来说,一小瓶咱不认识的护手油, 扫码询价网购平台看都是一百多块起步,至于其他些瓶瓶罐罐,也没有一样是地摊货,外加美甲师傅一个月七八千的工资,这部分的钱从哪里来?

开过餐饮就知道,总会遇到各种意外,一些别家还在和顾客商量折扣的事故,海底捞大多用“免单”解决,这笔钱呢?

之前西安一些海底捞门店还推出了自助奶茶,后来又低调的消失了。光那个设备,每晚要分一个人去清洗三个小时以上,每卖一杯都在赔钱,图啥?

细细盘下来,我不爱吃零食、不穿皮鞋、不做美甲,而且也不怎么过生日,甚至我不喜欢贴脸服务,吃一顿海底捞要多说一百多个“谢谢”。那么我桌上的每一块鸭血、每一片毛肚的高溢价,都在为真正享受这些服务的人买单...

曾经的海底捞趁着国内劳动力的低廉价格,以服务横扫全国。这服务是海底捞的基石,也是它的枷锁。

2020年海底捞上海店,替换个牛肉粒都能掀起舆情风波,所以它只能一边变脸涨价,一边服务内卷。

从古至今,“服务”都是一种高端消费, 是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享受的附带优越感的“特权”。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当下,大家的消费是渐渐回归理性甚至趋于保守的,“服务”并不是刚需,有钱大可以享受一下,没钱也就不会为服务买单。

如果海底捞继续走精品路线,估计不会这么快走下神坛。但在上市之后,为了给股 (套) 东 (现) 交 (跑) 代 (路) ,扩张+故事,才能撑起曾经“火锅第一股”的市值。

///

最后,关于海底捞“是不是在海底,能否捞起来”还有待观察。

虽然它还是我的深夜之光,但从钱包的角度来说,我确实不配经常捧场了,告辞~

-end-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