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独创“骨泳”,鱼肉已经被剃掉,为何还活着?

旅游 以管窥豹 2022-08-06 18:29

原标题:日本人独创“骨泳”,鱼肉已经被剃掉,为何还活着?

我们的地球上有着近200个国家,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的生活方式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而最能直观体现这种差异的方面,无疑就是各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了。

美国人的汉堡,中国人的饺子,法国人的面包……这些形态各异的美食共同绘成了一幅人类文明的灿烂画卷。而在这些美食当中有这样的一种食物却被许多人所不理解甚至厌恶,绝大部分人在见到这种食物的时候,都会感到一阵恶心。

这种食物就是来自日本的“骨泳”。

这是一种生鱼片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就是一条生命尚在,但却已经失去身上大部分肉的鱼……

这种食品听上去就让人有些毛骨悚然,但日本人却将其视为是文化瑰宝,日本人又是怎么做到将鱼肉剔除之后还保持鱼的存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这另类的日本美食——骨泳。

来自中国的生鱼片

整个地球上最热衷于食用生食的国家无疑就是日本了,他们所造的生鱼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饱受美名。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日本人的生食文化其实是由中国传入的。

我们中国人在商周时期就学会了食用生食,这一美食流传甚久,在唐朝更是达到了饮食文化的巅峰,李白和王维这样的伟大文人也在自己的诗篇佳作中留下过“侍女金盘烩鲤鱼。”这样的词句。

而日本使者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来到我们中国学习,在学习理念和技术的同时,将生鱼片对于美食做法也一并传承了过去。

不过随着中医技术的发展,中国人逐渐意识到,食用生食有着很大的健康隐患。

这些鱼类当中的寄生虫以及病菌如果不经过高温杀毒的话,很有可能会寄居到我们的体内。所以生食这一食物加工方法在我国也就逐渐被摒弃了。

日本的生食文化

不过日本人在接触到生育片之后就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一食品加工方法,因为他们的整个国家都是岛国,最不缺的就是各种鱼类,这种食品加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刷新了,日本人对于美食的认知。

他们开始自己调配合适的酱料,研究各种生鱼片的做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之后,日本人终于把生食文化发扬光大。

日本人之所以不担心寄生虫以及病菌,不是因为他们的医疗意识落后,而是因为他们所食用的鱼类大都来自海洋,咸水鱼和淡水鱼体内的寄生虫和病菌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客观来说,使用这些鱼类并不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多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日本人才敢于大力发展生食文化。

残忍的骨泳

由于饮食文化的差异,在我们这些外国人眼中,日本人的生食文化确实是有些令人作呕的。其中最为残忍的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骨泳。

骨泳并不是一道寻常的菜肴,而是一道在迎接贵宾才会摆出的菜。

这道菜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仍旧在水缸中游动的鱼,另一部分就是从这头游动的鱼身上所剥离下的鱼肉。也就是说食客们在进食的时候是可以看到一条鲜活的生命在眼前的鱼缸中慢慢消逝的……

据说骨泳这一道菜最理想的状态是,让食客在进食的时候还能感觉到鱼肉脉搏的跳动,同时还能看到鱼缸中游泳的鱼的心脏,这样的场景光是想想就足以让人汗毛倒立,这种病态的饮食文化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一条鱼在身上的肉被剃下之后还能在鱼缸中游泳呢?难道这些鱼已经练就了金刚不死之身了吗?

骨泳背后的技术

正如前文所说,骨泳是一道用来接待贵宾的菜肴,因此这道菜肴的加工对厨师的要求极高,一般的日本厨师一生都无法学会制造骨泳,只有刀法极其娴熟的老厨师,才有能力将这道菜摆到客人的面前。

有能力制造骨泳这一菜肴的厨师,必须对鱼类的身体构造有十分精确的了解,同时还要保证自身的刀法极其娴熟,可以完美避开鱼体内所有致命的器官。只有这样,下刀之后鱼儿才不会立马死去。

这种现象的原理和我国古代的极刑“凌迟”类似。都是利用刀法来避开要害,把肉片下还能保证受刀者的存活。

正因这道菜肴的加工难度极高,所以日本人才会把能制作这道菜肴的厨师都奉为食神,并且在品尝这道菜肴时感到由衷的荣幸。

作为日本国宝级的美食,骨泳在当前时代逐渐被许多外国人所知晓。

在恐惧退去之后,不少外国人选择专门前去日本品尝这一正宗的美食。所以骨泳背后精湛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日本饮食文化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不论怎么难以让人接受,这道菜肴俨然已经成为了日本饮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结语

人作为食物链的顶层生物,自然是有着权利去进食食物链的底层生物的。但是作为一种高级文明,我们有责任保证这些生物在失去生命的时候不必经受莫大的痛苦,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骨泳这道菜肴虽然在日本声名远扬,但其背后的残忍是无论如何都让人难以接受的。虽然在当前社会讲究求同存异,但这样残忍的饮食文化,实在是让人难以认同。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