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小东南亚”:烟火气中的童年记忆

旅游 中国新闻网 2022-08-05 20:11

原标题:福建宁德“小东南亚”:烟火气中的童年记忆

美食品鉴区上,食客大摆长阵,人头攒动。 吴允杰 摄

中新网宁德8月5日电 (记者 吕巧琴 叶茂)香糯的糍粑、软弹的彩虹糕,辛香四溢的印尼沙嗲烤肉、细腻爽滑的越南肠粉……在2022年侨家乐·福建省华侨美食风情文化节宁德屏南专场活动的东南亚特色美食品鉴区,东南亚风味小吃引来食客大摆长阵,人头攒动。

福建省侨联主席陈式海(右二)参观美食展。 林榕生 摄

“这是我第一次吃到东南亚的小吃,味道很好,也很独特。”食客陈女士如是说。

沙嗲烤肉架前,现年55岁的印尼归侨子女王银花正挥汗如雨,将一串串烤好的烤肉递给食客。“虽然很累,但这是我的爱好,感觉很快乐。”王银花对中新网记者说。

辛香四溢的印尼沙嗲烤肉。 吴允杰 摄

1967年,王银花的父母回国,安置在福建省宁德市东湖塘华侨农场。东湖塘华侨农场由填海筑堤围垦而成,先后安置了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归侨4000多人。

“我是父母回国后出生的,小时候父母经常给我做印尼美食,耳濡目染下,我也爱上了这些美食。”王银花说。

美食品鉴区上,参展商身着风情服饰。 吴允杰 摄

传承有父母秘制配方的王银花,20多年前开始摆摊售卖印尼沙嗲烤肉,上好的猪肉原材料以及独特的秘制配方,让王银花的小摊异常火爆。今年,王银花与他人合伙在宁德市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开了一家“印尼阿宝烤肉”,肉质柔软、满口生香的好味道引来越来越多的食客。

彼时的东湖塘华侨农场,如今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是一个宜业宜居的家园。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归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居住在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华侨新村的越南归侨项光荣说。

东南亚特色美食。 吴允杰 摄

1979年,项光荣随父母回国,先期安置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的华侨农场,1987年安置到东湖塘华侨农场。如王银花一般,项光荣也是吃着父母常做的越南美食长大。

2016年,项光荣辞去了电机厂的工作,和朋友一起在华侨新村合伙创业,制售巴东牛肉、香蕉烤鱼、黄姜饭、虎皮凤爪等东南亚特色美食。“想自己创业,这些美食也有侨的特色,自己又是归侨,也擅长这些。”项光荣说。

2022年侨家乐·福建省华侨美食风情文化节宁德屏南专场活动。 吴允杰 摄

初期的小排档,人气不显、名声不高。依靠着手工配置的咖喱和独特的香料及口味,项光荣的小排档知名度越来越高,如今已拥有自己150平方米的门店“侨家乐”。

项光荣说,这些东南亚美食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特色,店铺每天人来人往,生意很是火爆。

坐落于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华侨新村,大部分住户是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的归侨与侨眷。数十年来,他们凭借“南洋风情”的好滋味“出圈”,被赞为宁德的“小东南亚”。

市民争相品尝东南亚特色美食。 吴允杰 摄

每天凌晨3点,越南归侨子女郭桂芳的父母就会起来准备食材,6点开始营业。夹有瘦肉、葱头和木耳的肠粉,加上一勺秘制酱料,再配以河粉,吸引众多市民争相品尝。

“父母1978年从越南回国,开了一家早餐店,叫老郭河粉。”1980年出生的郭桂芳说,这家店是从1993年开到现在,她13岁就开始跟着父母一起做,专门负责煮面,弟弟配合打下手,外甥负责帮忙端面、收碗,弟媳收钱、帮忙打包。

充满烟火气的早餐店,更是承载了许多食客的童年记忆。林女士说,“我是从小吃到大,她开多少年我就吃多少年,几乎每天早晨都会来这边吃。”(完)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