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食文化博大精深,有不少与吃有关的称号,如“吃货”、“饭桶”等。“吃货”一词并不含贬义,相反能配得上这一称号的,通常是比较有生活情趣的美食爱好者。
《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尝在帝坐进饭,谓在座人曰:‘此是劳薪所炊。’咸未之信。帝遣问膳夫,乃云:‘实用故车脚。’举世伏其明识。”文武百官陪晋武帝吃饭,在场的所有人都没能尝出这顿饭有何精妙之处,唯有吃货荀勖品出了个中滋味。
老饕荀勖一张嘴就吃出了这顿饭是用吃重的木头烧出来的。大伙不信,便找来厨师询问,这一打听不要紧,原来荀勖所言非虚,这饭竟是用车轱辘上的木料烧出来的。说起来,这荀勖绝对可算是古往今来第一吃货。
寻常的美食家,可尝出食材的产地、烹饪的方法,但从没听说过连烧饭的火头都能尝明白的老饕,这荀勖可算是独一份了。
聊起古代的吃货,就不得不说说清朝时期的福康安。
福康安一生仕途顺畅,先后担任过云南、贵州、四川、两广总督,是实打实的封疆大吏。任职过那么多城市,福康安倒也算是知味之人,吃遍半个江山。不过,恐怕连福康安本人都没想到,他生平品尝过最美味的东西,竟是厨子用尿水烹饪的,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根据野史的记载,清嘉庆初年,福康安奉命前往边省巡游。福康安舟车劳顿,折腾了大半个月,在途经四川的一处驿站时终于挨不住了。福康安找来当地的地方官,委托其张罗一桌美食,好生休息一番。当时的福康安已贵为军机大臣,地方官丝毫不敢马虎,连忙大肆张罗了一番,力图让福康安在自己的驻地享受到最舒适的待遇。
福康安生平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白片肉,每顿饭无肉不欢。福康安的嘴巴非常刁钻,他对白片肉的要求非常高,每次吃白片肉,都必须尝遍猪的每一个部分。也就是说,为福康安做白片肉的厨子,每次都要用掉一整头猪。地方官请来的厨子是个川菜厨子,根本没听说过满族白片肉的做法。不过,此时地方官也请不来精通白片肉的满菜厨子,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厨子不敢含糊,按照听来的做法知其一口大铁锅,将一口猪收拾得干干净净,切成大块放进铁锅中炖煮。肉还在锅里煮着,福康安的随从就已飞马来报,说福大人即刻就到。因为福康安一路颠簸,肚子非常饿,想要让厨子尽快开饭。厨子一听,心里非常焦急,因为肉刚刚下锅,想要等肉煮熟还需一段时间,若福大人即刻到访,恐怕有些来不及。
十万火急之际,厨子的经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厨子将所有人打发出厨房,称自有办法将肉煮熟。将所有人赶出厨房后,厨子反手将房门锁死,然后跳上了灶台,打开锅盖往锅子里撒了一泡尿。我们知道,古代厨子煮肉时,通常会在肉锅里放一些皮硝(一种硫酸盐化合物),这样能让锅里的肉熟得更快。
给福康安炖肉的厨子也知道这一窍门,不过由于事态紧急,他出门时并未随身携带皮硝。为了尽快将肉煮熟,他便想到了撒尿的法子。能够用尿水代替皮硝,显然厨子曾经有过相同的经验。福康安抵达后,公差们将煮好的白片肉端上餐桌,福康安立即动筷,大快朵颐了一番。过了一段时间,福康安将地方官叫进了屋子里,叮嘱了一番。
厨子见状,还以为福大人吃出了尿骚味,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己的脑袋恐怕要不保了。厨子吓得瑟瑟发抖,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地方官从屋子里走出,对厨子说福大人打赏了一匹丝绸给厨子,让他回去做件褂子。
原来福康安出巡期间,一路上经过不少地方,吃了许多外地厨子做的白片肉,所有厨子做出的肉都滋味一般,只有这个川菜厨子做得最棒,不但肉又香又嫩,还别具风味。厨子闻言,悬着的一颗心放到了肚子里,随后便捧着那匹绸子屁颠屁颠地回家了。
福康安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这辈子吃过最美味的一顿白片肉,竟是用尿水煮熟的。想来若福康安有荀勖一样灵敏的舌头,恐怕一口就能尝出这肉中的“奥妙”,届时厨子小命难保。
参考资料:
【《晋书》、《吃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