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夏夜太适合与宵夜为伍。
硚口的傍晚,总是在江风与烟火气之间流转。街上星光璀璨,巷子里传来汽水炸裂的声音。
从热气腾腾的街道向上望去,连绵的灯光勾勒成一片灿烂的星空。
此刻,低头是食指大动的美味,抬头是飞速发展的都市。
晚上六点半之后,武汉的哪一条街最人满为患?
身在硚口的本地伢,肯定整齐划一地喊出长堤街的名字——
“你冒七过长堤gai的桂萍牛杂,应该来武汉冒得几久吧?”
这样说吧,班是六点下的,人是九点嗨的,而桂萍牛杂下酒,绝对是每个武汉拐子都不能拒绝的本土浪漫。
这条出现在许多UP主视频里的“美食一条街”,就像香味四溢的酒家巷子,只要想起,便会忍不住开始分泌唾液。
在歌曲《六渡桥》里,冯翔唱道:“铜人像的边哈是长堤街,袁公堤里头往日那叫赛秦淮。”
长堤最初原本是老汉口的护城堤,见证了城市经济贸易的发展路途,也叫做袁公堤。
后来,汉口城堡建造后,城内不再受洪水肆虐,居民便在堤两边建屋起楼,逐渐形成以堤身为轴线的街市——长堤街。
沿着这一条街巷,爱吃爱玩的武汉人,逐渐在这里打造出一片美食的天地。
尽管随着城市改造的进行,原本的4000米长街,已经缩减到了如今的1000多米。
但并不影响大伙光着膀子咵天,顺着巷子一坐就是几百米,反正几口牛肉下肚,谈的想的都是简单又平凡的小事,快活似神仙。
🍃
不只是长堤街,还有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旁的中山大道段、仁寿路,在附近上班的人,都曾见识过排长队等一碗热干面的场景。
不远处的硚口公园更是“人声鼎沸”,闲来无事的叔叔阿姨们组成幸福乐团;挤着公交车去大菜市场买菜的长辈,永远拎着最新鲜的蔬菜……
仿佛是永远不会改变一样,他们日复一日走过熟悉的街道,过着普通的生活。
看上去市井又敞亮,像极了老武汉的缩影。
当然,总有追求新奇的探索者,不满于此。
因此,时常听到类似于“硚口就是破和旧的代名词”的刻板印象。
烟火气的保留,难免让人产生偏见。
殊不知,自开埠以后,占据优越地理位置的硚口,就担当起了城市发展的重任。
在京汉铁路通车以前,沿汉水而下的货船多会在宗关一带停靠、完税、交易,这也让硚口成为了响当当的码头集镇。
水路的畅通,也让此处拥有了无比辉煌的发展契机。
工业文明还在城市里萌芽时,这里就率先建起了既济水电厂,也就是宗关水厂,让武汉成为全国第四个通水的城市。
还有福新面粉厂、申新纱厂、太平洋肥皂厂等厂区——此处不仅是武汉近代工商业的发源地,也是国民生活物质的原产地。
也许在一些人的印象中,硚口早已神隐于城市浪潮中。
却忘了,曾几何时1632米长的汉正老街,78条街巷,条条人声鼎沸。揣着现金的商人来到这里,淘货打样,寻找着下一个爆品。
有人形容这里: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
码头停运之后,这里也迎来了新的交通方式。
解放大道、中山大道、京汉大道等多条主干道连通城市;汉江之上,跨江大桥一座又一座;18年前,武汉地铁1号线也率先在这里跑起来,开启了武汉的地铁时代。
生活在宗关的小何回想当年,还记得爷爷一大早就穿戴整齐要出门,问他去干嘛,准是“要去坐轻轨”。
几岁的伢们更是激动,天天站在大马路旁,看铁皮盒子在空中跑来跑去——
“其他区的朋友可是羡慕不来的。”
现在说起来,他依旧是满满的自豪。
再看如今的硚口,足以颠覆所有“外码人”的偏见。
写字楼、商业中心崛地而起,于汉江之旁,打造出连贯的风景线。
顺着汉江的流向往前走,K11、恒隆、凯德等新商业体,也成为了逛街人的心头好。
每日奔走在路上的人们,除了本地土著,更多的是来此工作和生活的新武汉人。
“谁说硚口旧,我跟谁着急。”
在5A级写字楼越秀财富中心工作的谭哥,去年举家搬到了崇仁路。
他心中的硚口,是一个时髦又潮流的区域,他最喜欢顺着轻轨的路线一路走回家,他觉得这是在感受城市的脉搏。
而硚口,始终在保持老汉口特色的情况之下,焕新着城市的风采。
2017年底,中山大道尽头的越秀财富中心正式开业,是当时武汉汉口沿江区域唯一一座国际甲级写字楼。
同年,吸引了多家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租用。
第二年,旁边的月湖桥也正式开通,从汉口到汉阳、武昌,又多了一条便捷路。
如今从硚口片区望去,最耀眼的那栋楼就一定是越秀财富中心。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高空俯瞰城市。
自从越秀财富中心37楼观景层开放后,也吸引了不少城市景观爱好者前来打卡。
不信你看,从270度开放的视野里看去,城市美丽得如同童话。
楼下的越秀星汇维港,也自然成为周边人的购物胜地,新式的茶餐厅与诱人的烤肉,慢慢升腾的烟火气里,多了不少时新的元素。
再看行走在这一片区的武汉人。
有白领,也有遛弯的铲屎官;有行色匆匆的企业家,也有坐在板凳上嗦热干面的叔叔阿姨……
新与旧在这里和谐共生,生活与工作在这里完美交织,过去与未来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这里,再也不是那个低调的区域了,让人不禁感叹:
硚口,不复当年,亦不负当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