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口就是百年历史!舌尖上的金山非遗美味,个个米道嗲
在漫长的岁月里
勤劳的人们创造了许多美食
这些美食从诞生到味蕾含蕴
经历过几百甚至几千年的考量
一直流传至今
深受食客喜爱
也承载着金山的风土人情
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品味
这项舌尖上的非遗吧
日前, “枫泾风土食品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八批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该项目由食客熟知的“ 枫泾粽子”“ 枫泾烧卖”“ 枫泾状元糕”“ 枫泾天香豆腐干”这四项制作技艺组成。这些技艺在传承中保留了老味道,又在创新中呈现出多元变化。
枫泾粽子
说到枫泾粽子,不得不说出身于枫泾南镇的清代内阁士谢墉,号金圃。这位才子不仅是位政治家,更是位美食家,其诗作《粽子》中就写到了枫泾粽子: “玉粒量来水次淘,裹将箬叶兰丝韬。炊余胀满峻增角,剥出凝成细纤膏。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年年节令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劳。”
同时注释:“家乡土俗以粽为清明祀墓之品,取子孙众多之义,由来以久,至端午亦以食鬼节,而自在但传五月五日食粽之典,且以为祭屈而以”。
近年来,枫泾古镇旅游开发后,枫泾粽子有了更大的发展,涌现了诸如“程大妈”“真箬味”“叶聚兴”等多家品牌,粽子的品种也愈发多样。
大肉粽、腐乳粽、梅干菜大肉粽、猪油豆沙粽等都是枫泾特色粽子,食材来源安全,制作干净卫生,品种齐全。
肉粽都是选用检疫合格的草猪肉,肥而不腻。粽叶甄选45厘米的长条粽叶,粽香扑鼻。糯米也选用当年新鲜优质的糯米,色白光洁,粒匀饱满,吃口软糯。
枫泾猪油豆沙粽里的豆沙使用传统手工炒制而成,步骤繁多,工序复杂。炒完的红豆沙里添加了猪油及冰糖,豆沙香甜细腻,与猪油完美融合,口感香糯可口,甜而不腻,是难得的美味。
枫泾烧卖
“烧卖”是江南地区的叫法,因为它是边烧边卖,充满人间烟火气;而北方则称之为“烧麦”。
枫泾冬笋鲜肉烧卖最早是在同治元年南镇妙常庵旁王家桥有位姓胡开了家馄饨店,客人提出汤汤水水吃不饱,胡老板想着把馄饨皮擀厚点,将现存的鲜肉包入其中,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加入皮冻,冬笋,最后定型成现在的形状和口味。
枫泾过年有句俗语:“看画张,吃烧卖”,讲的就是过年时的有趣生活。大年初一,孩子们上街先看年画、后吃烧卖。
枫泾冬笋鲜肉烧卖不同扬州烧卖,馅心不是用糯米,只用新鲜猪肉、冬笋细末和皮冻作为馅心,蒸熟后便形成一股汤汁。
沾着糟油吃烧卖是正宗老吃客的标配。糟油是一种调味品,清人《调鼎集》记道∶“糟油,嘉兴枫泾者佳,太更佳”,《重辑枫泾小志》记道∶“糟油,酒糟为之,味胜他处。”
枫泾人吃烧卖,必蘸甜糟油,如无糟油,宁可不食,糟油香味可去肉腥,吃时汤汁和糟油两股汤汁交融一起,奇妙无比。
枫泾状元糕
状元糕原名枫泾元糕。早在明末清初,枫泾镇上就已有不少制作元糕的店铺和作坊。
相传清乾隆二十二年,蔡以台高中状元,绅商便将蔡状元平时爱吃的元糕改名为“状元糕”。
因“糕”“高”音相谐,既含庆贺蔡以台高中状元之意,又稳喻此糕为糕中“状元”之义。品种有:蛋黄、椒盐、松子、香草、玫瑰、桂花等。有纸装、盒装两种。其中最热销的为桂花状元糕。素有“老幼皆喜”的赞誉。
状元糕主材是大米和糯米,糖是次材,甜度多少决定糕的硬度和脆度,附材是桂花、玫瑰花干,起添香作用。
状元糕与一般云片糕的一次成熟不同,需要先蒸后烘二次工艺而成,成片的质量要求糕片上有烤出的自然花纹。一口咬下去,松脆可口。烘烤后的米香从口中迸发出来,停留在唇齿间。不甜腻,刚刚好的口感,令人欲罢不能。
枫泾天香豆腐干
据史料记载, 天香豆腐干作为枫泾特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枫泾天香豆腐干创始于清咸丰九年,在这之前,枫泾镇上赵隆顺豆腐店精制的豆腐干就小有名气。这年,又有该店徒工夏阿傲自行开业,挂牌夏隆顺豆腐店。
为与赵隆顺竞争,夏阿傲开始选用上等黄豆为原料,以珠元酱(一种特制酱油)、冰糖、八角、茴香、桂皮等为辅料,把豆腐干改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2.5公分见方),并在制作时用锡板在每块豆腐干上印“天香”字样。
枫泾天香豆腐干香味扑鼻,色泽乌亮,细腻鲜软,咸中蕴甜,既可作菜,又可零吃,还可泡在茶中吃(故有“茶干”之名),很快就在沪杭沿线出了名。
1984年,当地供销社在枫泾开设土特产商店,恢复了天香豆腐干的生产、销售。现在枫泾天香豆腐干携带方便,保存长久,深受消费者欢迎。
来源:i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