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消费200多亿只鸡爪,鸡爪从哪来的?是“远古冰冻鸡”吗?

旅游 背包旅行呀 2022-08-04 07:16

原标题:我国每年消费200多亿只鸡爪,鸡爪从哪来的?是“远古冰冻鸡”吗?

鸡爪是一种十分常见、且受欢迎的食品,其还有一个比较雅致的称呼叫做“凤爪”。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凤爪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上等的食物,具体的烹饪方法也并不简单,寻常人家做起来很麻烦,到店消费又比较贵。

但即便这样,我国的吃货们每一年对于鸡爪的消耗量是很高的,达到了两百多亿只鸡爪。可与此同时很多消费者心中都泛起了疑问,一只鸡的身上就两只爪,难道我国每年要因此杀掉一百多亿只鸡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市面上源源不断的鸡爪又是从哪里来的?

第一、鸡爪为何这么受欢迎

鸡爪是一种多皮多筋多骨的食物,其大部分都是软骨头,皮质有劲道,肉质很Q弹,一只鸡爪虽然吃起来没有很多肉,很有嚼劲,本来大家也就是吃个味道而已,而鸡爪经过简单处理之后,就具有了越嚼越香的特质,所以才会这么受吃货的欢迎。

而且鸡爪的做法多种多样,可以做出小吃类的卤鸡爪、酱鸡爪,还可以做出泡椒凤爪、虎皮凤爪、酸辣鸡爪、柠檬凤爪、红烧鸡爪等,比较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每一种做法都拥有独特的口感和味道,令人垂涎欲滴!

与我国邻近的日本,对于鸡爪却一直都不热衷,因为他们心里觉得这种东西并不干净,而且吃起来要吐骨头,并不雅观,所以他们并不喜欢吃鸡爪。而且由于日本四面临海,天然的更加喜欢吃海产肉类,这实属正常情况。

其实,我国应当是世界上对鸡爪最为热衷的国家了,不仅日本,海外很多国家对于鸡爪都并不热衷,他们都把鸡爪当成垃圾一样丢掉,或者拿去充当动物饲料,而我国却将鸡爪卖得比鸡肉还要贵。这可能是得益于我国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多种多样,自成体系的烹饪方式。

第二、市面上的鸡爪都是从哪里来的?

一只鸡只有两只爪,而一斤鸡爪有十五只左右。十五只鸡爪顶多只能做出一盘菜,而一整只鸡的鸡肉却可以让一家人吃好几顿。如此换算来,在我国的市场上,鸡爪和鸡肉在数量上并不对等。既然如此,那么多余的鸡爪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问题并没有那么复杂,其来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国内进行正常化的养殖供应,一只正常鸡的养殖期一般在5-6个月,所以如果这种养殖速度快的话,根本就供应不了市面上对于鸡爪的巨大需求。

所以我国的专家们已经培养出了一种,能够迅速成型的肉鸡,叫做白羽鸡。白羽鸡是一种杂交鸡,其外形特点主要为其羽毛的白色为隐性性状!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白羽鸡市场便开始发展,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中,产业化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也是我国肉食品中唯一能够大量出口创汇的行业目前依旧保持着发展趋势,且拥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白羽鸡的养殖只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可以出栏了,比起传统的三黄鸡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生长速度更快、体型更大、肉质更厚实。

养殖期变短,意味着成本就更低,出栏率就更快,料肉的转化率就更高,利润空间更大,更受养殖场的欢迎。

二是从国外进口。前文已经说过,海外的很多国家向来不喜欢吃鸡爪,所以他们的处理方式顶多就是拿去给动物当饲料,然而渐渐地,他们发现了中国人很喜欢吃鸡爪,这可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市场,自然不能轻易放过。

很多欧美国家抓住了,我们爱吃鸡爪的商机,便大规模地出口到中国来,赚取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很多冻鸡爪,确实是大多数都是从欧美等国家大规模进口而来的!这些进口的冻鸡爪比一些新鲜鸡爪还便宜,肉质也过得去,所以很受我国消费者的欢迎。

第三、消费者如何辨别鸡爪的质量问题?

既然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很便宜的冷冻鸡爪,都是通过海外国家运过来的。如此路途遥远,即便在冷冻的情况下,也难免会出现肉质损坏的现象。

而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能够让远道而来的鸡爪保持得更久,会用甲醛进行浸泡,使得其看起来肉质肥厚,实际上其营养价值早就已经流失干净了。这样的鸡爪吃下去,可能不会对身体造成多么明显的损害,但总归是对吃多无利的。

此外,一些腌制类的鸡爪,泡椒凤爪、虎皮凤爪等,可能会含有各种不知名的食品添加剂,这些东西吃多了,对于身体也是有害而无利的!

所以我们消费者究竟要如何做,才能去甄别出鸡爪质量的优劣。以生鸡爪为例,我们可以简单地通过颜色来判断其好坏。一般的生鸡爪,如果颜色发红或过于苍白的话,那其大概率就是不新鲜,质量差的鸡爪。

此外,还可以通过气味去分别,正常生鸡爪如果放到鼻前去闻的话,是感觉不到有任何异常气味的,反之如果有异常气味,那就是质量不好的鸡爪。

通过触感去辨别生鸡爪也是可以的,质量好的生鸡爪触碰起来很有弹性,而质量不好的生鸡爪则稍微一触碰,就会受损。

如果以上这些甄别小技巧,你依旧觉得太过于复杂,且麻烦的话,可以用一种最为简单的方式去减少自己吃到坏鸡爪的概率,那就是尽量去菜市场买些现宰的鸡爪,尽量不要去碰那种冷冻的鸡爪。当然这样,你买到的鸡爪就会比较贵了,就看你如何去取舍了!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