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开热气腾腾的烤红薯,金灿灿的红薯肉流下香甜而滚烫的蜜汁。即使对现在衣食无忧的人们来说,逛街的时候,在路边买上一颗,敦实的分量,软绵绵的口感,也总能让人大饱口福、回味无穷。
但对于老一辈的人们来说,红薯可并不是解馋的东西,而是用来填饱肚子的主食。
饥荒年代,饿莩载道
说起大饥荒,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景象。比起那个年代,现在的我们丰衣足食,粮食不够用,我们有杂交水稻;经济能力不足糊口,我们有精准扶贫。
如果不是史书上血淋淋的记载,我们永远也不会体会到那个年代人们的绝望与痛苦。
在古代,人们从来都是靠天吃饭。天公作美,则五谷皆收;正值灾年,人民则苦不堪言。明朝年间,福建旱灾不断,农民的收成不好,整个国家出现了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
当时的人们食不果腹,有人啃食树皮,有人携家眷投河自尽,多地甚至曾出现“人食人”的惨剧。吃不上饭,人民对朝廷的不满急剧增加,暴动不断,人民更加民不聊生。
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明朝后期,
福建大部分地区农民多年颗粒无收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因为天灾不断,农民的收成始终得不到保障,原本就没有过亿的人口数量一落千丈,使明朝元气大伤。
君王和各地官员对此却束手无策,敌人入侵可以打,兵力不足可以补,可天灾该如何去抗衡。直到一个远洋回归的商人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乡试失败,弃文从商
陈振龙是个土生土长的福建人,从小饱读诗书,天资聪颖加上刻苦努力,后来成功地考上了秀才。明朝不同于之前的朝代,明朝对于社会制度的控制极为严格,秀才的地位也相对较高。
例如:秀才可以随意出门;见到官员不必和普通老百姓一起下跪;甚至有一张专门的凳子用来和官员交谈;普通的老百姓服苦役、交税,秀才都可以拒绝;除锦衣卫外,普通官府不可对秀才用刑等。
因为地位高,明代的秀才竞争极为激烈,有的人考了一辈子也没能当上秀才,而陈振龙不到二十岁就中了秀才,年纪轻轻的他就在同乡中小有名气。
大家都觉得如此天资聪慧的人,接着读书考试,日后定能当上大官儿。然而,和大家料想的不同,陈振龙没能当一辈子的读书人,也没能当上大官儿。
中了秀才之后,陈振龙又多次参加乡试,但都没能成功,于是他果断放弃了读书,转行做起了商人。在古代,商人地位本来是非常低下的,排在官员、读书人和农民之后,无论富甲一方还是富可敌国,商人都不能入朝为官、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直到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才得到明显的提升。
陈振龙借此局势,另辟蹊径,开始了从商之路。
冒死偷藤,救国救民
由于做生意的缘故,陈振龙多次去海外经商。有一次,他来到了菲律宾,在工作之余,他经常观赏这里的风景。一天,他像往常一样,沿着小镇的街道散步,走着走着,目光被街边的一种植物吸引了,陈振龙发现这种植物生命力顽强,产量惊人。
后来他仔细观察看见,在菲律宾,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种植这种植物。不少菲律宾人把这个植物长出的果实作为主食。
从小就经历过饥荒的陈振龙马上意识到,这个植物也许能解决家乡的饥荒问题,心系祖国的他决定趁这次回国,把这个东西带回去。但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当时的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任何人出入菲律宾都要经过西班牙政府的严格检查,而红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
西班牙明令禁止任何人将其携带出境,如有违反,就地处决。西班牙政府在每一个出境口都设置了多名检察官。
但陈振龙想到家乡的人们还处在食不果腹的状态,决心将红薯带回国,既然没法当官儿效忠朝廷,作为商人同样为国分忧。
陈振龙左思右想,后来无意中看到船上的吸水绳和红薯的藤极为相似,便决定将红薯的藤缠于麻绳中。
结果有惊无险,西班牙的检察官虽然仔细检查每个出境人员的随身物品,但并没有发现陈振龙偷偷带回来的红薯藤蔓。陈振龙万分激动地在海上航行了七天后,赶到家中,立刻与儿子将红薯藤种下,按照在菲律宾学来的种植方法,
果然,四个月后生命力顽强的红薯藤成功长出了红薯。
为了红薯能在自己的家乡得到更广泛的种植,陈振龙找到福建巡抚金学曾。金学曾也一度为粮食问题发愁,得知此事后,立刻大力推广。
过了几个月后,当地农民先后种出拳头大小的红薯,一直为粮食发愁的金学曾看着这些生熟都能用的红薯,看到它们被成功培育出来,终于松了一口气。
从此之后,红薯在福建被大量种植,福建人民的饥饿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福建人为了感恩金学曾的推广,将红薯命名为“金薯”。陈振龙则被后人称为“番薯之父”。
后来,陈振龙的孙子陈世元等人将红薯带到浙江、河南、山东等地。大力宣扬其耐旱、高产、生命力顽强的优点,呼吁当地农民种植红薯。
陈世元更是亲自教授当地人民培育秧苗的技巧,在田间教人们如何修剪枝条,经过一番努力,到了秋天,多地农民成功种出红薯。
因为红薯作为农作物性状优良,不久,便在全国多地普及。成为仅次于水稻、麦子和玉米的重要粮食作物。
饥荒问题解决后,整个国家元气大增,一直到清朝,人口已增长了三亿多。在民以食为天的年代,百姓为了感谢陈振龙冒死将红薯带回国的丰功伟绩,在多地建起祠堂。后来因为一些原因祠堂被拆除,1957年重修,并命名为“先薯亭”。
陈振龙的光辉事迹也一直流传至今,供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