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吃”,咱中国人的话就多了,若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那么中华美食文明,同样也是上下五千年,甚至更久,北京的烤鸭,天津的麻花,浙江的西湖醋鱼,还有重庆的火锅,四川的串串儿,湖南的臭豆腐,云南的过桥米线……咱中华美食,简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犹记得去年疫情袭来,众人宅家月余,若是在此时端上一盘子大闸蟹、小龙虾,一碗臭豆腐、糖油粑粑,一杯热热的奶茶,准能让湖南人直流口水,恨不得马上跑出去,下馆子“撮一顿”。
幸运的是,咱们国家的疫情防控做得相当好,如今我们早就能出门痛痛快快下馆子了,既然说到了“吃”,不如今儿笔者就带大家看看,上世纪70年代下馆子的场景,年轻一辈的朋友恐怕不知道,那时候服务员的地位可比顾客高哩!不信您接着看!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上世纪70年代,整个中国正值百废待兴的时刻,绝大多数人都过着紧巴巴的生活,别说下馆子,大家能保证每天有顿饱饭吃就不错了,而且那个年代,饭馆在我国并不流行,除了大城市里,基本很少见到。
在这种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国家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的物品,便是各种“票”,啥粮票、油票、布票等等,多达上百种,总之在那个年代,一切东西凭票获取,吃饭要给粮票,喝酒要给酒票,就连一分钱买一盒火柴,也得拿出火柴票。
而与票证相对应的,还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城乡二元分割制度。而且国家每个月定量供给的粮票、油票,只有城市人口才有,没有“城市人口”这个身份,就拿不到票证,也就是说,农民一旦离开土地,就无法生存,所以那时候的农村人,根本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进城打工。
就算城里人拿到了粮票,也不见得能在所有地方购粮,除非发的是“全国粮票”,若你要出差啥的,就得去单位开介绍信,然后去粮店换成“全国粮票”。
您说说,这种情况下,哪里会有多少饭店、餐馆存在呢?就算有,普通老百姓也舍不得花那个钱(一般来说,上世纪70年代下一次馆子要10~20元左右,而普通人1个月的收入,也不过30来块,相当于下一顿馆子,要花掉近1个月的收入),而那时候能开起来的饭馆,也主要是国营饭店。所以能毫无负担地去这样的地方吃饭的,非富即贵。
不过咱普通老百姓若是遇到了大事、喜事,也是会去饭馆吃顿好的,你一块,我两块的,凑上一桌,也是相当丰盛,而且亲朋好友们一起去下馆子,那可是相当有面儿的事。不过这里要注意,当年去饭店吃饭,可没有啥“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那时候的服务员,地位可比顾客“高”。毕竟在那个时代,在国营饭店里当服务员可是相当体面的工作,按照国家标准领取工资,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诚如上文中所言,那时候买粮、买油都得用票,许多东西都是限量的,所以进来前,你就得先想好吃啥,不然服务员就先招待其他客人了,若你态度不好,或是想插队,很有可能被服务员呵斥或赶走,若是你们那桌出现浪费现象,服务员也会当场罚款,当然了,那时候也没人会浪费。
至于菜品方面,和现在比起来确实单一了许多,由于交通、储存等各方面因素,饭馆基本只提供当地的菜品,若是想吃其他地方的美食,就只能亲自去当地品尝。
直到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开始活跃,国家也开始逐步缩小定量配给的范围,等到1983年,由国家统一限量供应的只有粮食和食用油2种了,接着粮票和油票也逐渐取消,人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来挑选不同的商品。
虽然在38年后的今天看来,取消票证好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在当时,这可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而票证的消失,恰恰证明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今,咱们就算足不出户,也能尝遍天下美食,下馆子再也不是“有钱人”的专属名词,而这,不过是30多年的变化,相信咱们的国家以后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富强,身为中国人,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