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创立锦江饭店支持革命,归为国有后遭排挤,96岁仍在奔走

旅游 刀白眉 2022-08-12 11:53

原标题:董竹君:创立锦江饭店支持革命,归为国有后遭排挤,96岁仍在奔走

作为国家级别的饭店,锦江饭店一般都用来接待国内外领导和政要等人物,是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的存在。1970年代,尼克松访华时就曾住过锦江饭店,并给予了“这是我住过世界最好的饭店之一”这样的高度评价。

锦江饭店自创立之初,已经走过了86个春秋,并收获了无数的赞誉。但这其中有许多故事值得了解,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锦江饭店的创始人董竹君,以及她和锦江饭店难以割舍的联系。

创立锦江,一炮而红

1935年,当时还是督军夫人的董竹君,拿着一位义士赠予的2000块钱,就开始创办锦江饭店。她开办饭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位革命同时跟她讲,如果她能开办一家饭店就更利于革命事业的开展。

就是这句话,让董竹君没有犹豫,决定拿着刚到手里的救命钱开办一家饭店。她在朋友的帮助下开始搜找合适的开店地址,最终她选择上海法租界的一处繁华路段上,然后就开始了店面装修和人员招聘。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开业第一天,锦江饭店就一炮而红。它的红火并不是偶然,这其中有董竹君的心血所在。

即使拿现在的星级餐厅,和86年前的锦江饭店相比,锦江饭店也丝毫不逊色。当时,锦江饭店出色之处在于它的装修和菜式上面。

锦江饭店从外观来看,是个四层楼店面,店面的墙壁全部用亮黑色瓷砖,一下子就提升了锦江饭店的档次,显得很有个性和大气。

四层楼也是分工明确,一楼是客房和订座间,二、三层楼是用于接待不同层次客人,四楼则是厨房所在。这种人性化设计,让不同客人能够分流到舒适的用餐环境中。

从内部设计上,董竹君更是花费了很多心思。她原本是上海长三堂子出身的青楼女子,这个青楼在当时是最高级别的,里面的格调和陈设布置都十分高档,沉浸其中的董竹君自然对审美有着很好的基础。

后来,她又去到日本求学,在日本上层社会中生活,学会了花艺、家政和设计,进一步提升了她的审美趣味。回国后成为督军夫人,丈夫夏之时家中有许多古董字画供她欣赏,这为她的审美注入了别样的灵魂。

因此,她开设的锦江饭店可以说结合了中西日三国的艺术审美,置身于店内,三步一小景五步一大景,每一处景都别致值得人玩味一番,但又显得自然而舒适。在各类细节上,锦江饭店更是做得细致,餐巾纸、餐盘、台布、被子等都是值得玩味的艺术品一般。

菜式上,锦江饭店融合了四川菜、官菜、民间菜等的优势,对菜式进行了改良,融合出新的菜式,使得菜品能够照顾到南北地区来的客人,并且还研制出了几款独制的菜肴,成为了锦江饭店的招牌菜式。

归为国有,与锦江饭店割裂

为了便于革命事业,董竹君还在锦江饭店内设置了一个特别间的餐间,这个餐间与她的办公室紧挨着,目的就是方便她与革命同志们进行联系。但就是这个特别间,让董竹君在动荡时期遭到了无数次的提审和批斗。

锦江饭店成功后,董竹君又开设了一间锦江茶室,同样一炮而红。锦江茶室里面也是当时上流人士常常聚集的地方,各界人士在此闲聊、洽谈和写作,很像如今的商务咖啡馆或者文艺沙龙。这些都为建国后,锦江饭店归为国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1年,锦江在政府的要求下收为国有,并要求将锦江饭店和锦江茶室合并,搬到新的更大空间的地址扩充发展,并承接国家和各国政要食宿的高级场所。

董竹君听到这就很激动,她本就是一位革命人士,与周总理等人有着紧密联系。想到锦江将能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她同意了这一要求。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令她难以预料。1953年,她作为锦江创始人和首席董事长、经理的职权被架空,在锦江内部,她遭到了排挤和被夺权。

这一切发生了,她还浑然不知。但只要锦江能很好的发展,她退到二线也心甘情愿。这一年,她还见到了周总理,但对此事只字不提。

她的全部心血和财产都放在了锦江饭店,退居二线后,她的收入仅靠每月一百六十多元的工资,不能支撑她在上海租房和生活,还要依靠儿女子孙们接济。

遭遇更大不公平,96岁仍奔走

当年锦江饭店充公后,里面的各类物件和饭店估值有三千两黄金,相当于1951年的十五万美元,这笔财产应属于董竹君,但她愿意为国充公,为国做贡献,只求锦江能够发展得更好。

当时为了补偿她,上海市政府给了她4万元的补偿,但这笔钱也不是全给她,而是当做饭店迁移和清理费用。饭店迁移后,落到董竹君手上的补偿款仅剩下一万多元。

1986年,锦江进行了创立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但当时86岁的董竹君却在公开媒体上,看到的是锦江饭店成立三十五周年的纪念活动,且在纪念册上没有董竹君的名字。锦江饭店创立之初的15年以及董竹君等初创人员,与锦江饭店割裂开来,令董竹君再也无法忍受。

于是她四处奔走讨要公平,身边人不理解她,觉得已经80多岁的年纪了就不要计较这些事情。但董竹君仍旧为自己和锦江讨回历史事实。

她一生全部的心血都在锦江饭店上,即使锦江饭店已经不在她名下,只要锦江饭店仍旧得以长足发展,她不计较个人的得与失。但直接抹去锦江饭店15年的过往,她绝对不答应,锦江饭店也不再是原来的锦江饭店,她不能接受锦江饭店历史的不完整。

但董竹君的努力,并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成果。1996年,锦江饭店召开了45周年庆祝大会,建国前的15年历史仍旧被割裂开来,董竹君也未获得通知。

但在这次大会上,时任锦江饭店的经理在大会上肯定了董竹君等老一辈初创人员的奉献,给了她些许的安慰。

小结:

如今的锦江饭店依旧延续着它辉煌的历史,承载着来自国家的重托。在锦江饭店陈列室里,对建国前的那段初创历史,也有着详细的记录。这段历史,正是九十多岁高龄的董竹君奔走四方争取里的公正对待的见证。这位伟大的老人,值得我们铭记,她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