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罗敏在抖音上开启了第一场预制菜直播带货,凭着“1分钱抢一道预制菜、5分钟送出一部iPhone”疯狂砸钱模式,拿下了最高超过 2.5 亿元的 GMV。
但因为在召开的预制菜招商大会上,表示可通过贷款服务帮助 10 万用户开设线下预制菜门店,让人们猛然想起了当年罗老板以“趣分期”收割大学生的历史。在质疑谩骂声,罗敏悄悄清空抖音账号,但是预制菜的火爆仍然继续着。
预制菜,资本新宠儿
预制菜就是经过预加工的可食用原料制成的半成品或成品产品。大致分为四类, 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比如商店的方便面、简单烹饪就可以吃的酸菜鱼料理包、超市里按照分量分装的净菜、净肉、辅料等的小炒菜组合等等都被划入预制菜的范畴。
但不管它们如何分类,如何包装,这类产品的核心就是简化烹饪的流程,让消费者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很简单的烹饪方式吃到美味的食物。
这两年,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需求爆发,成为了被看好的“新风口”。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期间,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45.9%;叮咚买菜的预制菜同比增长400%;淘宝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00%,盒马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345%。
而艾媒咨询数据则对预制菜的市场规模进行了评估与预测,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为3459亿元,过去1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而到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0720亿。
德勤发布的数据显得更为乐观。在《2022年预制菜市场展望》报告中,德勤称,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5500亿元,未来5年年均增长率(CAGR)有望达13%,2026年将突破万亿市场规模。
万亿级的市场蛋糕,让生鲜电商平台也被吸引前来。曾经还在社区团购里激战的生鲜电商平台,也转身就卷入预制菜赛道。比如,盒马鲜生成立了3R事业部,推出自有半成品品牌“盒马工坊”。而叮咚买菜入局的更早,在2020年就成立了预制菜部门,2022年启动独立品牌“朝气鲜食”。
当然,预制菜更是成为了资本“心尖上的红人”。
根据《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洞察报告》以及红餐网的数据,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国内预制菜赛道共计发生40余起融资项目。包含查特熊、牛痴餐饮、懒熊火锅、珍味小梅园、味知香等相继获得融资。其中,陆正耀创办的舌尖英雄所完成的16亿元的B轮融资,是今年以来融资数额最大的预制菜企业。
预制菜走红,需求与供给的“双向奔赴”
其实,预制菜产业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预制菜配套产业,早已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肯德基等洋快餐纷至沓来,在我国落地生根。随后在2000年到2020年中间这段时间里,不断涌现和发展,主要服务B端市场。除了麦当劳肯德基这类洋快餐之外,真功夫、悟饕、嘉旺、嘉和一品、芭比馒头、吉祥馄饨、老胜香、东方饺子、袁记等等连锁企业,都在应用预制菜料理包。
对于B端市场来说,降本增效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餐饮行业“高人工”、“高房租”、“高原材料”、“低毛利率”的“三高一低”老经营难题,使得它们需要不断压缩用人、场地、原料成本。
除此之外,随着餐饮企业连锁化程度提高,企业对口味标准化和安全性便有更高的要求。要知道,现场炒制的餐品难以保证品控稳定,而预制菜则能够解决这一痛点。
更因为外卖市场的爆发,出餐速度被看重。加热2分钟就能出餐的预制菜,比现场炒制的餐品更能抚慰食客越来越不愿等待的焦躁心情,为商家赢得更多好评。
但在疫情出现后的2020年,C端预制菜迎来消费高速期。湖南新聪厨食品有限公司就是瞄准C端需求的企业之一,该公司近期孵化了预制菜零售品牌“筷做饭”,针对C端售卖预制菜。
而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发展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力,随之而来的是饮食结构被改变。其次,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以及更高频次的加班,使得年轻人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回到家花上一两个小时去烹饪晚餐。
除了人的需求在加强,客观硬件的支持也在不断发展。在供给方面,近年来冷链物流的发展为预制菜储存提供了更强的硬件支持,使得菜品能够长时间储存,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预制菜新鲜度的需求。在渠道方面,盒马、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也为预制菜开放了“货架”,让预制菜能更好触达消费者。
农业企业,赛道中最奋进的选手
近日,餐饮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NCBD(餐宝典)正式发布“2022中国餐饮金饕奖2022中国预制菜企业TOP50榜单”,安井、盖世、谷言、国联水产、千味央厨、王家渡、味知香、温氏、正大等企业上榜。这些企业是当前全国近8万家预制菜企业中的佼佼者,在预制菜赛道处于竞争格局分散、区域特征明显的跑马圈地阶段中,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创新产品、拓展渠道,加速抢占市场份额。
但是,预制菜赛道上却入场了较为特别的选手,那就是各地的农业企业。
农业企业转向预制菜的积极性更为明显。疫情以来,农产品原料成本、物流成本等上升,叠加传统速食企业竞争加剧和消费不振的情况,农业企业利润率下降,甚至出现亏损。不少农业企业都在寻求改善经营状况的新路子。而预制菜通过贴近、挖掘和培育市场需求,够推动产业链条向下延伸,能够为企业拓展更大利润空间。
要知道,长期以来由于农业企业受限于规模、资金、销售途径等因素,农业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不足。不少传统速食企业是大型餐饮集团的供应商,难以获得品牌的高附加值。
地方政府更是希望以发展预制菜扶持当地农业产业,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和农民增收致富,甚至开始暗戳戳地抢夺“预制菜之都”的名号。广东省提出,要在5年内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温州市也在近日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硬核扶持预制菜产业发展。大同市更是拟5年建成年产值达30亿元的肉类预制菜龙头企业。
但是,预制菜真的是一场好生意吗?对于一个处于赛道争先期的行业来说,这一问题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