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曾仕强:全世界订条约都不敢用中文,西方人永远不会懂

旅游 红尘画卷 2022-08-22 10:40

原标题:国学大师曾仕强:全世界订条约都不敢用中文,西方人永远不会懂

曾仕强曾经在一则节目中谈论到中国汉字,他评论道,中国汉字很难使用在世界条款条约上面,因为文法松散无法严格定义。诚然日月有缺,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没有完美无缺不留一丝瑕疵的,包括汉字。

正如曾老所言,国际上任何与政治、军事之类的国际条款都没有与中文汉字挂钩的,即使是中国参与其中内容也尽是外文书写。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为渊源博大的国家,我们书写的汉字历经了千年的风霜流传到我们手中,它们每一个字都是一篇故事,讲述着中华五千年山水未变,依旧渊源流传。

文化差异

世界上广为流传一句这样的话:“西方人热情奔放,而东方人含蓄内敛”。这种社会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在文字上也一览无遗。西方近几百年发展史上基本都是不断扩张与分割的历史,一直行走在不断的变迁与交流上,在这种环境下西方人所使用的语言一直比较简单明了。

现在世界上最为流传的英语,其最具优势的就是直白明了的方法,一句话的意思不会变化多样,从一出生便是板上钉钉的含义。很多国际条约都采用英语,就是因为看中了这一点。

而我国文化在经历了千年的风花雪夜后,早已演变为了更加陶冶人心与无穷多变的表达方式,比如拿最为鼎盛的唐宋来说,直白明了的诗词永远无法获取人们的芳心,反倒是寓意越深,人们阅读起来思想情操,流转千回方得其味的感觉最为得到人们的青睐。

那种回味无穷的境界正是中华汉字的精髓所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同一款条约相同的字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这种变化多端的文字,正是签订条约时最为忌讳的问题所在。

一旦发生矛盾问题,存在歧义的条约势必会对其中一方不利。所以如今签订条约,一般会用最为明确简单的英语或者法语。再加上字母字体跟方块字体天壤之别的差异,这是文化上无可挽回的差距。

汉字的历史

源于商朝的甲骨文发掘至今,已经证明了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历史与文化未曾中断过的国家,汉字由开创至今已经演变为了诗词歌赋、书法、小说、文言文以及史记等用途。汉字的出现是中华历史混沌初开的存在,它的作用甚至丝毫不亚于火苗对于人类文明的推动。

反观西方众国,虽然也曾存在过文明较早的古国,但国家连同文明早已一同埋葬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传说仓颉造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汉字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先河,还开辟了中国伟大的哲学思想。

比如“水”字,在甲骨文中是有道河道,漩涡,河岸的形象,当我们站到岸边眺望河水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一个形象吗?之后水字便演化合成字的三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点水。

再比如“火”在甲骨文中,当我们在夜晚中围绕着一堆熊熊燃烧的火,看着串腾的火苗,跟甲骨文字中如出一辙。在此之后汉字在时间的演变下开始了样式不一,形态纷乱错杂极为不便,之后秦王嬴政一统六合,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规范了文字的写法,推进了中华文明进入了一个焕然一新的时代,汉朝的隶书以及后期演变的楷书草书和行无一不是或潇洒飘逸或典雅端庄。

在经过1955年1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简化修订之后的每一个汉字都是形音意优美无缺的结合体,每一个字都能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正如曾仕强所说,中国语言没有主词,没有地点,没有时间性只看表面便能悟出很多的道理,不需要辩论,文法松散词性极大,从任何角度出发都能自圆其说,就像中国的传统太极。

汉字的垒石

汉字的表达方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进,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地界,它统一了我们的思想,成为了祖国人民富强统一筑建文明社会的基石,每一个国人都应对汉字充满敬畏。

语言在文化之中,但文化的拓展不完全是语言的使用,它包含了政治、军事、法律等重要国家因素。汉字承载了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从全人类的文明历史来看,灭绝一个民族无非是从两点出发,一是国土无存,二是文化侵袭,民族文化衰微自会不攻自破。

19世纪的中国,两难并存。当时中国被列强欺凌民不聊生,民族自尊与自信跌落到前所未有的谷底,在这种背景下不少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国家落后的真正原因,在经过深思之后,不少国人得出了落后因为守旧,而文化的核心是文字,革命需要推陈出新。

在钱玄同写给胡适的一封信中,便聊到了废除汉字的重要性,甚至谈及罪恶。当时的意见分为两派,一方认为废除汉字势在必得,是国家进步之根本。一方认为汉字是千年传承,定可延续使用。

半个世纪后最终的结果朝着中庸的方向发展,文字在争论中增添了注音,优化了学习使用。

小结:

回过头来看当年的文化争论,对错可谓是高下立判,不过在文化延续的过程中自我审视自我批判,纵然是良好的进步行为。当然中文不被适用于条约签订中,并不意味着对祖国文化的自卑。

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倘若中文不具有过多的迷惑性,西方人对中文变幻莫测的刻板认知得到改善,那么中文在推向世界的道路上将会突飞猛进。

自古以来,汉字都被蒙以神秘的面纱,但当你走进中国汉字,云纤雾绕的前幕之下,是更加波澜壮丽的风景。神秘而不迷惑长久以来就是中国外交的真实力量。

文化不能从上向下压,因为它应该是从下面高涨起来的。——里德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