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霆锋种的柿子熟了,马上研发柿饼,网友:担心砸到脑袋

旅游 趣论古今客 2022-05-17 08:53

原标题:谢霆锋种的柿子熟了,马上研发柿饼,网友:担心砸到脑袋

文/阿宏

“秋冬萧瑟万物休,唯有柿树挂灯笼”,时下正是柿子上市的季节。锋味的创始人谢霆锋,晒出标题为“塌过得菜园子里,我种的柿子熟了,马上研发柿子饼。”并附上硕大的柿子照片,和一张自拍照。网友纷纷表示:哥,担心你唯一的柿子,会砸到你的脑袋,离它远点。

锋哥这柿子可真大,以至于柿子抢夺镜头,让人很容易忽略谢霆锋的存在,网友说“又时看图找谢霆锋系列。”咱们暂且不说这张平平无奇的直男自拍,对于这颗大柿子,很多朋友那可时动容许久,很多朋友菜谱都想已经想好了,怎么办它都盘算的甚是明白。不过做出极品美味,还需要对食材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

柿子的渊源:

柿子开始是以野生状态出现,是一种原生态水果经过人们栽培后,形成现在的柿子。我国曾发现250万年前的新生代野柿叶的化石,同时东南亚等地也有类似化石出现。中国可以说是柿子的故乡,3000多年前就有柿子的栽培。《礼记.内则》中记载,柿子是当时国君日常食用的31种美味之一,也是当时祭祀是的用品,可见柿子当年地位之高。《谢东宫赐柿启》简文帝赞誉柿子

“甘清玉露。味重金液。”

这是对柿子味道的认同。

唯一封侯的树:

民间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早点以放牛为生,过得穷困潦倒。就在这么一天,朱元璋到了别的村庄,那是真心地饿,巧的是他看见一堵破墙后面挂满果实的柿子树。于是上前,一顿狼吞虎咽,吃了个柿子饱。等朱元璋再次路过此地时,已经是黄袍加身。此时恰好霜降,往事瞬间涌上心头,于是脱下身上红色袍服披于柿子树上,并亲封其为“凌霜候”。民间传说总是带着神奇的色彩,我们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却是肯定的,柿子确实是明初有大力推广种植。史书给出一条硬生生的理由:当时为了脱贫,朱元璋让百姓多种桑树、枣树、柿子树,理由是:“丰年可以卖钱,歉年可当粮食”。可见民间传闻也有几分来源。

柿饼的坎坷路:

柿子除了鲜吃以外,那就是谢霆锋要研发的柿饼了,这是传统的中国美食。从先秦开始人们把柿子作为贡品,献给君王开始,人们便已经在在求柿子的的路上。唐代·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中,对柿子的价值做了总结性的发言

:“柿有七绝:一寿、二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

从此,人们对柿子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狂热的追求,从而开始研究怎么储存这种人间美味的办法。

直到宋代温水脱涩、鲜果脱涩,以及对及柿饼加工和用泠盐水渍贮藏等方法成熟应用,柿饼才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宋·仲殊有首诗:

《西江月?柿》

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

轻匀绛蜡裹团酥。

不比人间甘露。

神鼎十分火爆,龙盘三寸红珠。

清含冰蜜洗云腴。

只恐身轻飞去。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柿饼在宋代就已经是文人墨客的笔下美味。后来,因辽宋战争频发,灾荒严重,人们利用柿饼充饥也就成了家常便饭。随着时代变迁,到了明朝朱元璋为了应对灾荒,大量种植柿子树,并且做成柿饼以备充饥,柿饼也有各种做法。

除了直接的柿饼以外,还有各种衍生吃法。比如西安的黄桂柿子饼,就是用柿子、白糖、糖桂花、核桃仁等,加入动物油后,烙制成饼,其色泽金黄,口感香甜美味,是西安的时令风味小吃。

不光是西安有自己的柿饼,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柿子美食文化,也有符合当地风味的柿饼,这恰是中国地大物博的再现,才有得我们有如此之多的美味。

看图找谢霆锋系列,硕大的柿子,自称开始研发柿饼,我们期盼谢霆锋研发的柿饼,希望是一种新的柿饼,刷新大家对柿饼的味觉,也给自己在追求柿饼的路上锦上添花。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