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羊肉有膻味?宁夏那边的就没有?

旅游 莜莜草 2022-04-22 11:07

原标题:为什么羊肉有膻味?宁夏那边的就没有?

天热要撸羊肉串,天冷要喝羊汤!

清炖滩羊肉、涮羊肉、烤羊肉串……整起来!

相比猪肉的超高国民度、牛肉在西餐中的影响力,羊肉的地位是有些不上不下,但羊祖上也是阔过的。

先秦时期,羊的地位仅次于牛;汉唐时期,羊肉成为宴请、待客时的大菜;到了两宋,羊肉直接称霸宫廷餐桌。北宋宫廷御厨只使用羊肉,皇宫中每日宰羊数以百计,羊肉有时还直接作为薪水的一部分发给大宋官员。

到了今天,大量食用蛋白质不再是奢侈,但不少人对羊肉依然敬而远之,说起来就是因为羊肉的膻。但也有人,就好这一口。

羊肉到底为啥膻?中国哪里的羊肉最膻呢?

01

羊肉的膻味是哪儿来的?

肉类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异味”:鱼肉的腥,猪肉的骚,羊肉的膻。如何去除腥膻骚臭,是处理动物类食材必不可少的一步。

如今,肉类异味的罪魁祸首已经被食品工业研究得清清楚楚了。鱼肉腥是因为一种被称为“三甲胺”的碱性化学成分;猪肉骚则归罪于高浓度的雄烯酮和粪臭素,前者让猪肉有尿臊味,后者则是猪肉粪臭味产生的主要原因。

那羊肉呢?当然也被扒得清清楚楚。

一般认为,瘦肉产生基本肉味,而不同肉类风味的差异则源于脂肪。

导致羊膻味的主要原因是羊肉皮下脂肪组织中有三种支链脂肪酸(BCFAS)——4-甲基辛酸、4-乙基辛酸和 4-甲基壬酸。

支链脂肪酸是反刍动物特有的脂肪酸。但这种脂肪酸并不是羊自己产生的,而是脂肪在羊的瘤胃中经微生物发酵形成的。

02

为什么有的羊肉膻,有的就不膻?

从羊膻味的形成机理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是羊,或多或少都会有膻味。那实际生活中,为什么有的羊就膻得让人皱眉,有的羊就“万花丛中过,不留一点膻”呢?

这里面的门路可就多了。

比如宁夏盐池滩羊近些年声名鹊起,《舌尖上的中国II》 认为其肉质最佳,电视剧《山海情》中将滩羊形容为:“咱宁夏这滩羊你在哪儿都吃不着,一点都不膻,香!”

盐池滩羊并不是瞎嘚瑟,而是盐池滩羊体内的支链脂肪酸含量确实很低,明显低于著名羊种小尾寒羊。

这就是羊的品种buff。类似的发现还有不少,比如,羊毛品质越好,膻味越重;绵羊与山羊比,山羊的膻味更重。

这能部分解释北方和南方烹饪羊肉的差异。

北方吃羊,以绵羊为主。中国固有的绵羊品种大致分为三大系统——蒙古羊系统、哈萨克羊系统和藏羊系统。

乌珠穆沁羊、小尾寒羊、苏尼特羊、滩羊、同羊、巴音布鲁克羊、湖羊等中国著名的地方品种羊都属于蒙古羊系统。

绵羊膻味轻,清炖即可。

而南方,尤其是两广、海南等地更习惯吃山羊肉。山羊膻味重,得下重料去膻,粤菜支竹羊腩煲就要下南乳、腐乳去炖。

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北方也有黄焖的做法,南方也有白切的做法。

除了品种buff,膻味轻重还看性别。

由于激素水平、代谢水平的差异,公羊的膻味要大于母羊和羯羊(阉割羊)。

所以不做种羊的公羊,都会阉割饲养。被阉后的公羊,性情温顺了,不再打架闹事惹是生非了;吃得少了,但肉长得多了。

膻味对老羊格外残忍。随着年龄的增长,羊脂肪中的支链脂肪酸的含量会明显增加。

除先天因素之外,饲粮大概是最重要的后天因素之一了。喂错了,羊肉完蛋。

地中海的一些国家,会给羊喂油菜、羽衣甘蓝等芸薹属植物,它们中含有的硫葡萄糖甙,会让羊肉膻味加重。

但化腐朽为神奇的饲粮,很多时候非人力可及。

每个人心中都有最好吃的羊,但若真的细究,半荒漠地带的羊,如宁夏的羊,其实比呼伦贝尔、锡林浩特的羊更好吃些。

一大原因可能是半荒漠地带特殊的碱化土壤和耐盐碱性植被,缓解了羊肉的膻味,提升了羊肉品质。

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不断发掘对羊肉风味产生积极影响的饲料添加剂,如维生素 E、丙盐酸、沙葱黄酮等。

另外,从嗷嗷待哺的小羔羊,到最终出现在人类的餐桌,羊肉的膻味其实也会受到加工手艺的影响。这里主要说说排酸。

很多人认为,羊肉新鲜好味的极致是现杀现吃,其实不然。给羊肉一点时间,将其放置在0~4℃的环境下8~24小时完全冷却,这个过程称之为排酸。

一方面,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发酵,保证了食品安全;肌肉组织中的体液和血液会排干,膻味减轻。另一方面,肉中的蛋白质会逐渐分解为氨基酸,大大增加了鲜美度和嫰度。

03

不膻的羊肉,对其最高的礼赞就是清炖

烹饪羊肉史,就是人类与膻味的斗争史。

对于不膻的盐池滩羊肉,一锅水、几段葱、几片姜,最大限度地排除其他调味料的影响,临门一脚用盐来升华。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