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不惊人的焖子,缘何在烟台如此受宠

旅游 好吃嘴 2022-05-03 18:12

原标题:貌不惊人的焖子,缘何在烟台如此受宠

“通体晶莹可代粮,烟台小吃数它强。街边摊点长龙摆,热气腾腾叫卖忙,”

这就是流传于胶东地区的著名传统小吃,烟台焖子的售卖场景。

焖子是用地瓜淀粉作为原料,添水搅匀而后加热打成冻体,凉透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方块,平锅煎至焦黄颜色,佐以虾油、麻酱、蒜汁等调料装盘而成。

关于烟台焖子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相传一百多年前,门氏两兄弟来烟台街晒粉条,有一次刚将粉胚做好,便遇上了连阴天,粉条晒不成,眼瞅着粉胚就要发酸变质。

情急之下,门大哥将街坊四邻都请了过来,用油煎着粉胚,再扣上锅盖焖一会儿,出锅后加盐和蒜泥拌一下,一人一碗,吃到嘴里,外焦里嫩、蒜香浓郁,大家异口同声叫好,感觉从没享受到如此不一样的美味。

门氏兄弟寻思着,这比做粉条又简单赚钱还多,干脆支锅立灶煎粉胚吧,但宣传起来叫个什么名称,谁也说不出,其中一上了年纪的智者,认为此食品是门氏兄弟所创,又是用油煎而焖,就脱口而出,叫“焖子”吧。

对于外地来烟没品尝过焖子的朋友,见到它的第一感官就是油乎乎、青黢黢的,好像遇到了奇葩的印度咖喱,任你怎么宣传,始终不太情愿下筷子。

“色”的确是不怎么样,显然无法勾起你的食欲,但是随即飘过来的丰富的、浓郁的香味,就像挂了饵料的鱼钩一样,会把你一步一步的吸引过来!

不大不小的汤碗,盛上煎好的焖子,浇上麻酱蒜汁,酸辣鲜香的味道直冲鼻根,一勺入口外焦里糯、软弹爽滑的口感,就像是脑花与饴糖的结合体。

醇香的麻酱、鲜咸的虾油,海边人家秘不外传的鱼露,加上提味的蒜泥以及爽口的白醋,一人一碗焖子,饭量大的再配上半斤大饼,稀里呼隆吃得不亦乐乎!

焖子这种食品不是胶东独有,北方地区都能觅得它的踪影,在不同地区只是做法不同,河北定州肉焖子,是用淀粉加精瘦猪肉以及肉汤灌制而成,而河南禹州的焖子,则是用红薯淀粉和半成品粉条蒸制而成。

而烟台、大连一带的焖子,和夏日里冰凉爽口的凉粉一样做法,不是太复杂,简单易上手,但每一步都蕴含着手艺人的执着和坚守。

颗粒状的地瓜淀粉,与水按1:6混合,加少量食盐后放入锅中边搅边拌,用中火慢慢煮开,直至全部变为半透明的青绿色,关火倒入容器中,静置至常温。

晾凉后切成约2公分见方的小块,再放入平锅加少许底油,不断翻动,煎至两面略焦、内部熟透后盛入碗中,做好的焖子外面裹着一层金黄色,看上去就食欲满满。

“蒜泥、麻酱、鱼露、虾油”,焖子的灵魂就是来源于这四种调味料,没有它们,再好的焖子吃起来是寡淡无味的,而蒜泥一定要是蒜臼里捣出来的,芝麻酱必须是农家小磨磨出来的,鱼露、虾油也得用当年产的最为新鲜的,只有这样才会香得地道、吃得过瘾。

料汁调好后,浇在煎好的焖子上,一道四季皆可、老少咸宜的名吃焖子即成,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人人都好焖子这一口”,烟台的大街小巷,但凡有摆摊设点的地方,都必然有焖子的一席之地,五六块钱一碗,既可休闲解馋,又能果腹充饥。

小吃街上到处可寻的焖子,在酒店里也不乏它的身影,烟台的大厨们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创新,推出添加虾仁、贝丁、生蚝、鱿鱼,甚至海参、鲍鱼等高端食材的海鲜焖子、三鲜焖子等品种,成为招徕外地游客的一道招牌菜,当然身价也翻了几番。

其实任何一种地方美食,都与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相关,它承载的是一种感情,是一种回忆,是某种解不开的情结,能睹物思人,亦能品味念亲。

而家乡的小吃,吃的就是那种文化,它既反映了先辈们的聪慧才智,又折射出一方水土的生活习惯,让我们善待它们、尊重它们,把这些富有地域特色、唤醒思乡情感的好东西,永永远远传承下去。

往期精彩不容错过:

鱿鱼、墨鱼、章鱼,到底是些什么梗

胶东海肠不得了,鲜美脆嫩至尊宝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