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米花糖“笑”时,孩童们的秘密行动也就开始了——通常会用手把软掉的米花抠下来解馋,抠不动的,就趁大人不在家时,用小刀从米花糖底部整齐的慢慢切割,一个高约20厘米的米花糖,就在不经意间越变越矮,呈现出各种姿态。忆及童年对米花糖的渴盼,现在回忆中仍是满满的甜蜜。
腾冲界头镇永安街,制作米花糖历史悠久,几百年一直传承至今。当地传说,界头米花糖的来历与一位戍边大将有关,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将军,就在每年春节时用泡米做成米花糖,以表达对他的感恩与思念,如同端午节的粽子之于屈原一样。自古忠臣路难行,但心系天下苍生造福百姓的人,终将以某一种物像活在人们心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加之米花糖生意的时节性太强,很多制作米花糖的人改行了,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传统手工米花糖的制作望而却步。值得庆幸的是,界头镇永安街熊家寨的熊德贵、郭金荣两户人家,以及桥头街上街社的林发祥夫妇,还在持之以恒地传承着这门传统手工技艺。
为了让米花糖能在除夕之夜前出现在千家万户,制作米花糖的几户人家,从农历十月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第一步:炒制米花。米花以上好的糯米为材料,用大盆或土陶罐、土陶缸等器物浸泡24小时,淘洗干净后用笊篱捞出置于簸箕内,放到没有阳光的地方自然风干,俗称“阴米”。晾干后的“阴米”需与干净的沙粒混合在一起用,温火炒至发泡成米花后,再用筛子将米花和沙粒分离,米花就制好了。
第二步:调制糖稀。糖稀是用麦芽糖熬制,这是米花糖制作工序中最关键的一环。先把糯米浸泡24小时,捞出沥干,蒸熟,将糯米饭放进温火烧热的大铁锅中加入水和一定比例的麦芽,充分搅拌后,在保持一定温度下发酵15个小时。等糯米饭与麦芽发酵后还需进行“干榨”,提取出汁水来,在火上熬煮4至5个小时,待水分彻底蒸发后,糖稀就算调制完成了。制作六七百个乃至上千个米花糖的糖稀,便是这样不厌其烦提取出来的,米花糖能“笑”或“不笑”,取决于熬制糖稀的浓度和柔韧度。
第五步:喜庆画脸。画脸是米花糖制作过程中最复杂、最精细、最费时的一个环节,也是米花糖能够喜庆出彩的点睛之笔,成品销量的多寡与此密切相关。比较熟练的彩画师傅,一天能为20多个米花糖画彩妆,新手也能绘得10多个。为米花糖画脸的原材料很是讲究,需用栀子果水和白糖水,分别与红、黄、绿、黑四种颜色的颜料在热水锅中隔水加热调制而成。这些训练有素的彩画师傅,每人用纸包住一个米花糖,左手托稳放在膝盖上,右手执画笔,用火盆中热腾腾的彩色颜料根据花糖的形状和大小,在米花糖上彩绘“福”“招财进宝”“年年有余”“四季平安”等字样和图案,再用彩色颜料勾勒花边,突出喜庆吉祥的氛围。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五左右,永安米花糖便在腾冲永安街、江苴街、曲石街等处的年货市场上隆重登场,一直卖到大年三十。腾冲人过年,家家户户都把米花糖供到正月十六,然后家人团聚分食。年年春节,米花糖总是与一家人朝夕相伴,为人们增添欢喜吉祥。(腾冲市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