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十种吃相,透露出其家教家风的信息

旅游 人文传媒网 2022-05-08 21:31

原标题:这二十种吃相,透露出其家教家风的信息

生活中,人们用餐方式各异,有人细嚼慢咽,有人狼吞虎咽;有人频频夹取,如金鸡点头,有人来回翻弄,如拨草寻蛇;有人浅尝辄止,有人风卷残云。这就涉及到了饮食的礼仪。

我们进食的习惯,一般都是在家庭里养成的。所以一个人的食仪(俗称”吃相“),尤其能够透露出其家教、家风的信息。

桐城姚文然与诸子共食。有一个儿子掷箸微有声。姚文然徐徐问道:“近来,你的兄长、老师有指出过你的过失吗?”儿子回答:“没有。”姚文然说:“你现在如此骄矜,谁会指出你的过失呢?细小的行为不谨慎,他日必将获取大罪。现在你在尊长面前如此轻忽放肆,你心中早已忘记恭敬为何物了。人的错误,都是由不好的习惯而积渐造成的,你要好好反省改过。”(参马其昶《桐城耆旧传》卷八)掷箸有声,在现代是非常普遍的。现代的父母自己尚且如此,更如何能看到孩子行为的不足呢?家风的培植、家教的涵养除了从这些细微处着手,哪里还有别的途径呢?

我们用餐时,要遵循社会上一般的习惯,尽量用右手持筷。孩子能进食后,就应该教他使用。想要“吃相”文雅,下面的一些行为,我们应该做到。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二十种食相禁戒

不腻手食:进食前,应先盥手。不得以腻手触碰食物、餐具。

一心进食:进食时,我们应当一心进食,不可以边吃边做别的事情,如看书、肴电

视、看电脑等。否则,心不在焉,食而不知其味。

不预张口:进食时,饭食到嘴边,再张嘴。不要预先就张大嘴巴,等待饭食。那样会显得比较贪婪。

不遥掷食:进食时,不可远远将食物投掷于口中。即便是一些颗粒状的食品,也不应当如此做。

不俯首食:进食时,不可俯下头去就饭食。合礼的做法应该是,左手持碗,右手持筷或匙,以饭食就口。

不含器缘食:进食时,可以以嘴唇支住或轻触器缘,不可以口含器缘,也不得令器缘触碰到鼻尖、额头。

不嚼食作声:咀嚼食物时,尽量不要出声。因为只有猪狗等动物进食时才“吧唧”作声。

不吐舌食:进食时,不要吐露舌头。

不舐(shì)手食:手上沾了食物,要轻轻拨落于残食处,不要振手(用力甩掉)。拨落后,用餐巾擦拭干净。不可舔舐、吮吸手指。

不鼓腮食:进食时,要小口,已咽下后,才再次进食。不要口中塞满食物,致使两腮鼓起。那也是贪婪的表现。

不含食语:嘴中含有食物,不要说话。否则,被人看到,令人作呕;或者会令饭渣喷出,极为不净。如果尊长有所问,口中食物较多,应该迅速到屏处,吐出来,然后回答。如果口中食物较少,则要咽下再来回答。

不落饭食:进食时,小心谨慎,不要将饭食洒落于餐桌、地板上。

不啮(niè)半食:进食时,如吃馒头等,不得咬了一半后,又把食物放回餐盘。

不得匙、箸并持:进食时,举箸则置匙,举匙则置箸。不可同时并持,左右开弓。

掷箸不得有声:进食中,放碗筷动作要谨慎轻微,不可发出声响。

不流啜(chuò):啜,是“饮”的意思。喝汤时,不要吮吸作声。喝汤时,不要大口喝个不停,要小口慢慢喝。大口吞咽,咕咕作响,殊为失礼。

不嚃(tà)羹:嚃,不咀嚼,直接吞咽。羹,汤。喝汤时,不要直接将菜叶吞咽下去,要细嚼慢咽。

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礼记·曲礼上》):湿的肉,可以直接咬断。若是干肉,则要先用手撕开,不可直接用牙齿咬。若是大块,可以用刀切割。

不啮骨(《礼记·曲礼上》):啮,是“啃咬”的意思。骨上的肉已经吃干净,就不要再啃咬骨头,咯咯作响。啃咬骨头是动物性的行为。

残食不弃地:进食时,尽量光盘。若食物太多,觉得自己吃不下,应事先减与他人。若最终留下残食,应该放于残食桶里,不得弃于地面或水池里。

食仪涉及细节很多,难以穷举,我们只能稍就现实中经常出现的不合礼的行为作出规范,其他可以据此类推。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