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会吃的他让你深夜不敢看片!比鬼片可怕?!

旅游 精灵动漫家 2022-05-22 01:53

原标题:最会吃的他让你深夜不敢看片!比鬼片可怕?!

今天剧姐要来说一档美食纪录片

一档把美食发挥到极致的美食纪录片

估计已经有剧宝刷过了

《风味人间》

只播了两集,豆瓣就是9.3

每次看还都能把人看饿,如果你看它能够忍住不吃东西,那绝对是个人才

说起他的幕后团队,估计大家还是会很熟悉

总导演陈晓卿,也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的总导演

陈晓卿是个吃货,最会吃的导演,非他莫属

跟人家聊起曾经吃过的美味,笑的那叫一个幸福,嘴上说着太好吃了,还带咽口水的,你能不被他勾去

他出去拍纪录片,你都得小心点,深夜敢看的都是厉害角色

不抱着夜宵的,自制力爆表

比起深夜看鬼片更可怕,毕竟要长膘还要受视觉味觉的折磨

配音也还是熟悉的李立宏的声音,熟悉的声音,熟悉的配方

纪录片不长,只有8集,每集也就50分钟左右

但400分钟的纪录片,历时超过两年

美食不再局限在中国一处,走遍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搜寻美食和故事

这次的拍摄真的是精致又精致的

微观拍摄,可以看到食材的微观变化

看到不曾发现的惊喜

一场美食纪录真的可以一览世界风景

山河大地,见你所想

每一帧都能美哭

每一集都有新的美食出现,保准感慨地大物博

第一集山海之间,山海之味

先从新疆的牧场开始,满满的羊

只有四岁的孩子负责挑选羊羔,跟羊羔比力气还挺厉害

这里的羊是阿勒泰大尾羊,肉质细嫩

当年的新鲜羔羊清水炖煮就很美味,一块块饱满厚实的羊肉,弹性十足

不需要过多的调料就很美味

这一餐美味结束就要开始游牧生活,带着羊群涉水过山,七天才能到达目的地

到了冬季,冬牧场形势不好,草料不多需要人为把控

这样明年的生计才得以保证

冬季不吃羊肉而是改吃马肉,不一样的美味

新鲜的马肉翻炒,马肉阔尔扎克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吃到

剩余的马肉用盐腌制贮藏

还有一种特殊的美味,马肋排肉质细嫩,一根根拆解下来,塞入马肠

马肉马肠在冬夜中极速冻结保鲜,第二天又在烟火熏烤中脱水

慢慢成了焦糖色,逐渐成了美味,一般要晾挂一个月

之后入水烹煮,就成了地道美味,熏马肉马肠

同样处于牧区的内蒙古呼伦贝尔也迎来冬季

这时候吃的羊大多是多年生羯羊,这边的烹饪方式就显得复杂多了

锅内用卵石炙烤

奶桶密闭增压,外部桶同时加热

这样出来的肉类,汁多肉香,还有一种炙烤香

羊胸口处尤为精彩,刀锋过处,自动崩开

冬季,无论南北对食物都有贮藏习惯,以求保存风味

大家都知道火腿吧

注意不是超市几块钱的火腿,而是一个大大的猪后腿模样的腌制火腿

一根完整的猪后腿,用盐腌制,下手多少依靠经验

仿佛看到食谱写着适量两个字

冬季盐分缓慢渗入腿肉内部,这个显微镜头就是变化的过程

腌制之后就是漫长的晾晒过程,越晒越香

火腿讲究咸鲜,只是一些就足够增添菜肴风味

传统的大煮干丝,细丝放入火腿母鸡熬制高汤片刻出锅

既有干丝柔韧又有火腿精华

中式的火腿菜肴大部分都要经过烹煮

而远在西班牙,同样有火腿,他们的火腿风干窖藏都在室内

白色菌丝意味着发酵良好,等到熟成之后

火腿要切片配红酒,每次切片都是一场仪式

必定高朋满座,红酒傍身

切片是一种艺术,也是对美食的尊重

肉类虽说必不可少,但最重要的还是主食

河南地区的五月即将迎来丰收,可不要以为这个还未成熟的小麦就不能吃

相反,它能做成独特美味——辗转

小麦脱粒、去壳、再入锅汆炒至充满弹性不焦不湿的状态

阴干后上磨碾压,最后出来的一条条就是辗转

可以炒可以凉拌,溢满麦香

这个食物很是少见

还有一种很少见的食材也甚是珍贵

巴楚菇,生长在干燥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胡杨林里

对水的需求是普通菌类的三分之一

这种蘑菇顶部像是木耳

口感脆嫩,可以炒羊肉

最后成了一碗拌面

到了秋季就是我们常常觊觎的大闸蟹最好的时节

一年一次的盛宴即将开始

但对于荷兰人就不一样了

大闸蟹在荷兰属于入侵物种(更像是出逃物种)

捕蟹的荷兰人很不理解为啥有人爱吃

在中国嘛,其实已经不累了,有专门的工具

每一个部位都不会浪费,出来各种各样的美味

最极致的当属秃黄油,只有蟹膏蟹黄

蟹壳加佐料熬制蟹油,与秃黄油相遇,再来点鱼露、盐

不需要其他,仅仅拌饭都是绝佳风味

水产是我们的另一种美食追求,海里物产丰富,美味更是不可多得

有一种只有秋冬季随黑潮到台湾的旗鱼,尤为难得

游得速度快,浮上海面看到的机会也很少

现在大多是商业船捕捞,传统镖鱼受到冲击

但这种方式对海洋伤害最小,镖鱼手的技艺要求很高

站在台上,镖鱼手一面观察海面,指挥船手运行方向,再看准机会下手

有时候一天下来也不会有任何收获

是个十分看运气才能得到的食物

镖鱼技术更重要,镖鱼台上瞄准,投掷,拉绳都有讲究

第二集落地生根,食物在不同的地方落地生根产生不同或相似的美食

面食在各个地区国家发展都不相同

伊朗传统的石子烤馕

在相隔遥远的陕西滩长有一种石子馍

在法国,是牛角面包和法棍

到了安徽,也是馍,但不是小小的

是大大的枕头馍(剧姐头次知道馍可以这么大)

地处两国却有相似的美味

像是顺德的河鱼鱼片,从传统吃法到现在改良

日本的海鱼刺身,酱油酿造传入日本后,与山葵搭配食用成了刺身搭档

还有的是家乡带去远方,在那里继续传统的美味

像是当初去马来西亚闯荡的海南人,将海南鸡饭在那里发扬

同样被带去中餐的还有利马,有不少粤式风味

当年被去奋斗的中国人带去,一个世纪后有了4000+的中餐餐馆

在那里可以看到不少中国常见的蔬菜调料

在异国都会结合当地产出新菜比如木薯扣肉

澳门这个融汇的城市,还有做着传统葡萄牙菜肴的人

传统的打盘杂煮,各色食材交汇,食材搭配都看自己

猪皮、腊肠、腊鸭腿、猪蹄、蔬菜等等,文火慢炖

味道像是传说中的腌笃鲜,分量就是东北乱炖

最精彩的还要数在葡萄牙也找不到的葡国菜

非洲鸡

葡萄牙没有,非洲没有,仅在澳门才能吃到

用各色食材腌制

再用涵盖中外各地的调料制作酱料

是食材的碰撞与融合产生出独一无二的菜肴

美食纪录片当然送上各类美食图片诱惑一下

喜欢的看一看,毕竟还有好多美食要亲自看才有感觉

观看需谨慎,搭配美食最好,否则··后果很严重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