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默克尔和罗马教皇都赞不绝口的一道中国菜 竟然是晚清名臣推广的

旅游 在美国的小龙 2022-05-05 16:23

原标题:连默克尔和罗马教皇都赞不绝口的一道中国菜 竟然是晚清名臣推广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饮食文化更是文化中的瑰宝。清末时期,中国已经有了八大菜系,分别是:川,鲁,粤,苏,闽,浙,湘,徽。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草窝里蹦的。我们都能通过煎炒烹炸蒸煮熘熏腌烤炖涮等烹饪手法,瞬间变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任何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都不能和中国相提并论。西方国家的汉堡,薯条,热狗,沙拉只能算填饱肚子,根本就与饮食文化不沾边。

八大菜系

在明目繁多的菜品当中,“宫保鸡丁”不仅受到国人的欢迎,连许多外国政要也非常喜欢吃这道菜。?德国总理默克尔喜欢吃川菜宫保鸡丁,还曾向中国的川菜大厨学艺。年轻时默克尔就喜欢做饭,一直对中国菜情有独钟。罗马教皇访华时点名要吃“老李记”的宫保鸡丁。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对这道菜赞不绝口。招待外宾的国宴上,宫保鸡丁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品,深受外国友人喜爱。

前德国总理默克尔学做宫保鸡丁

你可知道宫保鸡丁这道菜品的名字是如何而来的?

这道菜名是清朝官员丁宝桢所创。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咸丰三年中了进士,这一年他33岁,踏上仕途后,官运亨通,一路高升,官至山东巡抚、四川总督。

晚清名臣丁宝桢

丁宝桢就任四川总督后,将自己的把兄弟王小勤带在身边负责自己的饮食。一次府上宴请同僚,席间摆上了王小勤炒的鸡丁,众人品尝后赞不绝口,大家感兴趣地问菜名,丁宝桢的义子王藕丰说就叫“宫保鸡丁吧。

原来,在光绪二年(1876年)的时候,丁宝桢被光绪帝授予“太子少保”之衔,这官衔属于“宫保”这一官衔的一种,因此人们也称丁宝桢为“丁宫保”。“宫保”是明清两代时期的一种荣誉官衔,包括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师等等。

宫保鸡丁

从此,这道菜就叫宫保鸡丁了,清朝后期是北京宫廷菜系,登上了皇宫贵族的饭桌。有些饭店把“保”字写成“爆”字是不正确的,做法都一样,含义却大相径庭了。

各位网友看过这篇文章后,是否有想吃“宫保鸡丁”的冲动呢?行动吧!您家餐桌今晚会有这道菜的。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