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点电影原创
说起来,世界上应该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华儿女更热衷于吃了。
班固曾在《汉书》中也写道:“民以食为天”。
吃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头等大事。
关于“吃”的名言警句,从治国齐家、到修身养性,一字一句无不闪烁着先祖们的智慧。
而中国菜对周边亚洲国家,如日、韩料理的影响也堪称巨大。
十年前,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蹿红全国。
瞬间,海厚的美食纪录片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让人耳目一新的却寥寥无几。
今天十点君就给大家说一部画风清新的神作。
从外国人的视角,一窥这绵延千年的美食国度——
《中国之食文化》摄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日本龟甲万株式会社策划,日本岩波映画制作所制作,于中国完成摄影取材。
中国方面由当时文化部牵头,中影合拍公司协力,各地饮食服务公司及相关店铺配合完成取材。
时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陆续开发了旅游签证给外国人,本片才得以顺利取材拍摄。
有意思的是,本片的策划方龟甲万公司其实是一家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酱油厂,和三菱、丰田、索尼一样是日本著名企业的代表。
日本国内酱油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龟甲万的市占率居然能达到30%,可谓独占鳌头。排在其之后的四家公司份额加在一起也不到20%。
龟甲万不仅是日本酱油市场的老大,在海外市场更厉害。酱油卖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占全球酱油市场50%的份额。
在中国的营销也是风生水起,官网官微官旗运营得有模有样。
四十年前,这个商贾巨头乘着中日蜜月期的东风,扛着文化美食交流的大旗,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据说这部作品当时是在日本直飞中国的航班上循环播放,为的就是让游客对中国的美食更加了解。
今天回看,一个酱油厂拍的片子,竟然在豆瓣砍下了9.3的逆天高分。
究其原因,胜在风格和视角。
就像热评第一说的那样,就是一个实在。
文本真实淳朴到甚至有些笨拙, 没有一星半点的矫情,纯纯全干货。
而外来者观摩学习的角度,也让每个国人耳目一新。
提起八十年代,在大多人的印象中,刚结束计划经济的中国必然是物质匮乏,人们填饱肚子都很困难,
但本剧却颠覆了十点君的想象,画面里分明藏着最好吃的中国。
无论何时,中国人永远是最会吃、也最懂吃的一帮人。
全片分为五集,每集只有短短30分钟。
前四集以地域划分,分别介绍了北京、江浙沪、广州、四川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菜系。
第五集则系统性地复盘了中式料理的烹饪技艺和医食同源的中医养生理念。
开篇直接杀到被誉为“美食荒漠”的帝都北京。
先从接地气的百姓早餐说起。
馒头、焦圈、油条这些主食一个不落。
豆浆、豆汁、豆腐脑也统统包括。
基础的平民美食另一边,则是烹饪技术的巅峰,宫廷御膳。
珍馐
以清廷大吃货乾隆为引线。
根据史料记载,新年伊始他最钟爱的食材莫过于燕窝。
北海公园仿膳饭庄的芙蓉燕菜,以蒸蛋白打底,配合手工清洗的燕窝丝,蒸制后浇上鸡汤而成;
在颐和园内的听鹂馆饭庄,一道“活吃昆明湖大鲤鱼”赢得席间宾客的满堂彩。
当鱼端上餐桌,鲤鱼的鱼鳃还在扇动。
这种略显残忍的吃法,都是小意思。
当时还盛行一些如今会让动保组织怒发冲冠的食材和菜式。
比如——
再比如——
是的,一只真真正正的黑熊掌,就这样大喇喇怼到眼前。
那叫一个生猛!
整个烹调过程也是大开眼界。
先将熊掌去毛除皮后备用。
再将鸡鸭剁成大块吊汤,汤中加入大量葱姜,用以去除熊掌特有的膻腥味。
熊掌过水剔骨后,置于高汤上隔水蒸制。
蒸熟切片后,夹上竹笋香菇,浇汁即可。
因为熊已被列为禁猎动物,这道国宴菜式也在八十年代末被各大酒店停止烹制。
到了第三集食在广州,剧组更是仿佛勿入动物园。
鹰、猫头鹰。
果子狸。
猫、猴、娃娃鱼……
这些画面看得十点君心惊肉跳,不禁感慨:真的很刑+牢底坐穿。
八十年代末,国家大力出台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保护政策。
经历了非典新冠两次浩劫的洗礼后,这些飞禽走兽也彻底告别了国人的餐桌。
从中不难窥见时间的流逝。
时代
由于此片制作时间距今四十余年,片中内容、叙述与当今存在着很大差异,也不难看出时代的局限性。
以前因为地域局限,食材种类不丰富,除了应季时蔬和本地土特产。要么是泡发干货,要么需要焯水,肉类则是油炸存放,回锅加热。
调料也简单,所以在烹制手法上做足了功夫。
现在有了温室大棚,瓜果食材已经突破季节和地域的限制,
近些年新菜式层出不穷,传统菜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
吃的就是新鲜和健康,颜值上也是赏心悦目。
虽说是美食纪录片,但它同时也记录下了当时的风土人情。
那时的世界还没有塑料袋,人们买鱼还得草绳穿串。
若无其事地扫过了整整一编筐刀鱼……
摄制组一定想不到,如今像片中个头这么大的刀鱼,一斤的报价都已经逼近5千了。
镜头里的全聚德。
南翔馒头店。
东来顺。
都还是最朴素的样子,虽然跟现在摩登奢华的门脸比不了,但门口大排的长龙,诉说着这些百年老店最辉煌的余晖。
如今连锁遍地+工业量产化后,曾经的老味道又能保留几分?
那时没有外卖,没有网红店,只有一群技艺超群的匠人,和热爱生活的食客。
很多传统菜虽然超好吃,但由于工序复杂,吃到的机会越来越少,尤其是一些不太出名的民间小吃,很多已经失传。
就比如广东泮溪酒家的名点—— 奶油百篇糕。
每天一出炉,马上被哄抢一空。
如今却再难一尝。
但本片却将制作方法完整的记录了下来。
先用鸡蛋和面粉蒸成蛋糕,再切成方块丁,加入椰蓉和榄仁混合,作为馅料。
再用小麦粉做成皮,一层一层裹入刚才的馅料,表面撒上咸蛋黄和染成绿色的鸡蛋松,点像中式的“拿破仑蛋糕”。
《中国之食文化》 在描述菜肴制作方法时,走得完全是技术路线,该怎么做,就怎么描述。
本本分分,踏踏实实,还带有科学视角的解读,甚至可以当做烹饪教材使用。
最后一集关于刀工拆解和烹调技法的教学素材,都是在北京饭店由五星大厨示范摄制的。
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名店大师,剧组也将镜头对准了平头百姓的私厨。
无论谁广州的糯米饭;
还是四川的回锅肉。
让我们得以一窥,那时家的味道。
文化
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中国之食文化》 的字里行间,也难免透露出各种星星眼和彩虹屁。
文案部分各种旁征博引,说到老北京小吃时,老舍的《骆驼祥子》原文,张口就来——
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
谈到苏杭美食时,还特意提到了曾为西湖筑堤的大美食家。
还提到了袁枚撰写的中国料理圣经《随园食单》
书中提到,味要浓厚而不油腻,味要清鲜不可淡薄。堪称洞察味觉真髓的文字。
看得出主创在内容上下了不少功夫。
在提及一些舶来物时,各种说明这种东西其实来源于中国。
比如豆豉、酱油——
比如人气顶流麻婆豆腐——
比如拉面——
一遍一遍,不厌其烦。
本片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人对于中餐的看法,
像片中的冬瓜盅、蟹斗等都在之后的日本漫画 《中华小当家》里出现过。
四十年时光弹指一挥,如今再看这4:3的画幅+磁带录影机摄制的画面,恍如隔世一般。
当年中方的宣传立场+日方的取经态度一拍即合,于是才促成了这如今难以再现的神奇作品。
值得庆幸的是,本作没有滑向妖魔化的猎奇方向。
而是它的意义不仅仅是记录了美食,更在于不经意间纪录了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是热闹的早饭店,是品尝美食的笑脸,是没有滤镜的美味。
那丰饶富庶的时代气息,那人人脸上洋溢的幸福和满足感,同样让我们倍感珍惜和温暖。
就像网友说的那样,如果这样坦诚友好的片子多一点,世界可能真就和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