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见过的“高端”湘菜

旅游 湘菜杂志 2022-05-12 17:20

原标题:说说我见过的“高端”湘菜

作者丨鱼头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其实我本不愿意用“高、中、低”这样简单粗暴的词汇来形容不同消费的湘菜餐厅,因为价格虽然有高下之分,而价格贵并不就意味着真的高人一等,况且也代表不了实际体验——不过方便理解,暂时这么叫也无大碍。

湘菜有走向高端的势头是好事。在此前发布的2022黑珍珠餐厅的榜单中,虽然湖南无店入选,但北京有一家湘菜餐厅却进入了榜单。对于一个湖南人来说,有人愿意花大价钱吃湘菜,往大了说这叫自家文化被认可,当然高兴自豪;在普通消费者看来,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有了,那自己外出就餐时不同品质和品类的可选项也更多;而对于餐饮人来说,消费高了就有钱赚,将来也有了奔头,自然笑嘻嘻。

上榜的湘菜餐厅“芙蓉无双 荣派湘菜”

但在外花钱消费,始终讲究“一分钱一分货”。所以那些想要把湘菜做“高端”的餐厅,为了让顾客感觉物有所值,各自有各自的招数。根据平时去过的、接触的、以及道听途说的,我把它们分为这几个类型。

拼凑派

想做“高端”的人很多,但多数都处于“搞坨数不清”的状态。很多打着高端餐厅的旗号做湘菜的门店和品牌,意不在湘菜,仅仅只是想着靠沾些粤菜、淮扬菜来提升客单价,在对外宣传时也有意无意地提起“亲,我们这是按照正宗的xx烤鸭、xx烧腊的做法哦”。这样没有错,甚至顺应着某种趋势——因为老百姓才不会关心你到底是属于什么菜系,只会关心吃到嘴里的食物是不是好吃、是否物有所值。

但仔细想想,这样的做法似乎与提升湘菜地位并无多少关系,无形之中反而加深了湘菜没有高端的印象——“你看,要不是粤菜,湘菜还是卖不起价嘛!”就连很多做湘菜的企业老板和厨师自己都这样认为,又如何期待他们去引导顾客、改变刻板印象呢?看起来湘菜想要改变便宜、家常的单一印象,路还很长。

环境派

消费者出门花钱吃饭,无非求个体验嘛!于是很多人想到提升消费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改变餐厅就餐的氛围和环境。

有些餐厅要么搞品牌升级换代,要么干脆重新做一个“高端”品牌,走的就是这种路子。迎客和随餐服务是贴心、好看且亲和的服务员,包厢里放的是实木桌椅,墙上挂的是名家字画,要是再来几个有年代感的古董,或是加上些赏心悦目的灯光、精致的造景,甚至是现代科技的巧妙设计,餐厅瞬间就让人有了“消费不起”的感觉。

至于菜单,仔细一看,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摆盘,熟悉的味道。只是相比于原来,在服务和食材品质上多了些底气。

食材派

选择特色的、珍贵的食材,也是湘菜提升“身价”的一种方式。除了物依稀为贵如寒菌、樟树港辣椒、张家界大鲵等之外,农家手工自制、自然放养生长几乎成为了健康好食材的代名词,三年的土鸡,五年的水鱼,安化、湘西的腊肉,武冈的铜鹅,在注重食材品质的湘菜餐厅里出现的频率总是很高。

当然,在食材的选择上,他们通常不会局限于湖南本地。赫赫有名的藏香猪,新鲜松茸,以及黄唇鱼花胶,干制鲍鱼等五花八门的海鲜等等,也都列在了可选食材名单里——只是碍于目前大多数湘菜企业的人均消费水平,未必有人敢花这样的成本。

但这种做法十分依赖消费者的认知和对餐饮商家的信任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出三年土鸡与普通鸡肉的差别。吃完之后,他们说不定还会半信半疑地嘀咕几句,这……真的值吗?

融合派

比上一种显得更动脑子的方法,是向天南海北的食材大胆赋予湖南口味,或者将湖南元素融入各种菜品、以及把年轻的元素融入到那些传统湘菜当中的人。这样的餐饮人不只是“食材的搬运工”,也不是“拼凑家”,重点是手艺,卖的是脑子里的知识和创意。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只要能够上得了餐桌,少不了紫苏、剁椒、豆豉等等湖南特色的调配料一顿“伺候”:青椒紫苏帝王蟹,豆豉辣椒蒸鱼翅,“洋把戏”的和牛也能做出剁椒口味来,羊肚菌、鸡枞菌等与青椒炒肉的搭配似乎也颇受欢迎,就连擂辣椒的味道都能被融入在冰淇淋里……大火爆炒也好,小火慢煨也罢,他们总能找到一种手段,把湖南的某些特点融入其中,有的还能结合些分子料理和漂亮的摆盘,精致好看之余,还有可口的味道,顾客即使多花些钱也仍然感觉物有所值。

可能有人不服气,你这改的都不像是湘菜了啊,况且湖南没有海、更没有海鲜,怎么能拿海鲜当湘菜?

说到底,看起来随意的搭配和创新,实际上是厨师们长年累月下来的积攒的手法与经验,是对湘菜、生活、文化的思考与理解。虽然在过去,由于地理位置和物流运输的限制,湘厨们对新鲜海鲜的烹饪经验的确不比沿海,但那都多少年前的事了!几十年的尝试,咱们早就摸索出自己的门路,常说要与时俱进,做菜不也一样吗?

大体分出几个类型,但它们之间并不冲突,同一个店有所兼顾也正常。那“高端”是否还有更多可能性呢?

我想起此前“中餐日作”的新闻:上海的某中餐厅因为人均2200元的客单价和类似Omakase的模式(即“主厨发办”,指的是客人将吃什么全权交由厨师决定的一种用餐方式,最初起源于日本,主厨会根据当日时令食材、客人口味偏好搭配菜单),而被网友骂上热搜。仔细想来,这也是中餐在向“高端”探索的一次尝试。因此我与友人闲聊:如果给你一大笔钱用来吃一顿饭,你会更愿意选择什么样的地方?得到的答案很多,但大多集中在“贵重的、珍稀的食材”“不错的服务”“特别的环境”几个选项上,但其中有一个答案让人思考,“如果要花这么多钱吃一顿饭,那关注的肯定不只是吃饭,而是一些没有过的特别的体验,吃完之后有所收获。”看来,如何在这些类型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就是对想要进入“高端”湘菜的人提出的新课题。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