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埔听到有人叫你“波罗鸡”,可要小心啦!

旅游 黄埔文化遗产 2021-11-17 18:49

原标题:在黄埔听到有人叫你“波罗鸡”,可要小心啦!

黄埔文化遗产

挖掘黄埔文化遗产

传播文化黄埔

在黄埔听到有人叫你“波罗鸡”,

可要小心!他可能是在说你坏话!

因为白话(广东话)里的“波罗鸡”

是个歇后语,完整的表达是:

波罗鸡——靠黐(chī, 同“痴”)

这个“黐”字是什么意思呢?

白话里面“黐”同“痴”,就是粘贴的意思,引申义有占人便宜,蹭人油水的之意,如:吃饭时间到别人家里吃白食,混吃混喝,叫:“黐饮黐食”。

听我讲一个故事

相传广州黄埔庙头村,住着一个老阿婆,她养了一只大公鸡,毛色鲜艳,准时报晓,整村人都听到,人们就听着啼声起床耕作,十分方便,视它为村中一宝,阿婆更将此鸡心爱的不得了。

邻村有个财主,爱好斗鸡,亦看出此鸡非同凡响,便想买来供自己把玩,但阿婆怎舍得卖呢?况且它又是全村之珍宝。财主心里想要此鸡,见买不成,于是派了两个家丁把鸡偷回了家。 那鸡也不喝不食。财主一怒之下,把鸡杀掉,鸡肉做菜下酒,鸡毛丢出门口。

阿婆不见了大公鸡,非常心急,找遍全村都不见。想起前些天邻村财主曾说过要买它,于是找到财主家门,见到一堆鸡毛,认得是自家公鸡的。

阿婆十分伤心,将鸡毛一根根捡回来,洗净晒干。为了寄托对此鸡的思念,就用黄泥塑成鸡形,用糨糊把鸡毛一片片地黏上去,一只活灵活现、神态栩栩如生的公鸡又出现了。第二天清晨,阿婆听到了这只纸糊公鸡的鸣叫!

不久波罗诞(农历二月十三)到了,阿婆急着用钱给丈夫买药治病,于是做了不少这样的鸡,留下最心爱的一只,其余的都拿到波罗庙门口去卖。人们围观,大赞此鸡神情可爱,争相购买,阿婆也就卖了个好价钱。

有人说,每年在众多的波罗鸡中,总会有一只会啼的,谁买到它,一定行大运,大富大贵等等。

因波罗鸡的毛是靠糨糊“黐”上去的,故广州就有了这句歇后语“波罗鸡——靠黐”,比喻爱贪小便宜、专蹭别人油的意思。

面 临 失 传 ?

如今波罗鸡已经变成黄埔庙头当地的一种传统文化,算是南海神庙的“吉祥物”,去神庙观光的游客几乎人人都买。

波罗鸡作为极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制作工序有30多道,很费工夫,一般最大的30斤、高1米左右,小的一两斤,活灵活现,非常精美,价钱也不贵。

只是如今一些懂得这门手艺的老人相继去世,愿意去学习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关注和重视。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