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大妈今年70岁,在皖北老街经营水饺及小吃已有35年,周边的住户都在她这儿用过晚餐。柴大妈有个习惯一直令人称赞,那就是在盛碗前,一定要先用开水将碗烫一下,再将开水倒入垃圾桶中,这一细节为小摊赢得了不少回头客。
不忙的时候,柴大妈与弟弟以及他们的搭档一起坐下来聊天,与过往的行人打着招呼,也有周围的住户经常到这儿说说话,小摊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除了水饺之外,还有钢化蛋、卤鸡蛋、鹌鹑蛋、羊蹄子、花生米等小菜,以及一些价格便宜的酒水,都是最受当地群众欢迎的小吃。柴大妈介绍,他们每天傍晚出摊,最晚的时候干到过凌晨2点,其他饭店都已经打烊了,在这儿还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
很多食客自年轻时就在这里吃水饺,吃着吃着就步入了中年。有的老街上的原居民,已经到外地上班多年,只要一回到家乡,还下意识地到这里下一碗水饺,回味记忆中的味道。
三姊妹分工明确,柴大妈负责下水饺,为食客盛菜,收钱等杂活。弟弟负责擀面皮,和另外一位大妈一起包水饺。他们三人配合默契,堪称最佳搭档。据介绍,每工作一晚上,他们平均每人可盈利一百多元,虽然不多,但足够补贴家用了。
柴大叔擀面皮的速度简直比机器还快,他一手摆面皮,一只手擀,一次可擀出几十只面皮,这速度相当于普通人3人的速度。即使这样,才勉强包得够卖的。
很多顾客把这里当成自助餐厅,自己动手挑选小菜、盛汤、算账、扫码付款,不用大妈操心,他们一分也不会少算。这位老兄笑着说:“在这里吃饭,就如同在家一样,非常舒服自在。”你有这种在地摊吃饭的经历吗?欢迎关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