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郝随穗:子长煎饼

旅游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 2021-11-21 15:37

原标题:荐读|郝随穗:子长煎饼

荐读|郝随穗:子长煎饼

子长煎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古言在陕北子长这个地方,被流转的时光年复一年地印证和深度解读。自古以来子长人粗粮细作的各种风味小吃,成为陕北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而子长煎饼是众多美味中最具有地方特色和受欢迎的一种小吃。

子长是蜗居在陕北群山中的一个小地方,人不多地不广,历史变数中的十年九旱和穷困,让子长不可逃避地与陕北其它地方一样,饱受自然灾害的打击,老百姓的日子过的苦焦而愁肠。历史上,陕北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深重灾难主要体现在饿肚子方面,饥饿,让干旱的土地承载了太多众生渡劫般的不安的岁月。民以食为天的生存哲学,没有人会像陕北人体验的那么漫长而真切。

子长煎饼就是在食不裹饥的历史背景中诞生的。元末明初时,持续的大旱带来的是雪上加霜的颗粒无收,大面积的饥饿不断扩张到整个西北地区。一年近八旬的子长老太太看到嗷嗷待哺的孙子饿得浑身浮肿奄奄一息,便拿出一碗藏了好久的荞麦仁,水泡手搓、火燎案烙、摊成巴掌大的薄饼,卷入豆腐干,便诞生了盛名天下的子长煎饼。

荞麦仁这样细作,不仅好吃,而且大大地放大了食物的量,本可以一顿就能吃完的饭,做成煎饼能吃四五顿。

子长煎饼的历史有近千年了,其饼薄如蝉翼、豆腐干金黄劲道,秘制蘸酱酸辣开胃,凉汤降火驱瘟。由于子长煎饼方便携带,地处边塞的子长,在长达几个朝代的行军作战中,煎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作战将士最好的战地口粮。特别是在农耕和游牧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煎饼皮的柔薄软和、豆腐干的瓷实硬道,几道汤汁的酸辣和清淡,像极了软硬相剥相合之后的子长人的特性,在两种文化的漫长的对抗、磨合、融合中,子长水土培育的子长文化养育的子长人呈现的刚烈、智慧、包容、开创等特点昭然可见。由此,一份子长煎饼就吃出了满满的人间烟火味。

子长人爱吃煎饼,一年四季天天如此。炎日下吃,内聚清凉消暑祛燥,大雪中吃,满腹酸辣聚气抵寒。煎饼虽不是正餐荤菜,但是子长人吃的就是苍茫大地上的风月和春秋,吃的就是寒来暑往中的五味杂陈。一代代子长人的被煎饼滋养着,养出了豪爽和仗义,养出了勇敢和担当,养出了好光景。

子长煎饼在时代的发展中吸收先进的文化,从单一的豆腐干煎饼,拓宽到凉菜煎饼,酥肉煎饼,猪头肉煎饼、海鲜煎饼等十余种。小小煎饼可谓包罗万象,天南地北的食材被融入子长煎饼之中,形成了宽厚包容、刚柔兼济的特点,如同子长人,放之四海而皆受迎。

新时代的子长,城乡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子长煎饼已成为子长人小康生活的调味品,成为整个陕北风味小吃的总代言。

郝随穗,陕西子长人。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9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先后在《人民文学》《诗刊》《解放军文艺》等国内外百余家报刊发表大量作品,获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鲁藜诗歌奖、长征文艺奖等,出版《费尽荒凉》《素面》《硬时光》《庄里》等15部文学专著。

来源:子长文艺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