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汤的营养价值比吃肉还高?这些营养常识,很少有人去问个究竟
岭南地区天气比较炎热,人们普遍存在喝汤的习惯。随着现代人文的交流,饮食文化也相互渗透。喝汤作为一种很好的习惯,在全国各地开始流传开来。
做汤的方法很多,有几分钟就可以煮好的清汤,也有用瓦罐煲上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高汤。很多人都认为,汤要熬得越久、越浓营养价值越高;喝汤的营养价值比吃肉更好,对人体健康更为有利等,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骨头汤熬得越久,营养价值越高?
说到熬汤,大伙首先想到的就是骨头,比如排骨、筒骨、鸡架子等等,人们认为,认为熬的时间越长,汤色越浓,营养价值越高。
事实上,现代的营养学中,把人体所需的营养价值一共分为7类,分别是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纤维素、以及矿物质与水。在煲汤过程中,如果食材总量是一定的,那么食材中营养物质的总量在煲汤过程中,因为一些物质会因为水分的蒸发而流失,所以会随着煲汤时间越长,耗损越多。因此,总的营养价值只会减少不会增多。从这点来说,煲汤时间越长,营养价值越高是不成立的。
但是我们从另外3个方面来说,也不无道理
1、随着水分的蒸发,营养物质的浓度会有所提高。
2、随着煲汤时间越长,那么食材中的营养物质就会逐步溶解在汤中,所以熬的时间越长,汤汁越浓,同样的喝汤量中的营养价值也就越高。
3、对于矿物质而言,人体只能吸收溶解在水中,处于离子状态矿物质。所以,熬汤的时间越长,那么汤中的微量元素自然就越丰富。
从以上3个方面来理解,熬汤时间越长,汤汁浓,营养价值越高,也是有道理。
骨头熬得时间越长,钙质越丰富?
钙质是构成骨细胞的重要元素,在各种骨骼中钙质含量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就有人想,骨头汤熬得越久,汤中的钙质就越丰富,可以多喝些来补钙。
事实上或让大家有些失望,一来骨钙不是离子状态钙质,是非常难以溶解在水里的,骨头汤熬时间再长也无济于事。而骨头汤中的钙质不是来源于大骨本身,而是来源于大骨上带有的一些碎肉,以及骨髓。
筒骨中有大量骨髓,此外骨骼有骨松质与骨白质之分,骨松质中也藏有大量的骨髓,比如猪的脊椎骨,那么在长时间的煲汤中,那么骨松质中的骨髓就会从中渗透出来,汤就越浓,营养价值越高。
汤是否越浓越好?
很多人都以为,汤汁越浓营养越高。事实上煲汤的材料不同,汤色也不同,比如鱼汤就很容易变得乳白色,而鸡汤就是带青色,肉汤也会呈现乳白色。
汤汁中更多的是脂肪,然后是蛋白质以及一些糖类物质,改变汤汁的色泽。当然还有一些其他食材,比如莲藕、枸杞以及一些大料,也会改变汤汁的颜色。
尤其是一些肉汤,白色的浓汤大多都是脂肪,喝起来非常鲜美,但是属于高脂肪、高嘌呤食物,对于老年人以及想要的减肥的朋友就不太适合喝。所以汤汁如何才好,也是要根据自身条件来决定的。
喝汤的营养价值比吃肉更高?
拿莲藕排骨汤举例,熬制两个小时的莲藕排骨汤,一般情况下,每100g蛋白质含量大约为0.5g,而当莲藕排骨汤再熬制两个小时之后,蛋白质含量仅从原来的0.5变成0.67,变化不大。
而100g猪瘦肉中,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16.7g,即使长时间煲汤(肉不熬到稀烂),能够溶解到汤里的营养也是非常有限的,喝汤所获得的能量,远远赶不上吃肉来得丰富。
再来说鸡汤,鸡汤是公认的“滋补佳品”,但是跟鸡肉相比,营养价值相差甚远。以蛋白质为例,鸡汤中的蛋白质含量仅为1%-2%左右,鸡肉中的蛋白质为15%-20%左右。所以建议您连汤带肉一起吃,才能起到滋补效果。
总的来说,喝汤带吃肉,人体才能获得更多的营养价值,尤其是老年人,或者是体弱疾病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可以喝些汤,吃汤里的肉比爆炒的肉类要更容易消化吸收,主食也可以喝些粥,比较柔软的食物,可以减轻胃肠负担。
当然,在生活中我们喜欢喝汤,首先是一种习惯,然后是美味,通过喝些汤水,获得美好的味觉体验,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煲汤只是一种食材的烹饪方式,喜欢就好。不知道您对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