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酿菜——酿豆腐

旅游 半山人文 2021-11-27 09:58

原标题:客家酿菜——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也称为肉末酿豆腐、东江酿豆腐,是客家名菜之一,是东江传统风味名菜,也是客家饮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道传统菜品。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酿豆腐是通过中原传统饮食习惯与迁徙地特殊产生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典范食品。

在一般情况下,制作酿豆腐都是用油炸或者把豆腐用刀切成小方块,在每个小块豆腐中间挖一个小洞,里面放置一些佐料比如香菇、碎肉、葱蒜等食材,然后用砂锅小火长时间煮,品尝时再配味精、胡椒等调料。客家酿豆腐成菜后,鲜嫩滑香,营养丰富。

“客家酿豆腐”之所以独具特色,与它严格的制作工艺分不开。“酿”是一个客家话动词,表示“植入馅料”的意思,“酿豆腐”即“有肉馅的豆腐”之意。客家酿豆腐味道鲜美,在白嫩的豆腐中酿入肉馅渊鱼肉、虾米等,增加了口感,更有嚼头 ,它适合作为晚餐的主菜,既有营养又不怕肥胖。在客家酿菜中酿苦瓜与酿豆腐、酿茄子、被称为“煎酿三宝”。

  • 酿豆腐来源

传说酿豆腐源于北方的饺子,因岭南少产麦,思乡的中原客家移民时就用酿豆腐代替饺子当做平时的食物,将肉塞入豆腐中,犹如面粉裹着肉馅。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结拜的好兄弟分别来自于五华和兴宁,一次五华人请兴宁人吃饭,没有多余的钱,导致在点菜的时候出现了矛盾,都有自己想吃的菜品。他们一个要吃猪肉,一个要吃豆腐,眼看两人就要打起来,幸亏聪明的饭店老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豆腐里掺进猪肉,制作出了酿豆腐。表现了客家人的智慧和深厚的客家饮食文化。

因其味道鲜美,便成了客家名菜,如今也是客家人餐桌上的家常菜。

  • 食用须知

1、营养价值

豆腐里富含铁、钙、磷、镁、糖类、植物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被称为“田中之肉”、“绿色牛乳”。所以,用大豆并以科学的方法做的豆腐营养价值也很高。同时,豆腐的药用价值比较高,尤其适合春夏季节吃,因为春夏肝火比较旺,应少吃酸辣、多吃甘味食物滋补,豆腐就是不错的选择它味甘性凉,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下火的功效,可以消渴、解酒等。

猪肉中的铜,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肾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猪肉中的脂肪,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饱腹感;猪肉中的蛋白质,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香菇内含的麦淄醇可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并可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含腺瞟吟、胆碱、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质,能起到降压、降胆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预防动脉硬化、肝硬化等疾病;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

2、 注意事项

豆腐里含有氯化镁、硫酸钙这两种物质,和菠菜中含有的草酸,遇到一起可生成草酸镁和草酸钙。这两种白色的沉淀物不能被人体吸收,不仅影响人体吸收钙质,而且还容易患结石症

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

  • 历史文化

相传,一个五华人和一个兴宁人原本是结拜的好兄弟,谁知在点菜的时候差点反目成仇,一个要吃猪肉,另一个偏要吃豆腐。后来老板为了和解创造出了现在的客家酿豆腐。

据说,中华民国总统孙中山是客家人,1918年时他在广东梅县松口一位同盟会员家中吃了这道菜,赞不绝口。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